游客

为什么VC更喜欢有大企业背景的创业者?

游客 2017-02-18 15:49:49    200811 次浏览

初创企业花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的简单计划,比如推行全新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大公司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也是不少创业者,觉得在大公司工作难度较大的一个原因。尽管如此,对于在大公司工作,我还是持赞成态度的。虽然这些工作经验不会把你变为一位更加优秀的创始人,但确实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管理一家处于快速发展状态的企业,并且实现业务的增长。

我本人是一位来自Founder Collective的投资者。虽然我们也不经常投资那些有大公司工作经验的职业高管,但对创始人在大公司里所收获的经验价值,也不是毫不看重。各人的工作经验,形式不同,份量不一。

我们就以航天飞机为例子。在创业初期,你的公司就像一支助推火箭,目标就是成功升天。但其实,顺利进入太空只是整个旅程的一半,因为你还要留下足够的燃料,以安全返回地球。在这一阶段,你所需要的飞机,在研发时必须是要经过精确计算的。因此,你要有大型组织机构作为背后的有力支持者,比如NASA这种级别的。

长远规划

初创企业每天都在为生存下去作斗争。一般情况下,它们至少要为未来12个月的发展做好长期规划。可一旦你的公司有了收益,有了员工,有了遭受损失的可能,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你至少需要提前做好接下来几年的发展规划。

美国知名将军,时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僵硬的计划是无用的,但计划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道理,不管是对初创企业来说,还是对将军来说,都是一样。

虽然长期计划不会完全按照预先设想的方向进行,但它会督促你去面对眼前出现的各种不利威胁和有利机会。如果某家公司不重视竞争,或者意识不到依赖会对公司的全部业务产生危害,那么它倒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从长远角度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帮助你免受各种变故带来的影响。

许多大型公司,都有一个正规的战略规划流程,其中包括就一份发展报告,详细列出公司在未来五年至十年期间的各项计划。虽然听起来,这个步骤有点像写期末报告,但是这种比较宏观的预想,着实能够在很多方面起到作用。

举个例子,许多创始人都非常执着于产品的质量,会不断介绍自家产品比大公司的产品好在哪里。但他们却没能意识到这样一点,即从长期来看,分销优势和商业合作关系等诸多因素,才是决定谁能够笑到最后的关键。

不仅如此,大多数创始人过度关注每日运营,以至于没有时间、意愿或能力,来真正做好整体的企业运营。长期规划是一项非常难得的技能,对创业家来说,作用也非常大。那些最为优秀的创始人,不仅能够比别人想得远,而且还能够切实做好日常运营。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下一年的销售预计固然重要,但公司的长期发展计划也同样重要。那些能够拿出未来五年至十年发展计划的创业家,在游说投资人时,拥有更明显的优势。

结构性决策

初创企业的创始人都十分满意自己的快速决策能力,他们无需以大量数据作为参考基础,基本靠直觉进行各种判断。这也就是初创企业进展较快、风险较大,让行业中的原有企业感到不安的原因所在。

成长到一定规模的初创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其实有点像政府的感觉,不太像初创企业。许多公司由于对情况过度分析,以至于迟迟做不了决定,无法采取行动,而走向灭亡。那些薪酬较高的员工,都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生怕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负面影响。

而初创企业难免一死,则大多是因为创始人拿不出一个清晰的未来发展规划。虽然他们也进行了不少试验和A/B测试,但由于没有设置正式的规划流程,所以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底层员工,都根本想不到要合理安排时间,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时间的价值。

有的时候,数据比较少,反而能够更容易地做出决策。但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能够更明智地做出决策。通常,那些重要的决策,会对许多人产生影响,包括员工、客户、分销商、管理团队和投资方。一旦确定下来某项决策,那想要再更改,就比较困难了。虽然这听上去像一个僵局,但却能够迫使公司针对那些比较重要的方案,努力达成共识,实现预期的目标。

如果你公司的员工数量,已经从当初的几位增长到几千位,那么最好还是要以数据为参考基础来进行重大决策。当然,在这个时候,直觉也非常重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一定要具备这一能力,在关键问题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政治派别

就说我吧,之前我在一家大公司工作,有一次写邮件时,居然花了更多时间在名字顺序,而不是邮件内容上。那时候,我就知道,我不适合再继续待在那家公司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当你想要让几个规模较大的分组,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这些软技能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在一家初创企业,沟通交流是快速简单的,甚至在咖啡厅就可以解决。但在大公司,情况就不一样了。

通常,缺乏经验的创业者会认为,他只要像公交车司机一样带着大家就好。所以,当他看到大公司多部门独立运营的时候,就茫然了。这些公司的领导人不仅需要得到底下各个部门人员的支持,还需要搞清楚如何才能实现最高的办事效率。像那种简单的微观管理,是行不通的,因为公司人数太多,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太大。

在一家初创企业,当你对着50位员工召开全体大会并发表讲话时,情绪应该是激昂澎湃的。但在一家大公司,当你对着人数倍增的员工开会,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那些开会的对象,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球各地,专业领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因此,你必须要学着去调整,根据每个小组,或者每个个体的不同特点,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路走来学到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的初创企业取得了成功,那么规模扩大是肯定的,但庸俗可能也避免不了。到时候,你肯定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思考未来该怎样,而是会关注眼前的小事,比如制定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虽然在大公司工作会有点无聊,但一两年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在各种经营细节上变得更加熟练和精通了。

人力资源:人事招聘和解雇应该算是一个法律雷区。如果你所在的团队是专门负责招聘面试的,那么应该要接受与劳动法基础有关的培训。

财务管理:财务预算是比较无聊的一块,但它往往决定着一家初创企业的成功或失败。只要你在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就能切实学到不少有关销售预估和冗员支出的技能,避免财务预算失误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与大公司打交道:通常情况下,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能否达成,要取决于对方拥有话语权的财务主管,对你的B2B工具的喜欢程度。新手创业家对大公司的决策过程都比较困惑,认为那是不符合逻辑的。在大公司工作一段时间,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驱动销售背后的各种因素。

充分合理调配普通员工:团队管理这项技能,是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逐渐进行提升的。有将近12万员工,虽然他们不全是最优秀的员工,但是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会把你交代的任务做完。那么,你应该如何充分挖掘这些按时上下班的普通员工的价值呢?那些实力超强的大公司,往往能够找到恰当的方法,将个人或小组的成功,与整个公司及其股价联系起来。

要记住,每一家大公司都曾经是懵懵懂懂的菜鸟。如果你有幸能够在日后取得成功的话,这就是你必定要付出的代价。建立起指导性的心智模式,能够有效帮你打好基础。不可否认,对于那些自主创业人士,我是非常喜欢的。但与此同时,我也清楚地知道,要是能够在大公司待上几年,那也是非常厉害的,因为那种难度丝毫不比创业低。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大公司生存下去,切实学到知识和技能,避免养成某些坏习惯。

当然,有了大公司的工作经验,也不一定就代表你能自己创业。硅谷知名风险投资专家Marc Andreessen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一家初创企业,除非你主动搞出一些事请来,否则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你在初创企业学到的那些技能,比如长期规划和政治活动,只有在企业顺利取得一些成绩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发挥作用。

总之,还是那句话,对于那些曾经在大公司工作过的创业家,我是持欣赏态度的。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