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共享模式切分万亿级法律市场 手机下单,律师两分钟“找上门”

游客 2017-02-10 09:20:01    200735 次浏览

工作生活中有时会碰到烦心事儿,打算咨询专业律师时,却发现体验并不太好:网上查找律师信息费时又费力,直接去律所敲门不一定碰到合适的律师,对方也并不愿花时间为用户义务解答。

移动互联网几乎改造了所有传统行业,但法律领域才刚刚“触网”。北京的创业者瞄准了“找律师”的痛点,建立了连接用户和律师的平台,用户轻点手机就能轻松获得律师帮助,律师则以技能“共享”,换来了真金白银和客户资源。

花10元钱能和律师通话

来到丁丁律师的办公室,创始人林小建看上去就颇有“律师范儿”,西装里套着白衬衫,说话时调不高但字句铿锵。事实上,他从事律师行业十六年了,讲起行业痛点时言语犀利,毫不避讳。

“律师这行有个‘二八’法则,就是说两成人掌握了八成资源。”他说,自己也曾从律师“小白”做起,深知接不了案子的苦衷。好不容易碰到用户咨询,又不好对其收费,因此律师很多时候并不会当场答疑,而是引导用户直接花大价钱签律师。

“在手机客户端上,医生不用‘望闻问切’就能和用户交流,法律咨询的场景其实更容易实现!”受到春雨医生的启发,去年9月丁丁律师正式上线,用户能搜索并查看周边的律师,可以在律师个人界面预订最低10元的“电话咨询”,也可选择100元起的“预约面谈”。

正当林小建介绍时,他的手机来了一个短信,提示有用户的电话咨询订单。回拨后,对方连珠炮似的问了一串公司职务侵占问题,林小建花了五分钟就解决了难题,电话那头连连感谢。这一单他轻松拿到32.5元,平台抽取了他定价50元其中的35%佣金,用户好评带来的平台奖励也会向律师发放。用户想不花钱也可以,平台还设有“免费法律咨询”板块,律师对用户提问进行即时回复。

用户评价倒逼服务提升

电话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在平台上预约面谈,可把用户请到律所,这不还是传统律所的套路吗?法律电商是不是“伪需求”?对此,林小建有着自己的见解。

“我们想打造高质量的有偿法律服务。”他说,国内用户习惯了免费模式,但基于免费的律师服务质量不会高。在用户通过丁丁律师平台提前付费后,律师自然会更耐心地提供实效解决方案。服务质量不只靠付费心理,还依赖用户评价,每名律师的页面都有服务成单量和评价详情,用户像逛淘宝一样,可以选择评价更高的律师。    

据了解,目前全国律师近30万人,丁丁律师上注册有两万名律师和50万名用户,平台上北京的律师就有三四千人,用户还可选择咨询多位律师并由律师“抢单”,两分钟内用户就会收到律师来电。如果依靠传统找律师方法,电话接线员多为非律师的客服人员。

法律电商市场蓝海一片,也有一些互联网创业者闯了进来,却因律师和用户量不足最终死掉,目前较为活跃的法律电商平台不到五家。现实的窘境是,找律师对于多数用户来说是个低频需求,求助于法律电商的用户更是寥寥无几。

“我们并不能指望用户活跃度有多高,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律师。”林小建的逻辑是,要让律师聚集起来,提高活跃度,这个“虚拟律所”变现的场景也就更多了:司考培训、企业法律培训、诉讼财产保全保险等都能有偿提供,也可将高端广告精准推送到中产的律师群体。至于用户端,培养网上找律师的消费习惯任重道远。

“70后”法律人的不安分创业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不安分的人,从来就没安分过。”在外人看来,“70后”的林小建在年近40时“高龄创业”就是瞎折腾。从律师助理做到拥有了自己的律所,这是每个法律从业者的梦想,林小建做到了,很多人对他说这就够了。不过这几年全民创业热潮下成功案例涌现,他还是动了心,“创业机会该轮到法律服务行业了,我想趁着还年轻疯狂一把。”

说做就做,林小建开始埋头研究起法律电商行业,在对市场进行调研时他发现,九成人找律师得靠熟人或搜索引擎推荐,市面上并没有一个很好用的法律服务平台。他用了个“笨”方法:把所有相关产品下载到手机上,每天反复使用,优点和缺点记在本子上,直到行业摸透了,他决定必须尽快开干。从每天单量是可怜的个位数,到现如今积攒了50万用户,林小建走的是一条颇为保守的创业路——先打磨产品,再花力气上市并运营,这在狂飙突进、泡沫横飞的创业市场中显得有些另类。

林小建说,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共享经济模式,让法律服务行业的春天悄然而至。在未来,律师会和专车司机一样,手机“抢单”就能轻松赢得收入和案源;更多用户会在手机上找律师,这将成为和点外卖、打快车一样常见的消费习惯。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