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我们都为应用了新技术的电子设备而感到欣喜不已。这些创新产品发布于备受期待的年度盛会,比如消费电子展(CES)、移动世界大会(MWC);或者大牌 OEM 厂商的专场发布会,如苹果、谷歌、微软。然而大家的喜新厌旧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 那些被我们淘汰的 PC 和智能手机,最后都去了哪里呢?
根据联合国大学最近发布的一项“可持续循环(SCYCLE)项目”的研究详情,他们在走访了东南亚 12 大地区后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
● 从 2010 到 2015 年间,电子废弃物的平均增速为 63%,总量达到了 1230 万吨。
● 仅中国就在 2015 年贡献了 670 万吨的电子废弃物,是 2010 年见的两倍多。
研究指出,增长的电子废弃物是在收入增长和对新设备/家电的旺盛需求的情况下被推动的,研究人员总结出了四个主要趋势:
● 更多产品:技术创新推动了新产品的到来,便携式电子设备(比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 更多消费:不仅在东南亚比较工业化的市场更加流行,中产阶级也能够负担得起更多的产品消费;
● 更短的使用时间: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大幅减少,这不仅归咎于技术的快速进步(老旧的软硬件性能不济或不兼容),时尚因素也占了很大比重。
● 更多的进口:电子电器设备的进口,让大家的选择更加丰富(包括全新或二手),但也让抵达‘寿命终止’(EoL)的电子废弃物大增。
联合国大学还援引了其它针对这一区域的研究结果,强调了非法倾倒电子废弃物(open dumping)对环境的危害性,同时指出了相关意识的缺乏:
● 缺少意识:终端用户不知道将电子电器废弃物拆散处理,非正式的回收渠道对其危害性知之甚少;
● 缺少激励:如果需要付费,人们会选择无视回收系统;
● 缺乏便利:即使通过不产生费用的现有系统进行处理,用户也可能选择不对其电子废弃物进行适当的处理;
● 缺乏合适的站点:可能缺少用户处置电子废弃物的合适网点;
● 治理手段弱、执法不够严格: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管理/执法不够强硬, 乱处置电子废弃物的现象就会相当猖獗。
最后,报告指出了全球电子电气废弃物的一个趋势:比如 2017 年的总量会达到 5656 万吨(2012 年时仅为 5133 万吨),而亚洲地区销售的产品占据了大半。
[编译自:Neo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