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1月12日消息,在讨论未来手机会是什么样子时,有一位科幻爱好者说,他觉得星球大战系列的机器人R2D2就是绝地武士的手机。星球大战系列中的机器人普遍有了自我意识甚至感情,那么未来的手机能否也发展成人类全方位开挂的助理呢?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2017年CES大会上表示,未来五到十年,人类社会将会进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的智能革命时代,而传统意义上的智能手机(smartphone)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手机(intellectual phone)。那么,下一代智慧手机将会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在人类或后人类的使用场景中?青蜜科幻资讯栏目《科幻内参》就这个话题,邀请一众90后幻迷回答,畅谈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手机。
现在的手机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设想未来手机是什么样,必须要立足现在,寻找现在手机的缺陷,解决优化才能出现新一代手机。长沙理工大学科幻协会的邢天翎同学认为现在智能手机普遍的问题是储存空间不够,电池续航能力不足,音乐照相功能不足之类。那么在未来,手机如果变成云端化的存在,它们的服务器集中在一起,硬件并不在用户手中,而是高度集成于机房里。如果用户需要购买手机,只需要去通讯公司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在这些服务器当中得到一个虚拟机终端,就好像在电脑上架设一个虚拟机。注册账号之后,会得到一个与大脑进行外部连接的电极,只需要贴在额头上,就可以用手机了。这种新手机与传统手机不一样,它在用户手中是一个信号接收器,通讯公司通过电波输送信息和电力到接收器上,然后接收器传输信号给大脑,最终在视网膜前得到手机视频信号。这样,用户只需要眨眨眼就可以使用手机,而且不再有性能方面的限制,也不用担心电池不够用,因为它随时随地都能得到电力供应。所有的数据都是云端储存,且不会有冬天温度过低导致手机关机的问题、手机易碎的问题、便携性的问题。一切,都是数据化信息化的。
另一位90科幻爱好者、清华大学在读硕士刘瀚诚更关注手机的隐私问题。他认为未来手机如果拥有分布式智能设备将会解决隐私问题。当前许多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从智能终端获取数据,将处理结果反馈回终端以实现智能化运作。这不仅限制了智能设备的能力,还会导致隐私泄露问题。在2016年,科学家在人工智能程序的压缩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压缩后的程序可在保留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削减内存占用与能源消耗,从而可以完全运行在智能终端上。如果这一技术能够被市场采纳,未来的智能设备体系将不再是中央化的智能系统,而是P2P式的分布式系统,不论是未来手机、穿戴式设备还是智能家具,都将拥有自己的大脑,去独立地分析人类个体的行为模式并予以配合。这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智能设备的个性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因数据离开本机而带来的被窃取的风险。
当我们在谈论智慧手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这群90后科幻爱好者眼中,未来手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一种观点认为未来手机将会消失。这种“消失”并不是真正消失,而是因为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后,手机便不仅仅是手机,它可以代替任何一样事物,或者包含所有事物。中国地质大学科幻协会滕野认为未来手机可能会成为一切智能穿戴设备的统称。未来的手机应当不仅限于“手持”,可能会成为一切智能式穿戴设备的统称,就像如今的马路,虽然并不跑马。
百度科幻吧吧主凉猫认为,一方面,随着“自然语言处理”,尤其是“语音分析”这方面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人机交互将会在手机和电脑等各平台上产生更好的应用。利用“语音识别”,甚至直接读取心灵——“猜你所想”,可能是未来的人机交互发展倾向。另一方面,或许植入体内的“手机”,可以依靠人体本身获得能量。
北科大博士青年科幻作家周敬之认为,未来手机很可能是一种植入细胞,植入人体后吸取一定的营养,增殖为一种人体器官。该器官与人体的通信直接采用神经网络,声音、画面等直接接入大脑。中国人民大学科幻协会的领带提出了与这个观点类似却有着关键区别的观点,他认为未来手机会成为人的一个组件,是组件而不是器官。因为新人类已经更适合被归类到机器里面去了。
其实,当手机发展成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终端时,手机和人的关系就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手机会变成值得人类信赖的生活助理甚至导师,它会和人类建立一种特殊的感情,相互依赖,相互信任,手机就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伙伴。上海海事大学科幻协会林绍鹏认为未来手机可能会有自我学习能力。随着AlphaGo的深度学习发展,神经元网络式的人工智能一定也会介入移动通讯工具平台。90后科幻爱好者肖永祥认为未来的十年,手机设备会拥有人工智能,担当生活助理,拥有与主人的沟通能力,能够合理分配收入与支出,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能够随时记录人们的健康状况,并给予调理建议,侦查身体不稳定因素。对人的情绪起伏进行侦查能够给予安慰与鼓励。
未来手机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对此的讨论其实不仅仅在于手机本身,真正需要思考的也许手机和人的关系。在未来,手机也许不再仅仅是人类依赖的通讯工具,手机与人的会结合的更紧密,成为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或称为人类十分依赖的好伙伴,承载人类更多感情需求,电影《Her》中人和人工智能相恋的故事,也许会在未来真实上演。
智慧手机将如何改变未来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有不少科幻爱好者认为,未来智慧手机在改变手机和人的关系的同时,也会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90后科幻爱好者丁宇飞围绕未来手机创作了一篇小小说。在他的小说中,手机演变成了“机核”。这种机核在每个人出生伊始,就被医生植入在上数第三个脊柱里。由于“机核”可以直接干扰视觉神经、位听神经、嗅觉神经、触觉神经等等几乎所有的感觉神经,手机的画面可以直接在视网膜显示,音乐也可以随时在耳畔响起……甚至不需要花朵就可以闻到花香,用不着进食就能尽享口舌之甘甜。同样,也因为机核,人也变得毫无隐私,连心理状态都可以被监视。未来手机发展到更彻底的共享时,隐私也在第一时间流失,这不失为一种忧虑。
北师大科幻协会成员奥利奥在他的小小说中描写了一款可以戴在手腕上,通过生物供电的未来手机。这款手机可以监视用户的情绪,然后通过接收器反映出使用者的情绪波动。在这样的设想中,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很容易被别人监控,人和人之间也就毫无信任可言。
另一位90后科幻爱好者悟慈仁在他的小小说中,描绘了一幕人类沉迷于手机虚拟现实功能的场景。小说主人公沉迷于手机中的虚拟场景,也和现实中的好友逐渐疏远。未来手机将会具有虚拟现实的功能,是很多科幻迷共同的观点。如果未来手机真的具备高超的虚拟现实技术,会沉溺其中的人大概不在少数。
毫无疑问的是,未来手机将会更普遍更深刻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引导甚至干扰人们的决策和感情。当未来手机逐渐发展成一张网,把每一个人都网罗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近,还是变得更远,未来手机会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交方式,都是值得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