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小蓝单车在美国湾区招人 共享单车抢市场都抢到海外去了

游客 2017-01-11 14:38:18    200731 次浏览
小蓝单车在美国湾区招人 共享单车抢市场都抢到海外去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界面

华凤仪

小蓝单车正在美国组建团队,从Angel.co上可以看到,小蓝单车(Bluegogo)正在旧金山湾区招聘市场经理等职位。

小蓝单车运营副总裁胡宇沸向界面新闻记者确认了这个消息,并透露第一批小蓝单车已经从中国运至美国,预计将会在今年1月之内投放。而且小蓝单车以后会在美国直接生产,海外团队正在建设中,目前一部分人已经到位。

小蓝单车在美国的首站将会是旧金山,之后会扩张到美国其他城市,以及新加坡等海外其他城市也在计划中。在市场经理的职位描述中,小蓝单车也提到,候选人还将有机会领导小蓝单车在全球的扩张。

“我们会是第一个落地美国的共享单车品牌,”胡宇沸说。不过,在小蓝单车之前,摩拜和ofo都已经表示将进军海外。

2016年10月,摩拜表示将在2017年进军新加坡,实际上,摩拜的投资方之一祥峰投资Vertex,是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旗下子公司,这让摩拜在新加坡的扩张顺理成章。

同年12月,ofo也宣布将进军海外市场,首站将是硅谷和伦敦。ofo联合创始人和CEO戴威表示,落脚硅谷和伦敦的原因在于,北美和欧洲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且有浓厚的骑行文化。ofo还宣布已经组建了一支外籍工程师团队,针对海外用户开发了ofo海外版应用,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本地化设计。

根据Appannie在1月7日的排行榜,在iOS旅游类别免费排行中,摩拜排名第4,ofo排名第9,小蓝单车排名第17。

小蓝单车是从野兽骑行团队独立出来的,2016年11月,野兽骑行对外公布1.5亿元B轮融资,同时宣布成立共享单车团队小蓝单车(Bluegogo)。截至目前,小蓝单车已经入驻了深圳、广州和成都。

野兽骑行背后的公司是北京野兽科技,这家公司在2015年3月获得真格基金的天使轮融资,后来创新工场、新动金鼎基金、孝昌水木投资也加入了进来。

野兽科技最初发布了一个“野兽骑行”的App,可以记录骑行运动,同时扩展到骑行社区活动;而后发布了智能硬件产品“野兽智能把立”;2016年3月,发布了智能运动碳纤维自行车整车,分成公路版和山地版,根据车型,最低售价4000元,最高可以达到1.5万。

所以,野兽科技之前做的事也是在自行车产业链上,不过定位方向是专业骑行运动和硬件智能化。实际上,智能自行车在2015年的时候也曾经是国内自行车领域很热的一个发展方向,当时很多科技公司纷纷以此切入传统的自行车行业。比如,小米投资骑记科技,乐视体育牵手飞鸽,其他初创团队还有云造科技、700Bike等等。

胡宇沸认为,生于野兽科技,小蓝单车天然拥有产品研发背景,包括硬件和智能联网模块。除此之外,小蓝单车拥有40多位前Uber员工,在运营上也有优势。这40多个人正是跟随胡宇沸而来,胡宇沸在加入小蓝单车之前,曾是Uber中国华南区市场效率总监。

但产业链背景和智能技术很难说会给小蓝带来多大的优势,毕竟,这些技术看起来并没有太高的壁垒。

面对共享单车的新风口,资本市场为之疯狂,各路背景的团队纷纷闻风而动。和小蓝背景类似的,上面提到的小米生态链的骑记科技也推出了小白单车;传统自行车制造产业链上,拥有永久自行车的中路控股投资了优拜单车,专业运动自行车品牌凯路仕投资了小鸣,最近还有钱江集团开始推出电助力共享单车;中路控股同时还拥有传统公共自行车的运营背景,类似的还有国内最大公共自行车运营商之一“永安”也推出了“永安行”;但即使是没有任何产业链背景,也都能迅速推出看起来差不多的产品,比如骑呗单车、Hellobike、“快兔出行”等等。

尽管已经火速融到D轮,摩拜还是表示没有找到盈利模式。但胡宇沸表示,根据他们的测算,只要他们可以把单车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下,就可以实现盈利。小蓝单车目前押金99元,半小时租金0.5元。

这样的测算,恐怕并没有考虑竞争环境下,伴随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未来一个城市供大于求的状况或将很快出现。更重要的是,而从创立时间、融资情况、市场规模来看,摩拜和ofo被列入第一梯队,小蓝单车进入时间相对较晚。而先发优势对初创公司来说很重要,后进入者显然需要更高的获客成本。

小蓝单车的半小时租金从第一梯队的1元减半至0.5元,小鸣单车在竞争激烈的上海直接降到0.1元。但相对于其他服务,共享单车每单客单价已经很低的情况下,用户在价格上的敏感度下降,这种补贴的效果也不明显。即使竞争如此激烈,也没有出现像曾经打车平台那样的补贴大战。而且,因为要采用身份证注册、缴纳押金等步骤,用户的迁移难度很高。

然而乐观的方面是,和很多互联网服务可以迅速形成全国区域的垄断性不同的是,共享单车的垄断性局限在运营的城市或区域,不同城市之间市场相对独立。对于新城市,先行者也没有先发优势,基本属于同一起跑线。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即使声称没有找到商业模式的同时,所有共享单车运营商都在急速扩张,包括市场环境不同及风险更大的海外。当然,如果盈利模式确定的话,他们这么做的动力更大。

如果单辆自行车的生产成本基本持平的话,海外的物价水平更高,同时共享单车对人工管理的投入更低,看起来盈利的可能性会比国内更高。但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环境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共享单车还要和城市管理相协调,意味着更高的运营风险。

“海外居民对于自行车出行的接受程度更高,虽然人口密度可能没有国内城市那么高,作为先行者总是要面对一些风险。野兽骑行很大部分的市场都在海外,已经拥有丰富的海外运营的经验。当然无论如何,先行者总要面对一些风险。”胡宇沸说。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