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月10日讯(记者 毕晓娟) 岁末年初,曾被质疑进入“资本寒冬”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却不断传出融资消息。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12月1日以来,40天内有33家平台获融资,金额普遍少则千万、多则数亿元,其中海航资本旗下易生金服B轮融资高达19亿,保守估计行业融资总金额已超60亿元。
投资方多为巨头互联网机构(、360等均涉足)、上市公司和知名风投。而从获融资的平台业务上看,细分领域的车贷、农贷、移动理财、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大数据征信、区块链等领域最受追捧,其中主打车贷平台至少4家,农村金融的2家,互联网保险2家。
业内专家表示,从行业融资的金额、结构等数据来看,资本寒冬的说法并不准确,行业融资结构开始出现了变化,从前几年的一哄而上、鸡犬升天到现阶段的结构性分化,资金开始向大平台和特定细分领域集中,马太效应显现。
40天33起融资总额超60亿 易生金服19亿夺冠
2016年年底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融资消息此起彼伏。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截至2017年1月9日,40天内有3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融资。据中国网财经记者此前统计,2016年上半年完成融资的网贷平台仅33家,其中B轮(含)之后的平台有15家,A轮或Pre-A的有18家。
从融资金额上看,亿元级别融资多达14家,其中易生金服获得H capital、嘉德资本、鼎兴量子等19亿元B 轮融资。保守估计,33融资总额超过60亿元。而在去年上半年,5家网贷平台的融资额超过10亿元,其中借贷宝25亿元B轮融资夺冠。
从融资轮次上看,B、B 轮融资占比最高,多达13笔,C轮融资仅有1笔,A、Pre-A、A 的有11家。
从平台所在地区上看,北上广深平台仍占大比,多达22家,杭州升至5家。南昌、合肥、哈尔滨等地方省会城市也开始崭露头角。
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16年1-11月,互联网金融领域累计发生股权类融资176起,较2015年减少11起,累计融资金额1083亿元,较2015年增长149.78%。行业融资金额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向头部企业集中的现象,2016年股权融资中,前10家企业融资额占行业融资额的83%左右,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意味着对中小平台而言,获得资本青睐越来越难。
细分领域受追捧 万亿市场待开发
而从获得融资的平台业务上看,除了传统的互联网理财和借贷平台,部分主打细分领域的车贷、农贷、移动理财、互联网保险、消费金融、区块链的平台受到追捧,其中主打车贷平台至少4家(第一车贷、拓道金服、果树财富、沪商财富),农村金融的2家(农分期、宝象理财)、互联网保险平台2家(保险极客、腾保保险)。
以号称万亿市场的消费金融为例,车贷、校园贷、白领贷款、农业贷款都是资本追捧的对象。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称,2015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9万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元。面对这个诱人的万亿元级“新蓝海”市场,各类资本竞相进入。爱学贷(校园贷)、分蛋金服(年轻家庭贷)、第一车贷(车贷)等均是关注消费金融细分领域的代表。
光速中国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宓群就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更好地挖掘大数据分析的作用,提高金融产品的有效性,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是消费金融的
融360首席分析师徐瑾指出,从整个互金行业来看,随着网贷监管政策及其他相关规定陆续出台,近几个月网贷平台和其他类互金企业纷纷按照规定调整自身业务方向,寻求商业模式的合规与创新。
她表示,以网贷行业为例,监管细则里对“小额分散”和单一借款人借款余额上限的要求,对网贷平台资产合规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使得车贷和消费金融成为了新的资本追捧对象。此外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线上不良资产处置、网络小贷、互联网银行、大数据征信等等均是热门投资领域,“金融科技”投资热度未减。
互联网巨头身影显现 完善金融生态圈
除了融资笔数多、金额大,平台的投资方也值得注意。除了2015年的火爆的上市公司和风投机构,互联网巨头也加入了互金平台的投资潮。
京东金融、拉卡拉、360金融等互联网巨头旗下金融集团,也在通过投资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此前,京东金融还投资美利金融和花生好车,传闻麦子金服的投资方也包含互联网巨头。曾入股,蚂蚁金服则投资了趣分期等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互联网巨头不缺资金,投资互金平台的原因更多的是为丰富互联网金融业态 ,完善互联网金融生态。
资本集中大平台和细分领域 马太效应凸显
2015年年底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集中整治,互联网保险、P2P、第三方支付等各个细分领域都面临清查,资本热潮也随之显出落幕态势。彼时多位业内人士预测,P2P的投资高潮已经过,不会有太多资本继续进入。互联网金融资本寒冬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但是,随着行业逐渐规范化,近期融资事件逐渐增多。业内专家认为,资本寒冬的说法并不准确,只是资本更加集中。
易观金融研究总监马韬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资本寒冬并不是投资人没钱,而是投资人更为理性,好的项目依然会受到青睐,只是创业热潮下投资蜂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则直言,从行业融资的金额、结构等数据来看,资本寒冬的说法并不准确,应该讲行业融资结构开始出现了变化,从前几年的一哄而上、鸡犬升天到现阶段的结构性分化,资金开始向大平台和特定细分领域集中。
他分析指出,“从互联网金融的几大主流业态来看,无论是支付,还是理财、贷款,都已经先后进入到行业规范发展阶段,中小平台后来者居上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巨无霸则开始收割市场,这是整个行业融资出现金额高速增长和结构加速分化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徐瑾也认为,随着监管落地、行业竞争加剧,不少中小型互金企业的业务发展空间受限、盈利压力增加,行业发展“马太效应”显现。与过去几年行业遍地开花的景象不同,这几年投资人对互金的理解加深,投资关注点更有针对性,开始对投资标的企业有了更多维度考量。
近期33起互联网金融领域融资事件:
(注:根据媒体报道、公开资料及第三方平台数据整理,真实性以数据提供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