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人民日报》报道称,国家网信办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已经全文公布,其中对预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作出了选择性要求。
《条例(送审稿)》要求公共上网场所应当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智能终端设备在出厂时或销售前,应当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或者为安装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软件提供便利并进行显著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送审稿也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作出规定,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
网络游戏、网络社交逐渐也成了广大未成年人的“日常”,但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也令人担忧。
因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正常活动尚没有得到应有保护,未成年人受到暴力、色情、凶杀、恐怖等网络信息危害严重,大量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充斥网络。
加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力度,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和网游,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已经被多次拿出来摆上台面,但是依然没有得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不断的面对各式各样的网络青少年问题。
既然软性引导没有取得什么成效,那么或许只有从硬性规定方面入手了。
针对未成年人网络的条例可能越来越受重视
新年伊始,我们可以看到针对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和网络游戏方面规定已经开始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除了限时网游之外,最有影响力的举措恐怕就是“网瘾”这个词终于不再出现,而以杨永信为首的临沂网戒中心及其他类似机构,其所采取的电击、体罚等“网瘾戒治手段”将被明令禁止。
其实在近年来,在我们身边有关未成年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校园暴力,犯罪行径,心理疾病等等层出不穷,而网络问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只涉及其中的一部分,但是网络问题却困扰着人们很久,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如今新的条例出台,虽然方式上可能有一些“激进”,但是对于一个多年来几乎空白的领域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进步,至少在很多方面我们处理事情可以有所依据。
过往虐待和胁迫的方式不可取,新规定取缔这些行为当然并非为了助涨那些不良网络行为的气焰。只不过是用一些更为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来处理我们积压多年的未成年人网络问题,而且这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各项法规条例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完善并真正适合且能落到实处的放来来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新规对于游戏厂商是个不小的挑战
限时禁网,虽然这个要求简单粗暴,但是对于游戏软件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来说则是一个难题,如何在现有的技术上达到识别玩家年龄层段并加以限制,这个技术恐怕需要这些厂商们好好斟酌一番。
同时,在禁网之后,游戏的活跃度或许也会收到一定的波动。虽然0点至8点这个时间点是人们正常休息的时间,但是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却依然是游戏活跃度较高的一个时间段,尤其是0点左右及接近8点这个时期,正当玩家们意犹未尽之时,突然被强制离开游戏,相信对于游戏本身的发展并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说学生都是以学业为重,但是每天的游戏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稳定,未成年学生不能像其他人那些拥有相对自由的闲暇时间,但是他们依然是很多游戏的主力用户人群。虽说禁游的目的是为了让未成年人能够得到更良好的网络环境,但是要是失去了这个群体的话,对于游戏厂商来说,或多或少还是会受到些影响。
游戏分级制度是否可能会到来?
随着一些针对未成年人和网络游戏相关规定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国家政策对于这方面的发展,但是其力度还明显不够。
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国家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英国,游戏内容细分八个级别专业机构打击暴力网游;澳大利亚,年龄分级非常清楚,违者最高罚14000澳元;日本,特别规定保护青少年,第三方机构监视不良信息。
而通过这些国家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游戏分级制度。
和电视节目分级制度类似,很多国家都会对其在国内发布的游戏进行等级划分,以此来区分什么样的游戏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来体验,其目的就是让很多未成年人避免接触到一些不利自身成长的游戏。
而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样的分级制度还没有得到任何的验证和尝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玩到一些与自己年龄段不相符的游戏。但是相比以往,目前对于游戏和游戏环境的监管力度已经有了不少的提升,而主要针对人群也锁定在了最需要引导的未成年人身上,这些举措或许也在预示着未来有一天,属于我们自己的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会到来,能够真正有助于我们游戏玩家能够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游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