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 吴勇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透露,首次网联汽车技术应用层中国国际标准互联互通测试将于年底正式发布。这意味着,中国车联网系统将拥有自己的国家标准,车与车、车与人、车与交通设施等之间可以依据同一套技术语言进行沟通,为下一步车联网的普及扫清障碍。
标准统一打发展瓶颈
车联网作为时下物联网发展的热点,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即将到来,而其中巨大的市场前景也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战略转型创造了良机。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车联网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以及行业标准的缺乏,技术标准成了制约车联网发展的一大瓶颈。车联网产业链涉及诸多厂商,各个厂商在布局车联网时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各链接系统缺少统一的参考平台和接口,会导致系统不兼容和资源浪费,彼此间信息不能共享。因此要加速车联网的发展,势必需要在统一产业链标准上下一番功夫。
目前全世界车与车之间的通信标准,并无统一。如美国使用的是DSRC通信标准,而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等相继推出自己的通信标准,我国目前也尚未推出任何标准。时下在通信标准上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DSRC方案,这也是目前企业比较乐意采用的通讯标准,第二种是LTE-V方案,这是由国内的大唐电信和华为在主导的通信方案。
而年底首次网联汽车技术应用层中国国际标准互联互通的测试将正式发布,这无疑是为统一车联网标准、加速车联网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早在今年6月,国内首个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就在上海嘉定正式投入运营。示范基地的运营将助力无人驾驶技术全面改善、快速提升。
产业竞争全面开始
标准还在路上,但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竞争却早已如火如荼。自2014年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以来,当下无人驾驶领域,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和车企争夺的重要市场。
2014年3月,公司推出了智能车载系统CarPlay,CarPlay通过Siri语音、触屏或按钮可控制导航、电话、信息等功能,奔驰、法拉利、现代等厂商已表示将在2016年发布支持CarPlay车型。而继2015年12月初顺利完成无人驾驶汽车混合道路上路测试之后,2015年12月14日宣布正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除了百度外,北汽、广汽、上汽、长安、比亚迪这5家汽车厂商也已在无人驾驶汽车这一领域加速布局、深耕。2015年12月,韩国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公司途胜氢燃料电池车和秀尔电动汽车等两种车型共4辆汽车获得美国内华达州高速公路自动行驶执照,这在韩国车企中成为首例,今年有更多韩国车型获得在美国的高速公路自动行驶执照。
而今国内上市公司也吹响了进军车联网的号角。比如系统服务商荣之联以5.625亿元并购了车网互联的75%股权,主营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中海达也斥资8300万元将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纳入旗下,以掘金车载端信息系统。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发布了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了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三个五年阶段需要达成的目标,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到2025年能够上市。报告还指出,2026年到2030年,每辆车都应采用无人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汽协还预测,2035年前,全球将有1800万辆汽车拥有部分无人驾驶功能,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中国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最大的市场。
赛迪机构报告预估,2018年中国车联网有望渗透率突破20%,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多亿元,而带动的软件和地面设施以及各种服务可能达上万亿规模。车联网项目去年已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第三专项)中的重要项目,首期资金投入高达百亿,未来10年,单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车联网总投资规模将达千亿元级别。
产业链重大投资机会凸现
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风口行业之一,从各大车企与互联网巨头公布的计划看,2020年将成为无人驾驶车辆商业化元年,并从此进入爆发式增长,行业将迎来5年至10年的投资机会。
从目前情况看来,车联网概念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公路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上市公司包括宝信软件、川大智胜、银江股份、航天信息、交技发展、皖通科技、亿阳信通;第二类是车载端信息系统,上市公司包括启明信息、四维图新;第三类是自助缴费系统,上市公司包括新国都、新北洋等。
国金证券报告分析称,车联网面临全产业链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每个细分子行业类的龙头品种,例如,汽车导航领域的龙头四维图新、基于物联网应用具有安全边际的航天信息、汽车电子领域具有超预期的荣之联、地面和空中交通信息化中具有新亮点的川大智胜、车联网综合应用的最为重要的语音合成和识别公司科大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