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别掏啦!原来耳屎还有这3大好处

骑猪兜风 2016-10-08 23:18:44    200946 次浏览

不知道为什么,掏耳屎似乎会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快感。有点儿痒,有点儿疼,会起鸡皮疙瘩,会上瘾。

这其中的“爽”,可能真是谁掏谁知道,但你知道吗?在耳鼻喉科的门诊室,常常会有很多病患因为耳痒、耳痛、耳闷去看医生,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过度或不当掏耳屎导致的。

想不想解锁一套应对耳屎的正确姿势?今天就和大家叨叨耳屎的事儿。

耳屎是什么?

耳屎,医学上叫“耵聍”,是由耳道皮肤腺体自行分泌出来的物质混合了灰尘、皮屑形成的。

耳屎分两类,一类干性耵聍,一类湿性耵聍,后者俗称“油耳”。

“油耳”和遗传有关,不是一种病。

我们黄种人干耳较湿耳多,白种人和黑人则反之。

耳屎是干什么的?

耳屎才不是一无是处,它有3个使命:

- 润滑保湿作用:如果没有耳屎,耳道过于干燥,容易引起耳痒、皮肤烧灼感;

- 避免砂砾、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坏耳膜:耳屎的黏性可以黏住不慎进入耳道的砂砾,挡住水滴;

- 有一定抗菌作用:这也是那些“油耳”的朋友虽然耳屎不断,但并没有耳部感染流脓的原因。

耳屎一直都在默默无闻保护着我们的耳朵,我们却乐此不疲地要把它掏出去……总有一种暴君容不得贤臣的画面感。

别掏啦!原来耳屎还有这3大好处

耳屎会不会长满我的耳朵?能不能掏?

每个人都会生耳屎,终其一生。

无论是干性或湿性耵聍,除非有症状,否则无需处理。如果耳屎堵满了耳道,继而出现耳闷胀、耳痛、听力下降等情况,需要到医院处理。

如果实在想掏,能不能去医院请医生“帮我掏掏耳朵”?

不建议。

首先,耳道有自排自洁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咀嚼动作也会促进耳屎的外排。

其次,反复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自然屏障,甚至会引起耳道湿疹。

作为一名耳鼻喉科的医生,我曾处理过多例掏耳时被人撞到,棉签或耳勺直接捅破耳膜,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有些甚至是恢复不了的。

所以再次强调,如果耳朵没有什么症状,就随它去吧。

别掏啦!原来耳屎还有这3大好处

小孩子的耳朵能掏吗?

不建议这么做。

儿童的耳道比成人窄,而且皮肤免疫力也更脆弱,掏耳朵不当甚至会引起外耳道炎。除非耳屎已经堵塞了整个耳道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时才需要清理,但这个时候建议到医院处理。

医院常规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 医生在直视下夹取;

- 先用滴耳液浸泡3日,待软化后,再到医院用专门的设备进行温水冲洗。

一般来说直视下可夹取的,大部分也不会有什么症状,只有在耳屎阻挡医生检查耳膜时才夹取。耳道冲洗是比较温和的,四岁以上的小孩子大多乐于配合。

但是,无论是掏耳还是冲洗的前提都是孩子的耳朵出现了不好的症状,否则都不建议进行。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