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朋友圈点赞有奖”?当心骗钱套路!

骑猪兜风 2016-09-26 13:53:12    200917 次浏览

朋友圈点赞当心被骗,银行卡内的钱不见了有可能是假象……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日新月异,让人防不胜防,近日,晶报联合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结合近期比较新型、隐蔽性强的真实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醒,借你一双慧眼认清骗局。

案例一

“朋友圈点赞有奖”,骗局

不久前,市民何小姐看到一条声称点赞并截图给对方就能获赠玩具车的朋友圈,她照做后,对方说要求付110元的邮费,何小姐没多想就转了钱。

几天后,何小姐发现没有收到运单号,这时对方表示没货了,可以退款,要求何小姐把付款的二维码发过去。何小姐把她老公的支付二维码发给了对方,没过多久她老公卡上就损失了1018元。

和何小姐的遭遇类似,2016年5月27日,市民王小姐看见朋友在微信发了一条“六一儿童节”转发点赞可任意选一款豪华遥控跑车的朋友圈,不过邮费30元自付(扫描二维码加微信),王小姐看见之后立马就复制转发了。

当天9时30分,王小姐加对方为微信好友以便选择一款豪华遥控跑车。对方要求王小姐在微信钱包里面点击付款并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完成操作之后才能发货。王小姐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后,就收到扣款999元的消息,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原来,所谓“点赞”骗局其实与以往中奖诈骗如出一辙,先是以优厚的奖品吸引参加,然后再以邮费或税费自理等方式要求先打款,之后就失去联络,或者是继续行骗。

提醒

付款二维码别乱发

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民警介绍,此类案例中,诈骗分子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发明新型的诈骗手法,在市民朋友对微信钱包功能不熟悉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就完成了“付款”。

“把自己的微信付款二维码截图发送给对方,就等于金额任由对方输入,你的钱都会被转走。”反诈民警介绍,市民一定要注意,除了手机验证码,现在支付软件的二维码也应该是需要注意的。

在朋友圈内利用微信“点赞”的活动越来越多。许多商家通过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只要征集若干个“赞”,就可以领取各种小礼品,这里大多数的活动都是商家在微信上做的一个品牌推广活动,但是这其中也隐藏着骗局。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分辨,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

案例二

短信显示银行卡的钱没了,陷阱

2016年8月26日20时41分,李先生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网络支付公司客服,对方问李先生是否用尾号为6686的中国建设银行卡在拍拍网分别消费了52200元、10万、50万购买了装备以及理财产品。

李先生认为是诈骗电话,并没有理会对方。当李先生挂断电话后发现手机收到三条来自银行扣款短信,扣款金额分别为52200元、10万元、50万元。看完后他用电脑登录网上银行查询资金流水,发现银行卡里确实有三笔转账记录,分别是52200元、10万、50万。

李先生慌了,以为对方是银行工作人员,便急忙重拨对方电话。对方称由于是工作失误只要走完流程就可以将金额转回给他。过了一会儿,李先生的又收到来自95533的收款短信,分别收款52200元、10万元、50万元。

银行卡内资金被随意的转入转出,李先生一头雾水。对方称返还期间出现失误,需要李先生将钱款转到安全账户,于是李先生就转了六笔共计502288.72元至他朋友账号上。随后对方要求李先生到附近的的ATM机上修改银行密码。

李先生按对方要求到ATM机上修改了密码,在操作过程中一直与对方保持通话。对方要求其查询账户余额,他发现卡内已经没有钱。对方称需要一个汇款失败的凭证,让李先生向指定银行账号上汇入5万元。李先生想反正账户也没有钱就照做了。之后李先生才发现在按下确认键转账时,银行卡内资金又出现了转入转出的异常现象,这时李先生联系银行查询网银状态时,发现自己绑定接收网银短信的手机被篡改,这时才知道自己被骗,他立即赶到派出所报警,共计损失149900元人民币。

提醒

收到不明支出短信要及时联系银行

反诈民警提醒,诈骗分子首先通过不法渠道获取了受害人在银行所登记的个人信息,再以受害人的名义在金融平台开通账户,由于银行账户和金融平台账户内的资金可以在不需要支付密码的情况下相互转移,因此造成了资金被转移的假象,接着骗子通过受害人打电话自称某公司客服人员,并谎称可帮受害人返还该笔支出为由,要求受害人在网银或柜员机做出操作。

“重复将资金进行空中转移,以假乱真获取受害人信任,故意扰乱受害人思维,当受害人焦急时,如果按照不法分子的指示在ATM机操作,很可能绑定接收短信的手机号码被改成了骗子的手机号,骗子从而获知验证码信息,实施转账操作。”民警介绍,该案例的核心是,受害人以为接到短信,银行卡确实钱被转出去了,便焦急中放松了警惕,而ATM机操作时被骗子绕着更改了手机号码。

反诈民警提醒,遇到此类情况,一是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银行卡相关信息(包括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切勿对外泄露;二是当收到银行的不明支出短信时,要及时联系银行查询资金流水情况;三是接到陌生来电自称客服电话时,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应联系相关部门核实对方身份。

案例三

“同事”网上求助,又是骗局

2016年9月20日上午,徐小姐在公司上班,QQ收到出国的“同事”的消息。对方称让国内的托运商帮她托运些货物到德国,但是联系不到国内这边的物流公司,然后给徐小姐发了以条航空物流信息以及一个电话号码,让其帮忙联系。

徐小姐以为同事不方便打电话,便没有怀疑QQ好友的真实身份,于是帮忙联系了对方提供的物流公司,被告知需要物流费。“同事”要求徐小姐先行垫付。

徐小姐收到对方发来的账号后就直接分两笔转了5700元。到了下午,她感觉到这两笔转账可能有问题,于是又联系这位同事平时用的微信,被告知根本没有此事,这才发现被骗。

提醒

朋友网上求助一定要先核实身份

反诈民警介绍,此类案例中,不法分子先是植入木马,获得受害人朋友的社交软件账号和密码,伪装成其好友,并要求受害人帮忙转款。

民警希望以此案例提醒市民,在聊天工具上与好友联系,“眼见”未必“为实”,在聊天时,无论谁让你转账汇款,都要提高警惕,多一个心眼,最好多渠道核实清楚情况,务必联系到本人,千万不要急于转账汇款。同时,重要的账号密码设置尽量复杂点,最好英文、数字交叉混用。网聊时不要随便接收来路不明的文件,防止因中木马病毒而导致被盗号,更不要随便透露个人的身份信息。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