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按时进入第33个月夜休眠期,再次刷新国际上探测器月面工作时间的最长纪录。记者从国防科工局了解到,在此前的33个月昼工作 期间,“嫦娥三号”开展了“测月、巡天、观地”科学探测,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同时,研究人员在月球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以及地球等离子体观测等 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在SCI、EI类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重要成果相继发表在《科学》《自然》和《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带动了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
据介绍,“嫦娥三号”开展了着陆区月壤内部与月壳浅层结构探测。利用首次研制的超宽频带测月雷达,采用“边走边探”方式,获得着陆区月壳浅层330米深度内的剖面结构特性及地质演化图,这也是国际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利用月球车上全部四台科学仪器的探测数据的研究,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区的火山演化历史。利用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和红外成像光谱仪探测数据,发现一种全新的月球玄武岩。
借助月基光学望远镜,利用月球高真空无大气影响和月球自转缓慢因而连续观测周期长的特点,“嫦娥三号”在月面上对多个天区实现3900多小时近紫外天文观测,已获得18.7万幅图像数据;得到一批重要密近双星完整的紫外光变曲线,发现仙王座GK星是双星快速物质交流演化中的天体,对检验双星理论模型具有重要意义;获取了月球外逸层水含量的最新结果,水的含量比哈勃望远镜的探测结果低2个数量级,与理论预期值最为接近,修正了国外得出的月球上有大量水分子存在的结论。
“嫦娥三号”搭载了国际上首次研制的极紫外相机,在月面上对地球周围15个地球半径的大视场等离子体层进行了极紫外观测,获取1300多幅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数据。首次发现了地球等离子体层边界在磁层亚暴的影响下发生凸起,一是揭示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二是确认了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尺度与地磁活动强度呈反相关关系,进而提出了等离子体层的空间结构受到地球磁场和电场约束及控制的最新观点。
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并开展巡视勘察以来,“嫦娥三号”搭载的8台科学载荷获得各类数据共计7TB。地面应用系统及时向全国上千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布了这些科学探测数据、图片和相关视频,极大推动了国内外认识月球、研究月球和利用月球的探索热情,并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