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许多人被《余罪》这部卧底题材网剧“圈粉”。有人评价:没见过路子这么野的国产剧。在某影评网站上,《余罪》更是一度得到8.4分的高分。
然而,在继第一季获得总播放量10.32亿次的成绩后,《余罪》第二季的口碑却遭遇滑铁卢,剧情更是被指漏洞百出。
“火”了市场,“凉”了质量的网剧并不鲜见。
2015年年末上线的《太子妃升职记》以26亿的总播放量震惊市场,然而在乐视上线一个月后即被广电部门强制下线,理由是有伤风化,在剪辑后才重见天日。
市场蓬勃却难掩文化倒退真相
“网剧虽然还在探索成长中,但前途不可限量。”西安光中影视有限公司责任编辑石幸博说,网剧目前尺度相较于传统电视剧、院线电影来说宽一些,因而相对于其他影视剧,创作更加自由。
石幸博认为,虽然创作自由,但也给作品质量埋下隐患,于是就出现了以媚俗为噱头吸眼球的网剧。
“网剧监管已成为影视剧行业最受关注的核心议题。”影视制作人兼影评人谢晓虎说,“2015年,网剧冲出了最高历史纪录,由2014年的1400集上升到2015年的12900集,足足增长了7.7倍。然而,网剧井喷之势背后却是:制作粗糙、跟风严重、低俗化、背离主流价值观等问题。”
“现如今的娱乐文化,简直是倒退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性。”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员副院长陈少峰教授说。
谈到《太子妃升职记》,陈少峰评价“雷人”,强烈的违和感营造了浓厚的喜剧效果,这一切掩盖了生涩的演技、粗糙的场景。正如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电影,多是搞笑段子的拼凑,加上演员浮夸的肢体动作和低俗的台词,缺乏内涵、没有技术。
网剧缘何层出不穷但精品甚少
“现如今互联网内容需求大,且网剧制作公司多,网剧的恶性泛滥并非一朝之患。”陈少峰说。他认为,如今网剧精品甚少,需从两方面分析原因:
其一,网剧的营利模式问题。网剧行业中,“跟风”比比皆是。不仅是内容、题材,还是风格、形式,无一不是“跟风”的目标。盗墓剧、警匪剧、科幻剧泛滥,大电影、电视剧一度霸屏……没有新颖的创作,想要盈利就只能靠恶搞、低俗博眼球、赚点击率,网剧陷入经营怪圈,造成恶性循环,怎么可能健康发展?
其二,网剧制作公司众多,但大多为商人,并非企业家。“一些公司丢掉‘文化’,只剩下满身铜臭气的商人形象。企业家精神是什么?企业家有荣誉感、事业心,不仅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而且要兼顾社会影响,而社会影响应当成为文化商人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要素。”陈少峰说。
谢晓虎认为,日益庞大的网民群体为网剧发展提供了大量观众。低成本制作、播出只需门户网站自审,网剧门槛很低。加之去年出台“一剧两星”新规,剧作压力增大,制作方纷纷加入网剧大军。
“去年网剧点击量达到200多亿。相当于一个人看15集。观众目前已达4.6亿,其中17%为付费用户。潜在的巨大利润,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人会投资网剧。如无监管,一味粗制滥造、低俗化,这才可怕。”谢晓虎说。
出台最严新规洗涤网剧环境
网剧的野蛮生长,生产了好剧,也有更多“问题剧”诞生。
不断涌现的“问题剧”不仅引发市场热议,也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意识到这一市场的监管问题。
在广电总局2012年7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及2014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等规定中,就曾指出当前一些“网络视听节目在题材选择、节目内容、制作资质”等方面存在“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血腥色情等问题”,并提出网剧需持证制作、持证审核等规定。
今年年初,《太子妃升职记》《盗墓笔记》《暗黑者》《无心法师》等网剧相继被下线,网剧审查加紧的苗头由此更加明显。
2月27日在京举行的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上,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表示,网剧现在是“少年初长成”,存在一些问题。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在《网络剧的发展与管理》报告中指出,将加强管理网剧和网络自制节目,“电视不能播的,网络也不能播”。
面对网剧低质量问题,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作出一系列最新规定:网络剧审查开始,线上线下统一标准;网站自审的审核员需要接受总局培训考核,自审后播出引发热议的剧目将会进一步由管理司专家审核团队审核总结,有疑议的还会更进一步审议;采取24小时不间断的监看模式。
“24小时不间断地监看,对网剧来说确实很可怕。”谢晓虎说,“意味着一上线,全民监管,一有问题就得下线。”
“审查很有必要,而且对于网剧的严格审查更有必要。”作为编剧,石幸博说,“有标准总比没标准好,创作的时候知道底线在哪里,不去碰就行了,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低俗的剧不让做,网剧的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自审挺好的,新规要求线上线下审查一致非常有必要,而且以后的趋势也会是线上线下统一审查标准。”石幸博说,“网剧可以做长线,养成一个IP,然后就做院线电影、做传统电视剧。这样对于一个影视公司来说,平台多了,收益也会更多。”
“净网行动是提升网络健康内容,引导优秀网剧作品问世的有益尝试。”陈少峰说,目前来看也有良好的趋向——管理模式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规范了。各个网站、广电、网信部门开始注意网剧的规范管理,让网剧环境在“最严调控”的大雨中洗涤。
扶持奖励与监管应齐头并进
“网络剧想要走得更远,终究还应内容为王。”石幸博认为,粗俗口语的台词、香艳的画面、无下限的恶搞只属于玩弄技巧,文字游戏不等于文学艺术,对电视剧传统的颠覆也不等于除旧迎新。
出台监管新规必然是好事,“除了监管,我觉得最重要的还要有扶持、有奖励。”陈少峰说,“胡萝卜 大棒”才是网剧这种新兴事物的发展与管理之道。
石幸博对此表示同意,并建议在以后的电视节上设立优秀网剧的奖励项目,以推动网剧行业乃至整个影视剧行业的发展。
陈少峰建议,对于制作良好的优秀网剧,政府可以给予优惠政策,给行业内部制造成功典范。他认为,奖励政策一定要放在“事后”,即一部剧冠以“优秀”头衔后,才予以奖励,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制作公司打着制作优秀作品的旗号,拿了补贴却不行分内之事。
石幸博认为,影视剧网络化会成为趋势,网剧的盛行也会成为必然。一旦创作者将审查标准培养为一种“条件反射”,网剧以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