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加入了一个微信群,他们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要是我没有,他们就不跟我玩了,我就被孤立了。”读小学二年级的依依说。父母很为 难:买还是不买,真是个问题。依依今年8岁,在重庆南坪某小学读二年级。这学期一开学,依依就央求父母给她买一个智能手机,理由是同学们都有。爸爸张展和 妈妈周祥云都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因为刚给她买了一块儿童定位智能手表,400元左右。
“本来觉得这个手表都没必要,每天上学放学都有爷爷奶奶接送,但商家每天在学校门口发广告单,同学们都买了,我们也只好给她买一个。”张展说。
到了这学期末,依依又向爸爸妈妈提出买一个智能手机的要求,这次的理由是:“班上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加入了一个微信群,他们在群里发红包、抢红包,要是我没有他们就不跟我玩了,我就被孤立了。”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错,夫妻俩就准备送一部智能手机给依依,作为奖励。
7月2日,夫妻俩带着依依去买手机,依依想要一个苹果,但夫妻俩觉得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娃儿用五六千的苹果真的没必要,就称“家里苹果手机买得起,但爸爸妈妈不会给你买,如果你想要这世上最好的东西,那就好好学习,长大了自己挣钱自己买。”最后,依依选了一个800元左右的手机。
“一回到家,依依就装了微信,马上加入班里同学建的微信群。”周祥云说,“又要我给她绑定一张银行卡,她要在群里发红包。”
4日,记者去采访时,依依正在玩班级微信群,“同学说班干部都要发红包,考试前三名也要发红包,要是我不发就没有好朋友了。”依依说,“我们说好了,红包最高只发6元6,爸爸妈妈也同意。”
专家:虽不赞同但也没办法
周小燕(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我是不赞同那么小的娃儿玩智能手机的,下楼去跟小朋友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多好啊!可是娃儿说了,同学们都有,就我没有,这样我就被孤立了,没有同学跟我玩了……大家都有的东西我没有,小娃儿很容易因此产生自卑情绪,无法融入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