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有人脚蹬电动平衡车快速穿行在街区时,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是,这种外形酷似风火轮般的时髦代步工具还没有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相关案例已经表明,在这种炫酷背后凸显的产品安全等问题,值得行业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
王翔(化名)用“眼前一亮”形容他看到小米平衡车时的感受:重量轻、外形酷,还可手机遥控操纵。这几乎满足了他对短途代步工具的所有幻想。
这种好心情没有持续一个月。在一次骑行途中,王翔因平衡车突然失去动力而摔伤。2016年3月7日,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受理王翔诉小米公司及制造厂家纳恩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恩博”)一案。据代理此案的律师杨杰称,这是国内第一例因使用这种时尚平衡车伤人而引起的诉讼。
在等待开庭过程中,杨杰为平衡车还没有产品国家质量安全标准而伤透脑筋,“谁来界定(王翔受伤)是因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产品设计缺陷?”
因标准缺失,这个千亿市场规模的平衡车行业可能遭受风险。电动自平衡车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刘海波直言:“因为没有相关质量安全标准,不少厂商采用劣质零部件以压缩成本,以至让不愿意压缩成本的厂家都难以生存。”
不过,深圳一家早期进入平衡车行业的大型厂商总经理对此认为,所谓国家标准不是提升平衡车品质的万能解药。按照国际惯例,先有产品再有产品标准,但国内审批流程偏长,一般地方标准出台需一到两年时间,国家标准耗时更长,达四五年之久。这就意味着,很多标准一出台就已落后于产品迭代了。
“惹祸”的平衡车
让王翔受伤的这款酷玩具,又名“九号平衡车”,系小米公司联合纳恩博于2015年10月推出的一款双轮平衡车,售价1999元。据其官网描述,该平衡车可“3分钟上手”,“22公里超长续航”,且拥有“15项安全保障”。
在该平衡车上市两个月后,王翔购买了这款产品,他只用不到半小时就学会了上路。每天,他用平衡车解决了从停车场到公司的最后一公里路。
刚开始,九号平衡车的表现让王翔很满意。但在2016年1月10日,意外发生了。当时,王翔正骑平衡车走在广州市天河区科韵路上。上一缓坡时,他如往常一样身体前倾加速,哪知平衡车突然失去动力。王翔说,当时该车并没有像其官网宣称的“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提醒,确保安全行驶”,而他是在惯性作用下,整个人往前飞了出去。
动弹不得的王翔躺在地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经天河区中医院诊断,他右腿髌骨骨折,后转至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同在广州的陈杰辉也遭遇了相似的情况。2016年3月11日,陈在骑行时,九号平衡车瞬间变为静止状态,他整个身体向前摔出,右臂着地。经医生检查发现,陈的右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把自己的骑行遭遇发布到互联网后,陈杰辉发现,还有不少因使用小米九号平衡车突然失去动力导致受伤的案例。这些受伤的消费者还组建了维权微信群。
维权者曲宏生向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论坛截图显示,2015年12月至今,自称因使用九号平衡车而受伤的使用者约有30人。
受伤者中不乏网络知名人士。3月13日,以手机测评吸引众多粉丝的王奔宏发微博称使用九号平衡车受伤入院。次日,他再次发文,“当时的确下了点小雨,路面有些湿滑,但我车速并不快,平衡车行驶到瓷砖地面后其中一个轮子突然打滑,于是我便失去平衡重摔在地面上,因为左手下意识地进行了支撑,所以致使左侧尺骨冠突粉碎性骨折。”
小米九号平衡车官方微博回应王奔宏称,“目前评估由于雨后路面湿滑引起轮胎打滑而导致事故可能性最大,谨慎起见我们正在获取用户所使用的九号平衡车行车记录数据以做进一步分析。”
事发后第三天,小米派工程师拷贝黑匣子数据,称王翔突然加速导致轮毂、电机功率饱和,属于用户操作问题,“建议您温柔地骑行”。但王翔对小米公司的回应表示不满。
纳恩博总裁王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小米平衡车的工作原理是陀螺仪感应人体重心的变化,通过程序控制平衡车加速或减速。当身体突然前倾幅度在15~20度时,电机的功率就跟不上人体重心的变化速度,必然导致人往前摔。只有当使用者的双脚离开踏板0.3秒到0.8秒,平衡车才会断电。
“不能满足加速需求没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伤害我。”王翔说。
3月底,王翔终于能脱拐行走,但是右膝盖弯曲仍有障碍,“上厕所、上楼梯都很不方便。”医生告诉他,他的右腿要想完全恢复到正常人的状况几乎不可能。
井喷期的千亿市场
电动平衡车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当时安保通勤工作中使用了某一国外品牌的电动平衡车。
电动自平衡车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深圳市自由轮智能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波介绍,2009年至2010年,国内开始有生产商试水电动平衡车,其厂商背景复杂,从做手机,到高校科研孵化器,再到做汽车用品,无奇不有。但大部分厂家都要从研发入手,因为当时虽有国外产品,但要直接抄袭也不容易。 刘海波介绍说,短途代步类产品市场大,2015年全国两轮电动自行车销量2200万台。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基于陀螺仪应用的平衡车从形态上改变了消费者对骑车的认知,平衡车只需站立即可操作。目前,有单轮、双轮和扭扭车三种形态。
纳恩博首席运营官赵忠玮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平衡车产业发展处在井喷期。2012年该公司进入平衡车领域时,国内厂家屈指可数。到了2015年,仅在深圳生产平衡车的厂家就超过500家,浙江也有数百家。
这个产业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刘海波介绍,考虑到电机、模具、电池等关键配件,目前国内电动平衡车的产业规模过千亿,到2015年底从业人数已达百万。
但这个市场一直以出口为主。他说,2015年,国内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市场的各类平衡车金额过百亿。2015年,整个行业的海外市场占比达到90%以上。
国内厂商数量增多之后就开始打价格战,赵忠玮说,相比于国外同类产品动辄数千美元的售价,国内产品的价格一般只有国外产品的十分之一。
价格战的冲击下,赵忠玮目睹了平衡车品质的下降。她购买过一款国内低价产品,拆解后发现,最重要的部件——电池,12块中有6块没有电芯,“灌的沙子和水泥。”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研究院轻工室工程师何龙平介绍,电池组相当于平衡车的心脏,为平衡车提供前进动力,“这种为了压低成本的做法,很容易让平衡车在使用中因动力输出不稳定而发生意外,电池负荷过载后容易起火。”
为节省成本而降低品质最终也影响到海外市场对国内产品的认可度。赵忠玮介绍,2015年至2016年年初,全球出现近70起平衡车电池爆炸事故,大部分产品出自中国的山寨厂商。
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报告,2015年美国出现了40起平衡车意外起火事故。出于产品安全和专利纷争的考虑,亚马逊于2015年年底将所有扭扭车强制下架,不少深圳平衡车厂商因此损失惨重。
“整个行业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地方标准,大家想怎么生产就怎么生产,可能让整个行业快速归零。”刘海波说。
平衡车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代步工具。
平衡车的尴尬
尚无产品质量标准的电动平衡车,让王翔法律维权遭遇无法可依的尴尬。
2016年3月7日,王翔的代理律师杨杰向广州市天河区法院递交起诉书,起诉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纳恩博天津和常州两家公司,要求赔偿王翔的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在王翔与小米客服的前期沟通中,小米公司称王翔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发生,承诺赔付医药费,但没答应护理费、误工费等其他索赔要求。
杨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法律层面看,第一个难题是平衡车的定性,“简单地说,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上海警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款,平衡车并非交通工具,它既不属于机动车辆,也不属于非机动车辆。天津市交通管理局法制办主任庞宝山亦表示,不允许在道路上使用这类滑行器具,因为平衡车没有路权。“一旦遇上紧急情况骑行者不可能采取紧急的避险措施来规避带来的风险,很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研发部主任王万君曾公开表示,平衡车应该划分到健身和玩具的领域,它本身是不能够到公路上骑行的。
杨杰说,第二个问题是没有国家相关标准作参考,导致消费者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或存在设计缺陷,而生产商和销售商认为是用户操作不当。
小米九号平衡车使用说明书称,在中国等目前尚无自平衡电动车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的国家和地区驾驶时,对违反使用手册提示的使用行为而导致的一切财物、人身损失、事故、法律纠纷以及其他造成利益冲突的事件,小米公司及纳恩博公司将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
小米公司提醒用户禁止驶入机动车道和人车混流的住宅小区,它是一种运动娱乐工具而非交通工具,但一旦驶入公共区域,它也将具有交通工具属性。
然而,杨杰认为,小米公司给王翔的回复中称急加速导致机器自动断电保护在逻辑上并不成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急加速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断电保护的对象是机器还是使用者?”
陈杰辉曾使用过一款国外的电动平衡车,那款产品降速时会有20米左右的制动缓冲距离,“国外产品是逐渐降速,不会像我这次直接失去动力”。
王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小米平衡车也有制动距离,但因为国外产品自身重量和设计承重均高于小米平衡车,因此用户会明显感受到国外产品的制动功能。
从推动国家标准出台的角度看,王翔的起诉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赵忠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至少能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如何使用这款产品,企业的生产工艺和品质把控也能更加精益求精。”
刘海波从这起国内第一案看到了平衡车的发展瓶颈。从2013年起,他代表行业在不同场合发声,提出将平衡车归为电动车的一种,可以在人行道上行驶,使其享有路权,“否则这个行业在中国做不起来”。
但这种呼吁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回应。相反,2014年之后,平衡车因缺乏紧急避险措施引起交通事故的事例不断见诸报端,上海、武汉、深圳等地先后禁止平衡车上路行驶。
“裁判”何时入场?
希望平衡车标准早日出台的,不止生产厂商。
鉴于平衡车市场混乱局面,作为统筹地方产品质量标准工作的主管部门,广东省质监局于2015年7月立项“电动独轮车通用技术条件”以及“电动两轮平衡车通用技术条件”两项标准,计划于2016年6月完成制定工作,以作为广东市场监管及工商监督执法的凭据。若无意外,广东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出台平衡车标准的省份。
立项之后,负责两项标准统筹工作的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研究院轻工室工程师何龙平经常接到厂商和电商的电话,咨询标准何时能出台。调研工作中,他接触了几家广东省最大的平衡车厂商,“感觉如果再没有标准他们行业就快做不下去了,因为低价的劣质产品太多了,劣币逐良币,这个行业太需要裁判了。”
据何龙平介绍,广东省质监局计划2016年6月份召开标准审议会,审定后才能正式通过,“我们希望今年8、9月发布实施。”
一南方省份省质监局负责标准化统筹工作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全世界都是先有产品再有标准,但国内标准化工作受困于漫长的审批流程,一项标准的出台通常滞后于产品和市场的快速更迭。
“地方标准出台通常要一两年,国家标准要四五年。”上述官员说,相比之下,国外产品标准大多不是官方制定,而是由行业组织或消费者组织制定,但因为流程快、制定水准高,反而能够快速推广。
以美国平衡车标准为例,亚马逊强制下架扭扭车之后,美国消费品安全协会宣布,所有平衡车的制造商、进口商、经销商,其在美国本土生产、进口、销售的平衡车必须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包括UL2272平衡车电路系统认证标准。
UL2272推出之后得到国内不少厂商的认可。何龙平说,UL2272包括4类18项技术指标测试,水准很高,广东省在制定平衡车标准时也参考一部分UL2272标准。
但也有人对标准的作用持保留态度。UL(美国保险商试验所)在国内的一家授权商深圳市联鼎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汉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产品的电池品质不过关、安全保护措施不够,都还在打价格战降低成本,一出问题肯定是大问题。”
深圳某平衡车厂商总经理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6年4月中旬,深圳质检部门的人找到他询问平衡车标准制定事宜。他对来访的官员直言,“国内的标准不能称之为标准,因为不是完全从用户安全的角度出发,而是划一条线,让30%的企业能达到标准,这实际上是降低了标准。”
截至南方周末发稿时,陈杰辉等数名小米九号平衡车消费者已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提交了小米平衡车“可能存在产品缺陷”的报告,请求对小米九号平衡车是否应当召回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