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段时间,全国上下的创业公司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公司倒下了,也有公司生存下来了,其间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市场考验?它们的生存环境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以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为主要关注点,从中选取典型公司,采访业界人士,试图为大家梳理出创业群体的运行轨迹,及其发展逻辑与趋势。
58同城和赶集网、美团和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世纪佳缘和百合网、微票儿和格瓦拉,并购整合贯穿了2015年的互联网行业,并在2016年1月被续写。
1月11日,蘑菇街和美丽说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合并;1月19日,“合体”后的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共同成立的新公司已完成首轮超33亿美元融资。
在行业巨头相继联合的背景下,2016年,O2O等热门领域还有没有机会?TMT的投资风向与初创企业的生存环境是否也会有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后了解到,2016年,初创企业的整体生存环境不会有太大变化,O2O等泛消费领域的机会已经不多,有一定技术壁垒的创新性项目,将是创业趋势。
创业环境将趋向理性
CB Insights和毕马威(KPMG)联合发布的《2015年全球风险投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风险投资额达1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4%。前三季度的投资都很活跃,四季度急剧降温。其中,四季度规模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风险投资交易只有38笔,相比三季度的72笔,数量下滑明显。
“那时候融资很容易,是一个项目就能出来找钱。资本方也很恐慌,感觉怕抢不着,有这么一个博弈关系,创业者就感觉拿钱容易。”赛富亚洲合伙人王求乐在一次峰会上提到,2015年一级市场整体融资环境并不差。
事实上,从2015年底到2016年1月,创投圈的各类会议热度不减。比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2015创业社群大会首日上午的活动现场留意到,因参会人员较多,会场门口有工作人员以“出一个进一个”的原则把守。当台上为颁发“创投黑骑士”的投资人奖项预热时,台下不时从不同方位传来阵阵欢呼,场景有点儿像明星的粉丝见面会。
3W集团副总裁、3W空间CEO王斐琴告诉记者,以3W空间收BP(商业计划书)和项目引入的数据来看,资本寒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拨开表象看,是行业原来的泡沫太多,与其说叫寒冬,不如说是挤掉泡沫的过程。
而王求乐分析称,2015年二级市场的变化,客观上也刺激了一级市场,资本行业一般会有一个过度反应,目前还处在低点,投资机构普遍还是蛮谨慎的,还在不断看项目,但投得少,最终会回归到惯常的投资状态和投资节奏上去。到2016年二、三季度,一级融资市场能够做某种程度的回调。而一旦回调,投资的节奏就会比外界想像得快。整体上,2016年创业者面临的环境,一定不能跟2015年上半年的疯狂状态相比,但会比2015年下半年宽松。
O2O热潮会出现降温
1月19日,美团与大众点评共同成立的新公司融资一事揭开面纱,其首次融资额超33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行业私募融资单笔金额的最高纪录,也是迄今全球范围内最大的O2O领域融资。
王求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一、二级市场合并、并购的情况一直在发生,之所以在2015年尤为引发关注和热议,是因为2015年发生并购的特点是高度竞争的对手之间的戏剧性合并,且都发生在广受关注和争议的细分行业里。不过,“巨头并起来之后市场竞争还是存在,因为中国的市场充分大,总有许多人在做,一定是有竞争的。”
值得注意的是,王求乐提到了中美市场并购的差异,美国的并购通常发生在实体经济好、资本市场又很火的时候。中国市场则是反着来的,2015年实体经济不好,二级市场还剧烈波动,这种情形下有多家互联网公司合并起来了。原因在于,恶性竞争和恶性补贴不可持续,企业自身没动力,外界资源也没以前多,从资本效率角度讲也不合理,巨头之间的并购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
对中小企业和初创团队而言,王斐琴认为,要重新认识创业成功的定义。上市不是唯一选择,如果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能推动现有行业的改变,并购等选择也能体现价值。
“中国经济面临结构性改变,依靠商业模式进行简单颠覆的东西,特别在泛消费领域,投资机会还是有,但大的机会、大的颠覆不多,从中抓机会的难度会越来越大。”王求乐表示,并不是任何东西都能以互联网化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最大化。所以现在O2O的热潮会出现降温。
技术驱动是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一个数字——1%,这是创业成功的大致概率。因此同质性竞争、简单商业模式升级或是抄袭类项目的前景将变得更渺茫。
对创业者来说,如O2O和电商等项目,看似热门越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切入口,不如尝试边缘创业或挖掘蓝海。
3W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许单单就认为,真正好的创业项目不会过得艰难。大浪淘沙中更容易显示出项目的含金量。智能硬件、生物科技、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国际化都是较好的创新创业方向。
王求乐称,从TMT领域的投资来讲,机构的投资方向并没发生根本性改变,只是热点会有一些潮涨潮落。
“你的日常生活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要玩到极致,一定是要有更大的技术来助推,所以未来应该是有一定技术壁垒和门槛的创新性项目,会得到广泛关注。”王求乐表示,技术驱动的创新创业过程会比较慢,不像“互联网 ”能一下就崛起,却一定是趋势。
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看有无核心技术及其产品形态。国内专注技术驱动型项目的创业者开始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一是从海外回来和从大公司出来的技术团队的数量慢慢变多,加上实验室走出来的一些人才,共同构成技术为主的创新队伍;二是个人用户逐渐有为技术产品付钱的习惯,产品也比原来更好。
但徐晨直言,目前本土技术团队和海外团队仍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大的生态系统国内稍弱;其次,国内市场的接受度和用户愿意付费的程度,相对海外市场仍是较大的问题。
公司要有长期计划
据前述《报告》统计,2015年,全球共有72家“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2014年只出现了53家。
谈到“独角兽”的发展轨迹,徐晨表示,这些企业都有类似的逻辑,即前期很长一段时间发展非常平缓,在一个基点之后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原来这个转折基点可能是在A轮和B轮,而现在不断延后,普遍出现在C轮、D轮或者更后,企业需要有较长适应市场的时间,其中包括融资能力和不断改变产品形态、打磨产品的试错能力。
“现在,市场里有太多各种各样的声音,你可以看到今年流行这个,而不知道明年流行什么,业态在变化,热词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如果只是跟随市场潮流,那么很容易走失。(初创企业)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迭代,才有可能试错成功。”徐晨称,归根到底,跟从型企业仅仅抓到热点做一些事情,没有长期的计划不可行。
“从资本效率上来讲,一级市场的投资最后要在二级市场退出,如果二级市场比一级市场估值还高,卖的机会都很难(出现),这就是问题所在。”王求乐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独角兽”的提法反映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矛盾。Google上市之前也是“独角兽”,最近这两年,“独角兽”公司比比皆是,但数量众多的“独角兽”是不是都具备Google那样的潜质,业界还是有一些争议,当然也不排除里面有不少公司,确实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个案解读
由孵化器到社群运营 3W如何从“百咖大战”突围?
◎每经记者 赵娜
“中国科技部万钢部长陪同德国教研部长等专程来3W调研了!半年之内,3W迎来了总理、副总理,迎来了诸多国际政要,迎来了无数炙热的创业者,谁说这是最寒冷的一周?创业者的心每天都是热的!”这是1月19日这天,3W某位员工在微信朋友圈发出的一段话。
眼下,3W咖啡成为北京创业大街上一个近乎景点的地标。然而,几年前,3W咖啡处在“最艰难的时候”,穷则思变才想到除了开众筹咖啡馆,还要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3W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许单单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3W能有今天的发展,超出预期。摸索下来的经验是,不轻易放弃也要善于应变,但不能孤注一掷。
3W集团副总裁、3W空间CEO王斐琴称,保守估计,全国目前有三、四千家运营中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此类业务在物理空间维度的差别不大,核心竞争力和真正的比拼在运营和服务上。以一年时间为跨度,这类平台要想突围,那就要形成规模化或者聚焦垂直领域。
孵化器已调整为空间
据记者了解,3W现在的定位是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目标是为后者提供丰富的第三方增值服务。
许单单用一张图展示了3W的主要发展脉络:2010年,启动中国首家众筹咖啡馆;2011年8月,第一家3W咖啡在北京开业;2012、2013、2014年,分别上线运作猎头、孵化器、种子基金业务;2015年4月,3W咖啡获京东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6年,进驻全国。
“3W能有今天的规模发展,是超出预期的,当时就是想给创业者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流空间,但是2012年‘百咖大战’,很多创业咖啡馆都倒闭了,3W咖啡也处在最艰难的时候,穷则思变,然后我们想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服务,一步步尝试,(发展)到今天的3W集团。”许单单说,可贵的经验是:第一,不轻易放弃,同时善于应变;第二,小步尝试,不要一次孤注一掷,探对了方向再规模化发展。
“我们之前仅仅做孵化器就太窄了。因为100个创业团队里,真正能够成功的,可能也就那么一两个。以前3W做孵化器需要的很多功能都由咖啡承载,今后会把相关功能都整合进空间里。”王斐琴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说。
记者沿3W咖啡楼梯一路走到近3层时,看到一个牌子,提示顾客再往上为办公区域。从整个咖啡厅来看,营业区和办公区的界限并不分明,从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创业氛围。
据悉,截至2015年底,3W空间在全国10个城市已实现6个项目运营、9个项目筹备开业,预计可容纳1000家企业。2016年,计划在另外10个省会城市再落地10个项目。
王斐琴说,3W孵化器调整为空间才几个月,这么做的判断依据是,“85后”、“90后”将成为创业主力,这个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群体,对社交和共享的需求更多。此外,除了TMT领域的初创企业,很多传统领域的中小企业同样有此需求。今后3W空间将更注重做社区运营,就是为了让入驻团队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社群运营是空间核心
许单单认为,近年来,国内孵化器数量一跃而起,其质量也良莠不齐。
“2014年也就一千六、七百家,2015年保守估计已经注册、挂牌的大概就有三、四千家,还有各种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就太多了。”王斐琴对记者表示,全国这么多孵化器和空间,衡量其优劣有个前提,即形成规模化或聚焦垂直领域。
王斐琴对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做了4种分类,划分标准是看由哪种机构主导:第一类,投资驱动型,顾名思义由投资机构主导;第二类,地产驱动型,如SOHO 3Q、优客工场等;第三类,产业主导型,如腾讯、海尔等做空间,更多是从产业角度完善上下游链条;第四类,是现在数量最多的综合型,占比达70%到80%。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在国外经过了WeWork和YC(Y Combinator)等平台的验证,但王斐琴直言,这个业务在物理空间经营维度的差别并不大,竞争壁垒体现在运营和服务维度。一个空间里有N个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大公司。因此,空间最好先试点,达到相对标准化后再做规模化复制。空间运营强调社群,不仅限于入驻空间的团队,还包括为团队服务的投资、财务、法务等各类服务提供者。空间自身的力量和渠道是有限的,一定需要在行业里找出能达成战略共识的机构,大家捆绑到一起做事。
记者观察
中关村创业大街:这个冬天不太冷
◎每经记者 赵娜
创业风向标、创业圣地、创业梦想聚集地,这些都是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以下简称创业大街)曾被赋予的标签。
3W集团副总裁、3W空间CEO王斐琴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各种群体和机构聚集在创业大街,这条街给人的感觉是包容、开放、纯粹,其最核心的发展逻辑是经营足够市场化,通过这一两年的发展,这里已经相对完整地形成了创业服务生态。比如,中关村创业会客厅能提供从公司注册、政策服务、人力资源到知识产权等服务,如果初创企业的证件足够全,4个工作日就能办完“四证一书”。
王斐琴还提到,在这条街的运营中,还开创了一个先河,即“一个工位就能注册一个公司”的工商改革,这种事在其他很多城市是难以完成的。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导向和“总理同款咖啡”等热点事件的助推下,创业大街一时热闹非凡。
1月下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创业大街一位保安那里了解到,这条街不时出现观光团,其中很多是企业组织来参观,特别是夏天,基本上天天都有来的。
如今的创业大街是顺应创新创业发展趋势的结果。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创业大街的前身是海淀图书城步行街,1992年开业的海淀图书城,历经兴起、鼎盛、衰落、升级改造和业态调整,2014年6月,海淀图书城步行街改以创业大街示人。
我们可以在创业大街上看到,这里的店铺不论是什么类型,几乎都支持微信支付或支付宝付款,聚集的创业服务机构包括:天使汇、车库咖啡、3W咖啡、Binggo咖啡、36氪、联想之星和洋葱投等。
创业大街网站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入驻创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共计40家,孵化创业团队共计1791家,其中约600个团队在街区孵化。创业会客厅已累计有超过60余家企业和政务部门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