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众号公然招聘“扫码”兼职?
“扫码”兼职广告公然现身朋友圈 1元/个 第三方称可每天加两万粉
“微信扫码兼职,薪资待遇:100个以内,1元/个,100个以上1.2元/个。结算工资以净关注数为准,取消关注不结算。”日前,一位美食圈资深人士告诉广州日报记者“吃喝玩乐 IN ××”的公众号在朋友圈转出这样一条“诡异”的招聘信息。难道微信扫码兼职“加关注”的生意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朋友圈,丝毫不顾忌会被封号?
对此,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刷阅读量、粉丝数几乎成为行业“公害”,一些第三方平台专门从事此业。那些希望借助“大号”营销的用户,则只能忍气吞声。文、图整理/广州日报记者李光焱
阅读量作假是行内潜规则?
从事餐饮业的小白告诉记者,她曾请美食圈的草根“大号”做餐厅的营销推广。然而,她接连使用的“大号”,钱是花了几万,但并未达到转化用户的目的,“找了一个号称有近40万粉丝的美食大号,对方保证几万阅读量,谈好了价钱,就做了。”
而且,小白发现营销文章推送之后,阅读量增长有些不正常。“刚推送出来一个小时,阅读量就上了3000,但接下来就没啥动静了。第二天,阅读量又噌噌地增加了几千。”本身有一些公众号运营经验的小白觉得阅读量的增长过于集中,不太符合常规。
更重要的是,数万阅读量并未转化成消费者。其新推的食品,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新增客人寥寥。无奈之下,她又找了广州一个名为“广州笋嘢××坊”的号,被告诉的是八个月广告费增长了三倍。“说是增长了几十万粉丝,广告费要增加,但怎么可能粉丝增长那么多呢?”小白说。
“老板说要看到阅读量,我就买。”曾经营过一个科技公众号的小微告诉记者,通过“万能的”淘宝,她找到了多家可以“刷量刷粉”的卖家,花10多块钱,就能搞掂1000阅读量。
无独有偶,广州有多个美食的公众号,都对外宣称粉丝量大增,从而提高营销报价。“一般都要虚报粉丝量,阅读量可以刷,基本上是‘行规’。”从事公众号运营商的阿豪(化名)表示,“刷量刷粉”不是新闻了,在KPI考核和营销需求刺激下,许多第三方平台都开始做这些业务。像文头“吃喝玩乐IN ××”的公众号这样直接打广告,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调查
“每天可加真粉2万”
广州日报记者用搜索引擎输入“公众号 加粉”关键词,很快出现了1080000个结果。第一个就是“公众号加粉真实微信公众号加活跃粉!快速积累粉丝!”明显,这是推广信息——“按真实粉丝数量计费电话:4000375686”。
输入“微信 加粉”关键词,出现570000个结果,其中第一个是“微信公众平台加粉 日加2万真实粉丝!”其强调每天可以加2万真实粉,价格低至0.5元/粉。
随后,记者以“买粉”为由电话联系了上述卖家。对方表示,“我们是全国少有能够加‘真粉’的公司,每个粉的价格要5毛,如果你买得多可以少一点。”至于如何保证是真粉不是“僵尸粉”,该人表示加了粉之后买家可以随机抽查,每60秒或10秒跟粉丝对话,看对方有无回应。不过,这一“服务”的时效只有24小时,时效内退粉包补,但24小时之后则不管。
“加粉是普遍现象,我们业务很忙,最低从4000粉起。”该人称。接着,记者又以“微信刷量”为关键词在淘宝平台上搜,出现了300多个卖家。用“微信加量”作为关键词,则有近600个卖家。由于“微信刷粉”和“微信加粉”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卖家。不过,只要细心看看就知道,刷量的卖家,没有不刷粉的。
记者以买家的身份联系两家卖家,其中一卖家刷阅读量为5.6~8元/千,而粉丝量为5.8~7元/百。记者发现,淘宝上刷1000阅读量的价格,多在10元以内;刷100个粉的价格,则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而页面显示的“交易成功”单量,少则5万多,多则20余万。
据卖家表示,只要买家拍下,然后提供微信公众号ID,“很快就能按照要求刷粉刷量”。
公众号“外挂”属恶意欺诈?
“突然之间,广州就冒出一堆‘生活’、‘美食’、‘正■’、‘笋■’、‘好X’的公众号,对外号称粉丝多少万,抱团向一些餐企推销自己,收取各种‘合作费’、‘服务费’。”广州美食达人筱筱表示,一些餐企合作,结果发现效果并不如意。
阿豪透露,如今不少草根公众号运营商搞起了“外挂”,数据作假,影响了买家的判断。所谓外挂,是指针对网络游戏的作弊程序,外挂可以改变游戏人物的能力,满足玩家升级、过关的需求。草根公众号也是以“外挂”来作弊。
微信方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透支信任恶意欺诈、 恶意营销,这些是违反相关法律和微信用户协议的行为,是违法违规行为。微信会联合投诉权益人进行坚决打击。用户如果在使用微信过程中遇到有类似行为可以通过微信各处的举报入口进行举报。但是,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刷量刷粉交易”,知情人士亦表示,微信似乎也未有举措。
艾媒资讯CEO张毅就表示,微信公众号目前遇到的困难与当年相似,除非微信技术升级或者采取果断措施遏制刷量刷粉,不然这一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用户和商家也无法判断哪些数据真实,只能吃了“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