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发稿时,朝鲜已宣布成功进行了首次氢弹试爆,此前朝鲜已分别在2006年10月9日、2009年5月25日与2013年1月12日宣布进行了三次核试验,实验地点均位于朝鲜咸镜北道的试验场内。而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12月10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突然宣布朝鲜已拥有氢弹,今天就传出了朝鲜于北京时间上午9点30分在咸镜北道试验场再次进行核试验的消息。
图为韩媒曝光的疑似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地点。(凤凰军事)
但从技术角度来讲,不仅朝鲜此前进行了历次核试验存疑,此时朝鲜也是绝无能力进行氢弹核试验。
朝鲜钟情地下核试验或为无核遮羞
图为朝鲜2013年1月12日疑似进行第三次核试验时造成的地陷。对于初期核武器而言,地下核试验方式不是首选,而朝鲜之所以对这种方式如此钟情,或为自己实际上并未拥有核武器遮羞。(凤凰军事)
众所周知,现阶段所有拥核国家在装备核武初期均进行了包括空中、地面、海上、水下与地下等多种类型的核试验。但从具体的实施顺序来看,地面或空中核试验都是检验初期核武器的主要方式。原因很简单,这两种方式对实验环境与前期准备的要求都是最小的,对初期核武器的各项核及使用指标更容易观测与获得。相比之下,海上与水下核试验不仅实验场地选择较为繁琐,更需要派出庞大船队对核武器进行运输、警戒与回收,如果没有诸如核深水炸弹、核反潜导弹等实战需求,一般不会进行水上或水下核试验。而相比以上这些核试验方式,地下核试验应该是实际意义最低的核试验方式。原因很简单,按照一般的地下核试验方式,核装置都将至于地表以下500米左右的位置。这种实验方式一般都是在核装置已基本成熟后,验证核武器是否满足实际需求。
与其他核试验方式相比,地下核试验相对便于测试,有利于近区物理测量,受气象条件影响小,利于安全保密,可减少对环境的放射性沾染,便于创造模拟高空环境的真空条件,研究某些高空核爆炸效应。但之所以地下核试验一般不被用于核武器的初期实验,原因在于地下核试验后,相关的辐射、威力等技术测定与样本采集相当困难。且当核装置发生事故未能引爆或未按要求引爆时,处置难度极大,一旦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破坏与隐含威胁。因此按照韩国《朝鲜日报》的说法,朝鲜一直采用地下方式进行核试验,这本身就令朝鲜核试验的真实性存疑,外界在未获得核试验现场可靠物质样本前,无法真正认定朝鲜拥有核武器。与此同时,即便朝鲜真正拥有核武器,但其始终采用地下方式进行试验也预示其核武器的技术与实用化水平都很低。
朝鲜试验氢弹当量不及原子弹
如果历次核试验均在类似地质环境中进行,而从此次核试验造成的4.2级震级来看(此前第三次核试验造成的震级为4.9至5.1级),朝鲜氢弹当量竟不及原子弹,这种现象只能说明要么试验失败,要么进行试验的就不是氢弹。(凤凰军事)
至于朝鲜是否拥有氢弹以及此次试验是否是氢弹试验,从技术角度上讲,可能性同样极低。美国于1945年7月16日试爆了首颗原子弹,当量约2万吨,1954年3月1日试爆了首颗氢弹,当量1000万吨,相隔9年。苏联1949年8月29日试爆了首颗原子弹,当量约2万吨,1953年8月12日试爆了首颗氢弹,相隔4年。中国1964年10月16日试爆首颗原子弹,当量约2万吨,1967年6月17日试爆首颗氢弹,当量330万吨,相隔不到3年。相比之下,尽管今天距离朝鲜宣布进行的首次核试验已过去10年,但很难想象今天的朝鲜能具有比当年处于冷战时期军备竞赛中的美国更强的核武器研发能力。因此,相比中美俄,朝鲜此时拥有核武器在时间上是不可能的。而从此次朝鲜宣称进行核试验的报道细节中来看,进行氢弹试验的可能性同样极低。
按照韩日媒体现有的报道,朝鲜进行首次核试验当量约1000吨,造成3.6级地震,第二次核试验当量2000至6000吨,造成4.5级地震,第三次核试验当量6000至7000吨,造成4.9至5.1级地震。相比之下,此次探明的地震震级为4.2级,进行类比不难发现,如果历次核试验均在类似地质环境中进行,则此次能核试验的当量不会大于第三次核试验,而这从中美俄三国首次氢弹试验至少比首次原子弹当量增加165倍来看,如果朝鲜进行的氢弹试验当量尚不及原子弹试验的话,那只能说明要么试验失败,要么进行试验的就不是氢弹。
综上所述,朝鲜或许有拥核的需求,但却没有拥核的能力。即使是当年贫困的中国,核武器的拥有与发展也是得力于众多世界顶级科学家与庞大参与规模的共同努力,相比之下,这两个条件朝鲜都不具备。因此不仅朝鲜通过此次核试验实验氢弹的可能性可以归零,朝鲜此前进行的三次核试验的真实性,也将受到很大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