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邮电报
本报记者 马斌
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5)审议了“考虑在7-8GH范围内为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地对空)做出主要业务划分”的议题,决定在7190-7250MHz频段增加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地对空)划分,以满足地球探测卫星对测控频率的需求,同时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条件,以确保该频段的空间科学研究业务的开展不受影响。负责该议题的我国专家表示,大会通过的相关决议充分体现了我国的诉求,既保证了我国月球探测任务不受影响,也缓解了我国卫星地球探测业务用频紧张的问题。
目前,全球共有在轨卫星1200多颗,其中用于气象、海洋和资源探测的地球探测卫星就有数百颗之多,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各类卫星发射入轨。这些卫星大多采用S频段进行测控,这使得S频段变得非常拥挤,测控信道出现有害干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考虑到地球探测卫星大多使用X频段进行下行数据传输,因此一些卫星应用大国提议在X频段增加卫星地球探测业务上行(地对空)主要划分,以便与X频段的下行频率配合,共同完成地球探测卫星的遥控、遥测等测控任务。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相继发射了“风云”、“海洋”、“资源”和“遥感”等系列对地探测卫星,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项频率划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对地探测卫星的测控能力,因此我国总体上持支持的态度。但此项业务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我国月球探测等空间科学研究业务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自2007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探月工程,先后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月球探测器和嫦娥五号试验器,深空探测能力显著提升。预计2017年,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开始,我国测控通信的主用频段改为X频段。该频段信号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强,远距离测控效果好。而新增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地对空)业务频率范围覆盖了我国月球探测测控通信上行主用频段。由于月球探测任务关键事件多,任务周期长,地球站分布广,因此必须对新增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地对空)频率划分可能对我国月球探测测控通信任务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充分论证。
为了确保新的频率划分不对现有的空间研究业务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在前期的研究中明确提出新增的卫星地球探测业务频率划分只能限定于对卫星的遥控操作;同时,新增的业务划分在用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时,不能对我国用于空间研究业务的地球站提出干扰保护要求,强调了现有空间研究业务的优先地位。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我国无线电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专家积极参加ITU-R研究组会议,使得我国的研究结果和建议被纳入相关研究报告之中;在亚太电信组织会议上,努力将我国的观点变成亚太共同提案;在国际频率协调组举行会议期间,我国专家积极与欧美的航天机构进行沟通协调,就有关事项达成了共识。
在前期积极开展协调的基础上,本届WRC-15在为卫星地球探测业务增加主要业务划分的同时,明确规定了新增划分“只限于遥控操作使用,用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时不能对现在和将来空间研究业务提出干扰保护要求”的附加条件。这一附加条件明确了现有空间研究业务的优先地位,对我国未来顺利实施探月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