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无现金支付背后现需求 监管要顺势而为

游客 2017-08-15 10:55:12    201257 次浏览

最近,所谓无现金支付引起各方极大反响。一些公司推出的“无现金支付周”“无现金日”“无现金社会”等概念和相应活动,据说已引来央行的约谈。

“无现金支付”其实并不是个新鲜概念,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大规模的“无现金支付”状态。截至2012年,丹麦84.2%的交易通过信用卡完成,而电子钱包支付也增长迅速。另外,从今年1月1日起,丹麦中央银行已经关闭其在丹麦境内所有的印钞部门,今后不再印刷和制作包括纸币和硬币在内的丹麦克朗现金。丹麦政府也公布了一系列方案,其中就包括计划废除商店接受物理现金的法律规定,服装店、餐馆以及加油站等将逐渐进入无现金时代。其他一些西欧国家的全现金交易实际上也在减少。无现金支付越来越成为主流。

这当然不是没有原因的。人类货币从最早的石子、贝壳开始,发展到今天的电子支付,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什么是最方便携带、最方便交易、最节约成本的方式,就必然会成为市场主流。纸币比金银更易携带和交易,但仍然存在很多不便利性,比如大金额现金仍然体积巨大而不便移交。因此,“无现金”的产生,使交易者摆脱了许多“世俗”的无理性烦恼,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消费和交易。

中国的无现金交易大规模铺展来的比较晚。这是因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较为落后,不要说大面积的农村和落后地区,在不少二三线城市的商家和机构,都没有实现相关设施的普及,比如POS机。因此,现金支付仍然是交易的主流支付方式。然而,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潜力非常大。借着互联网的东风,这块短板被补上了。通过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成为无现金支付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移动支付”的“弯道超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背后不是供给的强势,而是需求的饥渴。

在此前提下,“无现金支付”既是全球支付大势所趋,也是中国市场正常需求。对于一些支付机构而言,它们和央行的银联或四大行的信用卡部一样,干得是“无现金支付”这个部分的活儿,但并不阻止其他人或机构使用现金。而有关“无现金支付”就是“拒绝人民币”的说法实为误解,因为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电子化记账单位,两者虽形式不同,但本质一样。事实上,电子渠道的支付更易于被探查、追踪和记录,对于货币、财政各项管理更为方便。

当然,支付方式转变并非没有新的代价和问题。电子支付可能涉及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等,而电子支付平台可能涉及借机进行法规外“金融创新”,逃脱央行清算系统,逃脱各个监管机构的监管,事实上形成混业经营,甚至自己进行非法衍生品和交易平台的建设等。但这些并不是“无现金支付”本身的错,也不能一味将责任推给企业,而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加强自身与时代接轨的意识,加强监管与创新平衡的新思路,增强自身市场治理能力,既顺应和赶上历史发展的趋势,又保证市场安全、平稳运行,牢牢把握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安全的底线。在新时代,必须要赶在时代前面,而不是将时代拉到自己后面。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