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阿里腾讯市值竞赛 “二马”轮做中国首富

游客 2017-08-11 02:21:40    201212 次浏览

前两天,“二马”交替做中国首富,甚至出现在24小时内轮换座次的情况,背后是阿里和的市值正围绕4000亿美元上下波动,加在一起破万亿美元指日可待。

受9日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刺激,市值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几乎已是两个。这不禁让人感慨,中国互联网这在迎接2000年泡沫后的最好时代。

外界总喜欢对标和比较。腾讯刚刚推出信用分,自然被拿来与芝麻信用扯在一起。从最初围绕电商与社交两个主业的争夺,发展到出行、支付、广告、O2O、AI、东南亚与印度市场上的投资,腾讯与阿里的竞争交集未来只会越来越多。

这是必然趋势,中国市场的用户数与渗透率就这么大,两边都手握几百亿元的自由现金流,都想吃进更多,连接一切。未来的竞争不在新业务上,就在新兴市场上。但真正支撑两者竞争的东西是什么?不是眼下的游戏或电商,而是对庞大用户数据的运营。

前两天,腾讯投诉华为荣耀手机侵权获取微信用户数据,这对低调的微信来说比较罕见。再联系刚平复过去的菜鸟顺丰事件,你会发现巨头对用户数据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并集中凸显出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数据价值与地盘意识。

10日,阿里妈妈迎来组建十周年纪念日。从最初上线淘宝直通车、钻石展位、实时竞价工具TANX,集中服务淘系商家投放广告,到后来上线数据营销工具达摩盘,整合易传媒“出淘”,服务全网广告主,阿里妈妈一直与阿里最核心的利润来源广告挂钩。

巨头旗下核心业务的变化必然引起关注。阿里妈妈在十周年做“总结与展望”时认为,过去主要聚焦在效果广告领域,下一个十年要更多关注品牌广告,以“品效合一”的思路去更宽广的场景下连接消费者与品牌商。

说白了,阿里现在拥有社交与媒体矩阵、物流、生活服务、金融支付,再加上盒马等线下零售业态,拥有如此丰富的营销场景,将背后庞大的数据流截取并整合分析,对越来越在乎投放精准度的广告主而言是一座金矿。因为用户在线上线下生活中只要有手机参与的轨迹,后台都清清楚楚。

举例说,火爆的河马鲜生以澳洲大龙虾为招牌,主打海鲜牌。澳龙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根据阿里在线生鲜的用户数据算出来的。如果未来新零售都能借用线上数据去分析线下,线下零售无论运营效率还是营销价值都会提升。

阿里最近这轮股价的涨势始于6月初的投资者日,CFO武卫预测2018财年营收增速为45%-49%,点燃了华尔街的情绪。阿里的主要营收来自广告,能以3.7万亿的GMV规模保持近50%的营收增速,背后是对数据更有效且广泛的运用。

腾讯的营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网络广告一直是腾讯营收中贡献第二大的业务(游戏与虚拟道具被归为增值服务),但过去一年微信支付的营收增长掩盖了广告业务的涨势。腾讯一季度财报披露,广告业务中,媒体广告(多为品牌广告)收入25亿元,增速为20%,以朋友圈广告为代表的社交类广告(多为效果广告)收入为44亿元,增速高达67%。腾讯发现,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的区分正变得模糊,广告主与过去相比购买了更多的效果广告,比如基于朋友圈LBS的推广广告就特别受婚庆公司和家装品牌的青睐。

这种变化背后是腾讯数据维度的丰富,腾讯通过并购将业务延展到更多领域,让数据之间像菌丝一样互通,然后提升它所连接的这些场景下的商业化能力。如果光算活跃用户数,腾讯的社交用户是阿里电商用户的两倍,但论用户数据的丰富度,阿里要超过腾讯。在今年6月的投资者日上,阿里对外首次以Amazon Google 的结合来解释自身,背后其实是数据维度已超过三者中的任何一家。

如果单论用户数,Facebook在二季度已经突破20亿,但由于业务场景相对单一,数据维度少。数据之间的关联越广,单用户背后的商业价值就会越高。都以最新财报计算,Facebook二季度的单用户收入贡献为4.7美元,约合人民币31元;而一季度的收入与用户数之比是70元。两家公司都是以广告为营收支柱。

这是为什么互联网巨头公司不断从主业拓展到新领域的原因所在。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