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一个手机APP能否承受智慧城市建设之重?

游客 2017-08-07 11:01:38    201174 次浏览

在家正做着饭突然燃气没了,家住北京的刘女士希望找到一种快捷的网上支付方式,问了一圈后被告知,她家要买燃气还得去现场。

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发布了近30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生活在试点的智慧城市,对智慧城市或生活的感知却不强烈,这并非刘女士一个人的感受。

近日有媒体报道,未来在北京生活,可能只需要手机下载一个北京通APP,就能畅享所有政府服务。这样的手机APP真能带来可感知的智慧城市生活吗?

有望实现“信息围着人转”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十三五”以来,北京市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并把“北京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负责北京通APP开发的北京思源政务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孟柱告诉记者,北京通APP将是北京智慧城市的入口,有望让人告别办一件事登陆无数个网、上无数个APP和寻找无数个公众号的烦恼。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通APP的核心是实现了“单一入口”,即“一号一窗一网”,“这是优化政务服务的重大突破,是正确的方向,应大力支持。”

此前他曾多次强调这样的观点:智慧城市就是“一张网”“一朵云”“一张图”“一张表”“一个入口”,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政府网站要单一入口,还要实现个人“单一账号”,即用户通过一个身份就可以方便地使用所有设备和所有智能服务。

在李国杰看来,这是一个新挑战。

“现在是将用户身份强制绑定在某一个厂商的账号平台上。”李国杰说,理想的场景是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国民信息账户”,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任何授权服务。这个账号是个人的,个人的信息环境不再与信息终端和网络服务绑定,从而实现“信息围着人转”。

真实、动态、高频数据为用户精准“画像”

在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发展院副院长、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绍福教授看来,“北京通”是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一种新思路、新探索。“以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往往是政府主导的交钥匙工程,一个项目做完验收移交给政府部门就结束了,缺乏持续不断的运营。”

要让智慧城市运营起来,最主要的是要通过数据共享让部门间联动起来。

数据从何来?李孟柱说,大部分城市的做法是把各部门数据汇集过来。“但部门壁垒、部门利益协调很难,汇集频率也太低。”

“一个人在什么位置,什么时间,使用了什么,这个动态数据才是为未来每一个人个性化服务有用的数据。”李孟柱说,北京通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沉淀真正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形成真实、动态、高频、有效的数据,为用户精准“画像”,并为政府服务、城市管理等提供精准化的决策服务。

李国杰曾承担过中国工程院关于政府数据开放的咨询课题。

在东莞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民众对与自身相关的数据(如城市环境和文化教育等)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对明显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开放表示强烈反对。

“总的来讲,我国民众的数据意识还不强。”李国杰认为,“在大量开放政府数据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先落实立法,制定开放规则,普及和加深民众对政府开放数据的认识等。”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