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沦为吓唬孩子的“起跑线”,那就跟当年的电脑算命没什么区别了。
当互联网大佬和计算机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人工智能的技术边界,争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利弊时,人工智能以一种令人熟悉而倍感荒诞的方式“落地”了。
媒体调查发现,暑期培训市场火热。除了常见的英语培训班、艺术培训班之外,市面上还出现了“少儿编程培训班”。而人工智能成了培训班使用的噱头。教育培训机构的口号这样说:“不懂编程就是新时代的文盲”“不会编程就失去与机器人、人工智能交流的能力,将来编程会像奥数一样热”。
人工智能这两年很热,但稍微了解一些技术史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被热捧。早在几十年前,人工智能就曾经火过。1951年,马文·明斯基和迪恩·爱德蒙建立了人类第一个人工神经网络。后来人工智能几度潮起潮落,高峰时人们的期望有多大,低谷时人们的失落就有多大。
1997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时,世界“震惊”了。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时,世界又“震惊”了。
从技术角度讲,围棋和国际象棋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但这两次“震惊”无疑都有很大的空想成分。
最近一次“震惊”还带有一丝不小的忧虑,即关于人工智能将要消灭就业岗位的不安。这或许是某些家长急于让孩子学习编程的原因,他们害怕孩子输在人工智能这条起跑线上。
未来确实已经不太远了。富士康正在批量引入机器人,虽然规模不如前几年的预期。但是盲目恐慌是没有必要的,急于跟随潮流的人很可能会先被潮流甩下。
还记得十几年前,电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满大街都是电脑培训班的广告,俨然是学了电脑就能走上人生巅峰的节奏。
而实际上呢,当时所谓的“学电脑”只是学习五笔打字罢了。结果也众所周知,后来所有人都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拼音打字。现在赶人工智能这个时髦的培训班,究竟能教些什么呢?
培训机构声称,6岁就可以学,学员可以不认识英文单词,也可以不会使用键盘。这样的课程一小时收费100元,在我看来,这笔钱不是课程费而是智商税。这两年人工智能大热,科技公司给专业人才开的工资高得吓人,在这种市场行情下,我不相信真正懂行的人会觍着脸挣这笔不光彩的钱。我同样不相信,一个6岁的、不识单词、不会使用键盘的孩子能够真正意义上学会编程、掌握与人工智能交流的能力。
人工智能我们或许看不明白,但人工忽悠我们应该识别得出来。早点学习编程不是坏事,但假装学习编程就是另一回事了。当人工智能沦为吓唬孩子的“起跑线”,那就跟当年的电脑算命没什么区别了。(西坡 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