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几百元保费、数百万保障:互联网健康险风靡年轻人

游客 2017-08-04 06:10:54    201334 次浏览
几百元保费、数百万保障:互联网健康险风靡年轻人
 

本报记者 卢杉 上海报道

导读

近一两年,保费低至几百,保额高至几百万的互联网健康险大量面世,受到网民青睐,成为医保的有效补充,保险公司也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客户。但费率厘定和风险控制并未完善,此类保险是否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仍有待观察。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今夏高温刷爆了全国各地头条。上海在7月21日创造了40.9℃的史上最高温;8月3日,上海发布今夏第25个高温日。

如果在这酷暑难耐期间打开支付宝,会出现一栏“健康保障”:超过35℃每天可以领取一颗“健康豆”,并将其兑换成相应保额。当然如果要提升额度,里面还提供了“大病无忧宝”、“重疾无忧宝”,保费分别为“111元起”、“30元起”,而保额却高达200万以上。

这是泰康在线与支付宝合作的“个人中高端医疗保险”,宣传语为“高保额低保费,是医保的很好补充。”

“蚂蚁保险服务目前与78家保险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近千个保险产品。”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产品总监梁越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健康险是销量较高的细分领域。主要分为报销型医疗保险和给付型(赔偿型)医疗保险,目前有众多保险公司开发了相关产品。条款差异主要表现在保险责任上,比如乐业保(门诊保险)保障责任是报销门诊费用,大病无忧宝报销住院费用。”

近年来,像上述以“低保费、高保额”为卖点的互联网医疗保险产品大量出现,其中不乏“网红”产品。

2016年8月,众安保险上线了互联网健康险“尊享e生”,创下2016年“双十一”互联网健康险单一产品日销量纪录。众安方面表示,目前“尊享e生”是中端医疗市场中份额占比最高的产品。

国内中端医疗保险市场规模较小,2012年,根据短期医疗保险市场保费明细,高端医疗保险市场规模10亿,低端的补充医保240亿,中端保险仅为1亿。

在“尊享e生”承诺“一万元免赔”、最高保障数百万后,该类险种开始走红,不同公司同类产品不断出现,保额均在百万元级别,中端医疗险市场开始扩大。

渠道方面,无论是传统险企如平安、太平洋等,还是新兴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众安等,都陆续推出了互联网健康险产品,旨在撬动社保涵盖范围之外与疾病健康相关的门诊、住院报销补充险、大病高额赔付及其他健康保险市场。

而支付宝、微医等互联网/互联网医疗平台由于拥有巨大的流量入口,且互联网企业本身也有完善盈利模式的需求,寻求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意愿很大,保险公司除了把原有产品搬到线上,更多地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

上述产品被认为是互联网健康险的突破口与机遇,但也被诟病并无创新技术改进,同质化竞争严重;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无法掌握更多的核心医疗数据、如何设计出更实用的产品等都是目前的挑战。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数据,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企业和保险公司如何提供更好的理赔服务,并做好自身控费。”

 年轻人的大市场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自2010年以来飞速增长,年均增幅高达近36%,截至2015 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410亿元,但主要是终身的重大疾病保险。

中国的报销型商业保险市场规模很小。尽管各大寿险公司纷纷推出重大疾病保险,但盈利远低于寿险。根据波士顿咨询出具的报告,每售出1元商业医疗保险(包括重大疾病保险和报销型医疗保险),就能售出超过5元人寿保险。

上述报告将发展不足的原因归纳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裨益缺乏认知,保险公司缺少强大的销售渠道。此外,由于报销型医疗保险的覆盖十分有限,保险公司很难从医院等处获得治疗数据,因此保险公司无从设计产品并定价。

不过,80、90后年轻一代成长为高知、高收入、高度网络化的保险消费群体后,加之目标人群规模扩大及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2017年一季度互联网渠道保费收入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179.64%;占整体网销业务收入15.42%,同比增长11.72%(2016年同期,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三家保费收入为6.09亿元,占3.7%)。

一季度,第三方网络平台(含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为47.68亿元,占43.17%,同比增长28.46%,成为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重要渠道。消费者的青睐使第三方平台进入互联网保险市场更为积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保费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第三方平台有蚂蚁金服、、去哪儿、等33家。

“目前我们销售的医疗保险以华泰-鸿福e生百万医疗险等为主,月均新增客户5000人,主要与轻松筹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商险事业部意健险总经理王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些年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互联网保险面向的客户群年龄、性别、职业均不同于传统渠道。

“大部分网民为中青年中产阶级,年龄在24~36岁,80后、90后人群占比超过80%。这部分人群生活习惯良好、疾病危机意识强、保险接受度高、有理财规划,且愿为高效医疗服务付款。所以目前互联网保险均不同于传统线下产品,在费率及形态上均发生很大变化:费率更低、投保便捷、操作简单。”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商险事业部意健险核保人杜琰萍表示。

平安健康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传统保险相比,互联网保险的客群更加年轻,更加注重互联网消费体验,产品保障上应更简单易懂,同时简化线上投保和理赔流程。”

互联网健康险的另一个机遇来自我国医保支付政策,社保体系“兜底”,大病保险等还需商业保险支持,否则有可能倾家荡产。

根据最新的社保报销比例,大病报销最高至30万,起付标准1.2万,1.2万以下自付;1.2万-10万报销比例50%,10万-20万60%,20万-30万65%,相当于大病最高报销金额只有(30万-1.2万)×65%=18.72万。

 精算难、风险大

中端互联网医疗保险市场兴起后,出现各种眼花缭乱的产品,保费低至几百、保额高至数百万,并且没有病种限制。但这类百万级医疗保险常被诟病并无创新,且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实现品牌高溢价,保险公司同时也面临精算和风控瓶颈。

保险公司是否划得来?

“目前产品定价基于既往经验数据。对于费用补偿型险种,医疗费用的增长、医保政策的变化、新治疗技术的出现等,都会导致风险变化,需要持续监控这些风险点。”上述平安保险负责人介绍,互联网保险主要是从产品设计方面控制逆向选择风险,“这是行业命题和难题,平安健康险是在常规的健康告知基础上,通过智能核保控制逆向选择风险。比如某客户患有甲状腺结节,若没有智能核保,他在健康告知时隐瞒病情的可能性极大,若设置智能核保,明确对该疾病做免赔责任,对方如实健康告知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针对保险定价,保险公司会根据不同的保险销售策略、关注点及风险忍受度,制定多样的费率厘定机制。

以杜琰萍介绍的“华泰鸿福e生”百万医疗产品为例(产品设计:保费0.37元/天起,免赔额1万,一般医疗保障300万,恶性肿瘤600万),其精算及盈利模式主要基于:一是主要面向中青年群体,其本身承保风险相应较低,满足保费充足度同时,相应的保险费率也较低;二是此类百万级医疗险,直保公司后面均有一至二家具有国际性质的再保公司分摊风险。

王磊表示:“这类产品是市场上的新兴险种,出现的时间还不长,没有既往的承保经验可遵循。互联网保险模式可以有效、便捷、快速地拿到该产品的经营数据,方便分析产品可行性,各家公司都会密切关注产品运行情况,根据大数据信息实时调整方案。”

保险盈利模式是预防式地“以小博大”,但健康险在防止被保险人逆向选择方面,理赔条款复杂、触发条件多、鉴别难度高,发生逆向选择的可能性更高,对控费形成潜在的巨大压力。

此外,由于控费需要患者大量医疗数据,但以目前国内封闭的医疗体系,如何获取数据来设计出更多差异化产品并有效控费,仍然困难重重。

王磊认为,目前的问题在于政策法规的扶持力度不够,以及健康险既往多数是和寿险产品或理财型产品绑定销售,没有单独的健康险费率厘定,整个行业都需要加强专业化学习;再次,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更多新颖、特色的产品,使得很多后来发展健康险的公司缺乏市场竞争力;第四,国民健康管理意识需要加强。“目前多数健康险还处在费用报销型阶段,充当最后的费用补偿角色,没有更多地参与整个健康管理,而停留在治疗阶段。今后会有更多的健康险产品走到前端,真正防患于未然,尽量‘不生病’,才是健康险发展的目的和愿景。”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