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BOSS直聘陷招聘骗局:曾获千万融资 此前已有人受骗

游客 2017-08-03 03:34:37    201186 次浏览

陷“招聘骗局” BOSS直聘曾获千万融资

BOSS直聘卷入“李文星之死”事件;该公司曾获多著名机构投资

来源:新京报

8月2日,大学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网站找工作被骗、并导致意外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昨日,涉事平台“BOSS直聘”发布公开回应称,待“一切水落石出之际”,将依据法律承担应有责任。

新京报记者采访获知,李文星的受骗遭遇在“BOSS直聘”并非首例。公开资料显示,“BOSS直聘”创立4年,是一家致力于招聘的“明星公司”,包括今日资本、顺为资本等机构先后对其进行投资。

  此前已有人因BOSS直聘受骗

昨日,有自媒体发布文章,称大学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上应聘某企业,疑似遭遇传销骗局,并在失联数日后不幸身亡。该事件传出后引发广泛关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随之涉事其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公司也是受害者,信息诈骗是行业痛点。” 8月2日下午,“BOSS直聘”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BOSS直聘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对虚假信息进行打击。“安全系统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持续进行优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

为什么平台上会出现“李鬼”冒名进行虚假招聘?公司作为平台方是否尽到了审查的义务?对此问题,BOSS直聘以需要配合警方办案为由拒绝回复。

李文星并不是第一个在boss直聘网站遭遇传销诈骗的求职者。8月2日,正在寻求Java软件开发岗位的张晓文(化名),向记者讲述了通过“boss直聘”网站求职被骗的经历。

张晓文1993年出生,上个月刚刚大学毕业。去年12月9日,他通过“boss直聘”应聘了“百利应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职位,随后被以面试为由骗至天津静海县大口子门村的传销窝点,失去人身自由11天,累计金钱损失将近3万。

“传销窝点当时有14人,其中8人都是以求职名义被骗进来的。”

张晓文告诉记者,传销人员有时会在BOSS直聘等求职平台上伪装成招聘人员。“我从传销组织逃出来后,发现BOSS直聘上原有的这个招聘岗位已经不存在了。”张晓文认为,BOSS直聘应对自己被骗负有责任。

雷军的顺为资本曾参与投资

记者发现,“BOSS直聘”同时拥有网站和手机应用版本。

天眼查信息显示:“BOSS直聘”是北京华业基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业基石)旗下品牌。除BOSS直聘外,华业基石还拥有包括“互联网找工作”“头条直聘”“直直的日常”等多个应用产品。

华业基石由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品博睿)全资控股。根据工商信息,华品博睿注册成立于2013年12月25日,注册资本899.224万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推广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和软件开发。法定代表人为赵鹏。

公开可查的信息显示,赵鹏持有华品博睿99.5%股份,除华品博睿外,赵鹏目前还在“北京爱艺盟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人聚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和“北京环球永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三家公司中持有股份,并同时担任11家公司的职务。

2016年7月的一篇媒体报道中,曾对赵鹏有过介绍,“毕业于北大,在政府部门待了11年之后,放弃稳定工作投身商海。在大企业做过CEO,也做过投资人。2013年,他与小伙伴联合创办看准网。2014年7月推出互联网垂直招聘App:BOSS直聘。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BOSS直聘共经历四轮融资:2014年1月1日,BOSS直聘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是顺为资本、策源创投;2014年12月1日进行B轮融资,投资方是顺为资本、策源创投、和玉另类投资,天眼查显示这两轮投资金额均在数百万美元。

2015年7月1日,该公司获得“千万级美元”的B 轮投资,并未透露投资方身份。

公司最后一次融资发生在2016年9月22日,这笔融资金额为2800万美元。BOSS直聘官方网站显示,这轮投资“由华映资本领投C1轮,高榕资本主导C2轮融资,C1、C2两轮融资共计2800万美元。老投资方策源创投、和玉另类投资、今日资本、顺为资本全部跟投。”

从公开信息看,BOSS直聘的投资方都“来头不小”:今日资本是“投资女王”徐新掌舵的著名投资基金,而顺为资本背后则立着雷军。

 ■ 体验

  在BOSS直聘简单注册即可发招聘信息

新京报记者体验发现,“BOSS直聘”发布招聘并不复杂。8月2日,记者以手机号注册BOSS直聘,在填写个人姓名,虚构公司全称、简称以及职务后,随即成功发布了一条招聘“视觉设计师”的虚假广告。

“BOSS直聘”提示,如果花费698元,购买“急聘直通卡”,求职人数即可增加6倍。而如果在新职位发布24小时内购买“急聘直通卡”,即可以享受8.8折优惠。整个过程中,“BOSS直聘”没有硬性要求发布者进行任何认证。仅提示,进行认证后“可发布更多职位”。

在记者发布虚假招聘广告的一个小时内,已有19人查看相关职位,并有6位向记者发来了简历。

新京报记者通过实际体验发现,除了此次涉事的“BOSS直聘”,也有其他招聘网站存在发布信息无审核、或者审核环节存在漏洞等问题。不乏存在与“BOSS直聘”类似的现象:用户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其中包括赶集网等知名招聘网站。

 ■ 行业

  信息诈骗成“行业痛点”:招聘网站存漏洞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因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而遭到诈骗的例子并不鲜见。2015年一则公开报道中的案例显示,有人利用“”、赶集网等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从面试者处骗取“押金”。

专家表示,平台方应对显而易见、应当获知的违法信息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

据有关人士称,智联网站上新增了对于HR的实名认证审核,企业要在智联招聘发布职位下载用户简历,除了要提供营业执照,还需要上传HR个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我们会拿营业执照上面的信息和企业信息网上的信息做对照审核,全部一致才会过审。”前述人士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息安全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智联招聘核对工商资料的做法并非完美,手持身份证照片以及工商资料均可以通过PS合成,目前,一些骗子通过PS或其他手段,冒用正规公司名义,以正规公司的名义发布招聘,而这些招聘网站很难核查。

“我们一直在打击各种方式的诈骗,PS工商资料也是打击重点。”前述“BOSS直聘”品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许多招聘网站,不进行验证,即可发布招聘广告,这不是技术漏洞,更多的是管理漏洞。”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建议,招聘网站应加强监管,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李文星的悲剧。

“对于这种事件,关键是要追究诈骗者的责任,但如果招聘网站平台对此知情,则不论是否具体参与实施了诈骗活动的后续环节,亦可作为共犯处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

张新年进一步表示,对于显而易见的,平台应当获知的违法信息,平台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特别是经过受害者反映投诉或公安机关通报,平台已经获知的违法信息,如果未及时删除而造成的损害扩大部分显然应当承担责任。”

采写/新京报记者 彭彬 罗亦丹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