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中国第三方支付走红俄罗斯

游客 2017-08-02 07:53:15    200851 次浏览

近期,中国第三方支付方式在俄罗斯的走红程度令人咋舌。尽管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和监管界定,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第三方支付方式海外生存前景并非光明一片,可其现阶段的火热程度却足以令人看到中俄加强金融合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消费需求助推走红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第三方支付方式在俄罗斯走红得益于中俄两国的民间消费需求的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近年来俄罗斯民众通过中国网络平台购买商品的人数越来越多,进而支撑了其后台关联支付方式的使用量。数据显示,2016年“双十一”这天,来自俄罗斯方面的订单数量高达2000万,较2015年增长85%,贡献了中国电商企业阿里巴巴海外“双十一”60%的订单量。

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中国赴俄罗斯旅游的游客数量,也促使俄罗斯政府开始考虑如何获得更多的旅游消费,而从加大消费便利性入手就是最佳途径之一。

就在7月17日,莫斯科中央百货商场(Tsum)和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商场(DLT)宣布开始接受支付宝付款。莫斯科中央百货商场执行总裁亚历山大·帕夫洛夫对俄罗斯《导报》表示,该商场9%的营业额来自中国游客,这一数值在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商场则是22%。他说:“接受支付宝是我们的主意,要知道,这是中国最流行的支付方式。”帕夫洛夫预计,接受支付宝付款后,中国消费者贡献的营业额将会增长,但没有透露具体数字。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赴俄游客接近150万人,平均每人每次旅游花费为4000美元。

除了实体商家外,俄罗斯其它旅游消费产业链上的服务商也在积极推动中国游客消费便利化。也是在7月,俄罗斯航空公司宣布,为提升针对中国客户的服务,将在其官网上开通支付宝支付功能。另外,俄罗斯莫斯科交通局副局长阿琳娜·比谢姆巴耶娃日前也宣布,莫斯科公交系统将与支付宝达成合作,未来中国游客在在莫斯科乘坐公交车、电车、地铁、租自行车等公交服务都可以使用支付宝。

金融合作多点开花

不过,刘华芹表示,第三方支付方式本身能否看作是中俄金融合作的一部分,这还存在争议。她解释说,由于提供第三方支付方式服务的不是金融机构,所以其未来还会面临市场和政策以及监管的诸多不确定性。比如,俄罗斯联邦反垄断局一直在推动对外国电商征收18%的增值税的政策,一旦执行,依托电商平台存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的使用量就会面临大量流失的压力。目前,在国家层面推动的中俄金融合作仍更关注基于金融机构之上的项目和服务合作。

刘华芹认为,俄罗斯方面对中国第三方支付方式的认同说明,中俄民间对于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是有绝对需求的,而两国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并在近几年加大了推动金融合作的力度。目前,中俄金融合作已经摆脱了之前互设银行、代理行,推动传统的贷款融资业务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多点开花”的尝试时期,包括发行本币债券本币债券、加大征信合作为中俄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等多种多样的市场化模式探索。

刘华芹表示,尤值一提的是,近期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先行进行了双边会见,其间,两国高层再次强调了推动双边金融合作的决心,并特别提到了推动中俄在保险业领域的合作,自此全面铺开了中俄金融合作的大网。下一阶段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入,将合作重点落实到具体工作和项目之上。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