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构建电商扶贫产业链 京东的“柴米油盐”故事

游客 2017-08-02 02:11:52    201160 次浏览

一家企业的规模越大,同时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这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会如此不遗余力的投身于电商扶贫的工作上。“中传-京东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日前发布2017京东电商精准扶贫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从2016年一季度至2017年二季度,京东电商平台共扶持注册地来自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商户6003家,帮助贫困县销售商品153亿元,平均季度复合增长率为26.5%,同比增幅最高达200%。正如此前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所说,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国家扶贫攻坚战是京东当前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扶植品牌 助力农特产销售

平时在树林中自由漫步,没事吃吃青草、捕捉昆虫,一周三次被投喂应季水果当零食,带着计步器被“监督”锻炼……这是一只京东“跑步鸡”的日常生活。在京东的扶贫项目中,“跑步鸡”的声名远播,这是京东于2016年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北衡水武邑县率先落地的项目。刘强东曾表示,一年时间,京东“跑步鸡”项目就可以惠及数万户的国家级贫困户。

“跑步鸡”只是京东扶贫项目中的一项,此外还有沙棘饮料、唐布拉奶茶、砀山黄桃罐头等,这些京东电商精准扶贫的合作项目正在使无数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商品走出原产地,销往全国各地。

中传-京东大数据显示,当前京东农特产品的线上销售已覆盖136个三级品类,在售商品种类达283万种。京东电商平台已成为帮助贫困县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通道,互联网 “立体扶贫”战略初见成效。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京东在全国多省区推动特产馆的快速建设,自2016年四季度开始,京东平台贫困县农特产商品销售额大幅提升。2017一季度与2016年一季度相比同比增长158%;2017年二季度与2016年二季度相比同比增长156%。截至2017年6月底,京东平台上共开设109个贫困地区特产馆。

打通渠道 引领消费扶贫

刘强东出身宿迁农村,纵然当前身价过百亿,但仍未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他曾表示,他在农村生活到了18岁,所以对农村的理解比较深刻。农民以贩卖农作物为生,农村的销售基本在线下完成,渠道非常有限。很多时候,农产品卖不出去甚至烂在田间地头,这不仅浪费了生产资源,也降低了农民的收入。电商能够带来交易行为的便利,在这种便利的背后,交易成本下降,可以让消费者对购买行为付出更少的时间。

2016年1月,京东集团与国务院扶贫办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全国范围内,点面结合展开以产业扶贫为主的“立体扶贫”战略,并提出了产业扶贫、招工扶贫、创业扶贫、金融扶贫的四大策略,四路并进探索、实践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

从一年半后的成果来看,经过电商平台的扶持和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半径呈几何倍率增加,也极大丰富了城市地区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在京东电商平台上相关搜索数据显示,消费者对于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搜索在产地、品牌、种类、风味以及包装规格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使得贫困地区的生产者与商家同消费者有效对接,将搜索、购买以及评价等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并反馈。从贫困县农特产品热搜榜单可以看出,禽肉蛋等成为热搜词,零食炒货、文玩工艺品等搜索指数也相对较高。

拥抱零售革命 探索扶贫新路径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电商引领的数字化零售业在过去20年间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大量的技术、数据和经验的积累为零售业态步入第四次革命创造了成熟的条件。在京东电商平台的扶持、投入和推广之下,跑步鸡、苍溪猕猴桃以及饶河黑蜂蜜等成功案例背后,凸显了未来电商平台下的零售业态中,信息、商品和资金的流动效率都得以极大提升,全套服务系统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从线上到线下,从前端到末端全方位的基础设施在水平和质量上的飞跃,共同帮助贫困地区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从而探索出电商扶贫的崭新现实路径。

此外,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销售范围需要拓展,市场半径的扩大,都离不开物流和零售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和提升,系统而全面地解决农村电商发展中“走出去”和“买进来”的问题,有赖于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零售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相信随着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零售生态在贫困地区的生根、成长,我国的精准扶贫战略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