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达达力推的“1小时达”同城速递,能治好你的“丢三落四病”吗?

游客 2017-08-01 23:31:33    201394 次浏览

达达力推的“1小时达”同城速递,能治好你的“丢三落四病”吗?

素来低调的达达在 798 刷了一整面墙的涂鸦。大V同道大叔的丢失故事上墙:“每次出门,都感觉阳光太刺眼,原来是忘了我的头套。”

丢三落四症似乎是所有人的“病”。

前几天,虎嗅和达达做了个“丢三落四”的故事征集。大家能丢的都丢了:有丢手机的、丢钥匙的、丢u盘的、丢租房合同的……虎嗅首席评论员伯通老师“24 岁,第一次失业;28 岁,第一次失恋;30 岁第一次失身。还有比我更悲剧的吗?”,嗯,没你惨,甚至想来段 freestyle:“你要问我什么丢三落四,我能给你讲出好多故事,他们都说我太粗心大意,转眼间又丢了个遥控器……”

达达力推的“1小时达”同城速递,能治好你的“丢三落四病”吗?

(虎嗅&达达“丢三落四”故事征集部分内容)

这一连串的营销别出新意:通过用户丢三落四的事例,来引出达达的 to C 业务,1 小时专人直送,收送的物品涵盖合同文件、饮料食品等等。用现在营销行业的时髦术语,这叫互动营销,增强用户的参与感从而加强推广效果。

但既然从事行业媒体,我更愿意把这个话题从营销的角度换成行业的角度来思考:同城速递真是个风口吗?在巨头聚集的背景下达达能突围吗?

  真风口还是伪热点?

过去一年,民营快递进入上市狂欢。申通、圆通、顺丰、韵达、中通相继登录资本市场,王卫身价一度超过马云、马化腾、许家印、王健林问鼎首富。但狂欢难掩增速放缓的事实。

2016 年前三季,中国网上零售额 3.4651 万亿元,增速为 26.1%。从 2014 年的 49.7%,到 2015 年的 33.3%,这三年电商增速一路下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靠电商而崛起的快递们,正面临天花板。

顺丰申通圆通们迫切需要新的潜力项,来弥补巨大的增长空白。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同城速递。基于现成的直营网络,顺丰在去年和百度外卖合作,为餐饮外卖、商超、生鲜、蛋糕、鲜花等行业,提供周边 3 或 5 公里内的同城配送。圆通、韵达都已上线同城当天到的产品,其中韵达只限上海区域。

这个选择是有道理的。据国家邮政数据显示,2016 年前 9 个月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实现 51.1 亿件,大约为同期异地快递规模的1/3 左右。同城速递是物流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未来五年仍将保持 30% 的增速,预计到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超 2000 亿元。

数据都在指向一个事实:同城速递领域成为风口,这个领域会诞生新的巨头。

抓住这个风口的会是快递公司么?未必。

三通一达的加盟性质,注定了不会再同城速递上走得长远。顺丰的做法是在原有的快递网络里,直接进行同城快递的培育,并没有另起体系。但送外卖和快递,收入差别很大,这导致快递员的排斥。大部分顺丰快递员不愿意送外卖的订单:外卖距离远、分散,效率特别低,而快递业务派件集中、效率高。两者收入相差能到两三千块。

除非顺丰重新搭建系统,招募专职的同城配送员工,否则也很难做起。

现在看,最有可能成为这一行业巨鳄的,是达达这类玩家,深耕数年,有成熟的共享物流模式,并且搭建起规模化运力池。

  达达要怎么玩?

作为时下火热的共享经济在物流领域里的代表企业,达达的“同城速递”业务相比传统快递更加高效、快速,于是崛起迅猛。

达达是做B端市场起家。此前,它的订单主要来自三个途径:

1、京东到家的订单,覆盖线下 7 万家超市、药店;

2、京东商城的订单,达达配送员从京东的配送站取货,送到C端消费者手上;

3、服务 80 万家商户,包括餐馆、水果店、奶茶店、鲜花店等在内的有本地配送需求的的商户。

但在今年 3 月份,达达正式宣布进军C端业务,满足普通用户同城即时送、取物件的需求。寄送或者代取的物品范围涵盖合同文件、食品饮料、服装、零配件、发票证件、礼物鲜花等。主打 15 分钟上门取件、1 小时送达、7X24 小时服务。同时,新版达达 App 统一了需求端,商户和个人均可通过 App 自由下单、查询账单和交易明细,也能查看地图、了解订单配送的实时情况。

5 月 23 日,达达开了品牌升级发布会,创始人&CEO 蒯佳祺宣布达达品牌升级。这意味着达达从一个 to  B 的配送服务公司转变为专业同城速递公司,蒯佳祺说,达达要做同城速递“第一品牌”,还要和京东物流深度协同,构建全国最大最高效的同城配送网络。

达达力推的“1小时达”同城速递,能治好你的“丢三落四病”吗?

能不能成为“行业第一”或是“全国最大”这些目标性的说法,暂且不提,从实际表现来看,达达的增长势头还是不错的,其目前服务的个人用户已经达到了 3000 多万。

对于做C端业务的原因,蒯佳祺说:“达达在过去近三年的时间里已积累了运力供给、单量需求、产品技术方面的优势,在需求端,我们服务了沃尔玛、京东等对服务要求很高的合作伙伴;在供给端,我们有 300 多万的众包配送员,是全国最大的即时物流平台、在同城最后三公里配送领域做到了领先。我们看到了C端用户对同城急件日益增强的需求,开始发力面向C端用户的服务。”

其中的逻辑是,to B 业务奠定了技术、运力基础,而要成为一款大众产品成为互联网独角兽,达达注定是要直接面向C端的。

  锋芒已现

从公开资料来看,达达已经覆盖全国 360 多个城市,拥有 300 多万众包配送员,服务超过 80 万商户和 3000 万个人用户。京东 618 期间完成订单量突破 5000 万单,这刷新了同城速递行业的最高纪录。

为什么达达能在巨头环绕中突围成功呢?有四个原因:

  1、基于移动端的共享物流模式

在物流末端的同城配送上,成本和效率还存在很高的优化空间。有物流公司尝试利用无人机提高末端配送能力,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运用共享经济模式的众包物流至少在目前具备很强的可行性。

众包物流对同城配送有先天优势,相比较自建物流成本更低,当聚集了大量配送员时通过调配就能提高配送效率。

除此之外,在共享经济的背景下,众包模式某种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社会上的闲置人力资源,把过剩的产能都利用起来,让社会的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是一种进步。

蒯佳祺曾表示,“物流订单永远是波动的,每天都可能出现波峰和波谷,现在传统快递公司的末端配送模式在应对这样的波峰波谷时,效率很低,造成波峰时候人不够,波谷时人空闲。达达通过基于移动端的共享物流模式,破解了这一痛点,使得配送员群体变成了一个流动的、非常庞大且充满弹性的运力池,提高了物流订单在波峰波谷期间的配送效率,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2、300 多万众包配送员所组成的规模化运力池

达达有 300 多万众包配送员,这成为达达配送业务的基础,意味着即便订单井喷也不会出现运力供应不足的情况。

据说,为了保证整体服务质量,达达从配送员选拔和服务追踪层面实施了“5 个 100%”标准:100% 配送员实名认证、100% 零案底调查、100% 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和考试、100% 订单实时追踪、100% 专业配送装备覆盖。

  3、订单多元化:B端和C端

如上文所说,达达靠B端商户起家,在今年又将业务拓展至C端。B端业务给达达提供稳定的订单支持,C端业务则决定达达最终是否能成为一款大众产品。

不过,B端服务和C端服务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B端用户来说,他们更关注成本,对于体验的容错程度相对较高;而C端用户则更注重服务体验。服务上的瑕疵,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用户的不满,甚至是离开平台,尤其是在同城速递这个领域,比起运费,用户更在乎是“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送达”。

对于这个问题,蒯佳祺曾经有过回答,他说体验是一件需要打磨的事,“B端业务对于达达来说,就成了一个打磨用户体验的机会。”

  4、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新中产阶级崛起带来的消费升级,人们对更便捷更快速的配送服务体验有了更高的支付意愿。

达达所提供的同城速递的特点是,高效和快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在保证 1 小时送达的基础上,降低了物流成本,让同城速递成为解决生活痛点的一大利器。

除此之外,大家都懂的一点是,达达不差钱。在京东的支持下,达达要搭建起全国范围的同城配送网络,只是早晚的事。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