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互联网:从跟随走向引领

游客 2017-08-01 15:47:20    201205 次浏览

互联网:从跟随走向引领

回顾过去五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既是中国从PC互联网走向移动互联网全面爆发、中国互联网走向全球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以互联网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期,中国的互联网在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业态创新、技术突破、信息消费、全球引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改善和成绩。

互联网成为

新经济发展高地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网络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自2012年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宽带中国、创新驱动、“互联网 ”等战略,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2016年年底,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了3041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6.9亿个,相对于2011年年底的1205万公里、2.3亿个,分别增长了152.37%、197.85%;出口带宽方面,2016年年底,我国出口带宽达到了6640 291Mbps,相对于2011年年底的1389529 Mbps,增长了377.88%。同时,2016年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559万个。其中4G总数达到263万个,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继续提升。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改进相对应的是,我国在网民规模、手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方面,也实现了快速的提升: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户,相当于欧洲的人口数量总和,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到6.95亿户,占网民总数95.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不管是在基础设施还是在网络服务等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政策环境从生硬教条走向开放包容,网络管理从局部走向系统。2010年国家新闻办公室首次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明确说明了当时中国政府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政策为“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但是所谓的“依法”管理在很大层面上还是比较空洞的,传统的互联网政策法规,更多是针对PC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内容和传播的管理与规范,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兴盛,即时性、多样性、碎片化、本地化等特性凸显,互联网领域的新业态层出不穷,对互联网的管理和治理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建议将网络强国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的战略体系之中,并结合新时期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对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系统的布局。国家明确提出我国的社会治理模式正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国的网络强国建设要做到顺势、应时、识变。2016年,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正式发布,这对保障我国网络安全、维护国家总体安全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我国的网络治理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走在了前列,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阶段。

互联网成为新经济发展高地,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一方面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以电子商务、O2O、共享经济为典型代表的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各细分领域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各细分领域的边界不断拓展、业态不断细分,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跨界越来越普遍,而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又推动产生了更多的业态创新。在电子商务领域,不仅出现了综合性的超级平台,比如淘宝、天猫、京东等,各个细分领域的垂直平台也不断涌现,比如美妆电商唯品会和聚美优品、食品电商我买网和顺丰优选、酒类电商酒仙网和1919、母婴电商贝贝网和蜜芽宝贝;在O2O领域,比如餐饮O2O的新美大和饿了么、旅游O2O的携程和途牛、生鲜O2O的本来生活和沱沱工社、出行O2O的滴滴和神州专车;在共享经济领域,比如住宿共享的小猪短租和途家、家厨共享的回家吃饭和爱大厨、知识共享的在行和分答、办公空间共享的纳什空间和优客工场、物流共享的罗计物流和云鸟配送等。各类新业态和新模式的相继涌现,使我国的互联网产业不仅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赶超的重要支撑。

跨越人口红利、走向消费红利,中国的信息消费规模屡创新高。如果说中国互联网以及早期移动互联网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人口红利的话,那么在人口红利之后,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环境的改善、创新创业的推动,中国迎来了信息消费红利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和重大机遇期。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启了加速发展模式,2012年移动用户正式超越PC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与此相对应的是用户应用习惯的显著变化和各类互联网应用市场的重大转折。2012年前后,新型即时通信、微博、在线视频、电子商务等应用市场开始爆发,用户规模增幅明显,到2016年年底,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和社交已经成为基础应用,进入成熟发展阶段,O2O服务、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理财、IP内容等成为新的增长点,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各应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开数据,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已经达到3.9万亿元,对GDP增长直接贡献0.26个百分点。

走出跟随发展的禁锢,中国互联网企业开始在世界舞台翩翩起舞。从半导体产业到软件产业,再到互联网产业,回顾中国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企业多数被冠以“跟随式/模仿式”的标签。但是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信息消费领域的崛起,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逐步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开拓市场并布局业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国境内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数量已经达到91家,总市值5.4万亿元,其中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数量和总市值最高,占比分别为46.0%和55.7%;在我国香港上市的互联网企业数量占比为11%,市值占比为29.7%。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总市值超过3万亿元,占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的57%。同时,在2016年全球互联网市值前十名企业中,中国占据了四席,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排名分别为第四、第五、第七、第十,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Google、Facebook、Amazon,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企业在全球范围开展竞争。

加快推进以互联网

为核心的数字经济

回顾过去,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面向未来,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刚刚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全球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泛互联网经济的竞争。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关键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移转化、网络安全管理、互联网企业与行业应用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展望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一是加强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互联网产业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区块链、VR/AR、5G等领域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竞争力仍需要持续提升。

二是持续完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中国互联网的管理已经走向系统化和体系化,但是对于互联网中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政府在监管方面仍然面临诸多的考验,需要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完善开放、包容、协同的互联网治理体系,为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服务,不断完善互联网产业生态。

三是加快推进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在消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重大机遇,推动互联网在传统产业领域的深入应用,大力支持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赛迪顾问互联网研究中心总经理 张爽)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