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机构从未远离游戏产业 只是没有以前疯狂

游客 2017-08-01 03:08:31    201297 次浏览

每经记者 夏冰 每经编辑 杨军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梦想有可能实现的背后,还要有一定程度的承压,这就像当下的资本与游戏产业的关系。

如今在游戏行业,“资本寒冬”这一说法恐怕已经有点片面了,目前更为常见的情景是:一方面游戏创业团队觉得自己越来越难打动投资人;另一方面投资人觉得可投的项目越来越少。

对于资本来说,其实机构从未远离,只是不那么疯狂了,相比前几年对于游戏赚快钱的痴迷,现在的机构则变得更加理性。

那么,在此背景下,哪类游戏公司或者具备哪些条件的公司会优先获得资本的青睐?资本的投资逻辑又是怎样?

机构投资走向理性

“最近几年,游戏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就国内资本市场而言,能够真实、稳定盈利、持续增长可期的游戏类公司,在估值合理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得到资本的青睐。我个人认为,游戏行业整体而言属于去泡沫化阶段,暂时持谨慎观望态度。”上海德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副总监刘万清如是告诉记者。

在持谨慎态度的背后,到底是大资本机构频繁出动,还是观望为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首席分析师告诉记者,“上半年,在游戏行业的一级市场,机构对游戏企业的投资相比之前减少不少,大概达到20%,但是对于投资逻辑和标的的选择是没有变化的。社交属性一定是未来游戏发展的方向。”

和上述人士同一观点的是上海麒石投资管理有线公司研究员薛辰,她告诉记者,据她观察,上半年,行业资本运作方面,比较少的机构投资游戏行业。

“目前,我们公司对于游戏公司的投资还在研究当中。一般来说,多种类型的游戏公司都会成为我们的投资标的,主要是看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情况,也就是其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薛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游戏行业主要还是搭上了“端改手”和“页转手”的红利期,因为端游转变成手游的成本是比较低的。这一红利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明年可能就会弱化。“我之前做过一个测算,未来几年,游戏市场还会扩大,我个人认为2020年会是一个节点。”

记者梳理2016~2017年的游戏行业融资并购案时注意到,以2016年来说,当年游戏行业并购交易额达到210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以8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upercell 84.3%的股份;2017年上半年迄今,游戏行业的投融资并购仍旧势头很猛,动辄上亿元的融资并购案比比皆是,大到BAT,小到中小厂商,他们都加速在泛娱乐产业链上布局。

也就是说,尽管机构投资游戏行业有所减少,但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市场之一,在这两年的游戏行业融资并购中,从未缺少资本的身影。多位机构从业者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沟通的过程中表示,实际上机构从未远离游戏企业,只不过现在没有以前疯狂而变得更加理性了。

龙腾资本合伙人周璐告诉记者,就投资偏好来说,这两年,其投资主要是看团队和营销以及自有平台,投综合性文化传媒公司,比投单一游戏团队好,投单个游戏公司风险太大。

投资选择优势企业

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997亿元,接近1000亿元大关,在这高速增长的背后,移动游戏的增长极为突出,与此同时,移动电竞、独立游戏、地方性棋牌以及海外市场也都蕴藏着可期的潜力。

采访中,多数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游戏产业对资本需求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投资开始向“头部企业”集中,机构不再单一追求短期回报,而开始注重长期稳定收益,或者寻找另类“小而美”公司。

伽马数据发布的《2017上市游戏企业竞争力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6月,中国上市游戏企业为166家,其中A股上市游戏企业占85.6%,港股上市游戏企业占9.6%,美股上市游戏企业占4.8%。相比于去年同期,美股上市游戏企业占比明显减少,多家游戏企业选择在美股退市,而港股游戏企业比例进一步提升,这与国内资本普遍看好游戏产业有关,在A股上市已经成为游戏企业首选。

在爆款几率越来越小,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发行成本越来越高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投资成本也日益增加,原先通过刷量等手段实现业绩粉饰的企业,已经渐渐被机构抛弃,在游戏产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且监管愈发趋严的当下,机构怎样看待这个产业的投资标的?

优格资本合伙人陈弈新表示,就优格的投资基础逻辑而言,首先就是找到细分领域的冠军企业,找到在细分领域中能把内容做到极致的团队。如果在游戏的红海领域去做一些厮杀会非常困难,所以,优格会对主流品类一直保持着足够克制,进而会在蓝海领域中寻找投资的机会;其次,在关注这个游戏内容的同时,优格考量的是在整个围绕游戏的业态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机会;最后,优格资本还会与更多带有东方审美情趣和情怀的IP公司合作。

陈弈新认为,国内的IP以文字或者漫画为形式的,缺乏强有力的可视化的世界观设计,在优格的选题中,会投资诸如基于IP打造属于中国的世界观这类的题材。

“穿越黑白,营造一个小而美独特的,我们称之为无双的小生态。优格资本希望打破业界的惯性和对黑白的认识,进而可以把更多的资本引入到游戏产业,以及泛娱乐产业中来。”陈弈新如是说。

目前,机构聚焦于有自身特点和优势,且有更多想象空间的企业。换言之,机构的选择是“买在当下,更买在未来。”

刘万清则认为,“作为A股的上市公司更应该积极领会相关会议精神、积极拥抱监管。作为游戏类上市公司,考虑到绝大多数在海外都有布局,有的甚至核心业务全部来自海外,更应该重视这一点。近期很多人热议创业板指数反弹,也涉及到游戏类公司,从政策导向、资金面、创业板整体基本面等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仍然应该坚持价值投资,寻找性价比较高的公司,无论是主板还是中小创。”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