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为、小米、魅族手机集中发布 大佬们要抢在iPhone之前
刘创
对于关注手机行业的记者而言,7月的最后一周会比平常更为疲惫。7月26日,手机厂商小米与魅族分别在北京和珠海同时举办新品发布会。随后27日,华为在深圳总部举办消费者业务说明会。一些记者在珠海参加了魅族的活动后,坐船匆匆赶往深圳华为。在不到24小时里,他们见到了数位平时难以约访的手机厂商大佬们。
这三家手机厂商都颇具代表性。华为,是智能手机出货量最高的中国厂商;小米,先以互联网销售独树一帜,后开始发力线下新零售;魅族,曾以文艺青年的属性受到追捧,如今希望努力回归。
这些互相称之为“友商”的手机大佬们,尽管身处不同的企业与职位,但在面对市场增速下降变缓,消费者纷纷进入以新换旧的智能手机换机时代,来自不同手机厂商与品牌的负责人们,有着一些同样的思考、逻辑和方向。当然,基于所处企业环境的不同,他们做出了许多不同的具体选择。
手机新品集体发布背后
他们的一个共同声音是,希望在庞大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位置,并以此为区分。他们所选择的定位各有区别,有以研发见长,有以设计主打,有希望以品牌调性为突破,也有以性价比为亮点。
但实现方式仍存在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提到新零售与渠道的重要性,都强调自己在技术上的独特地位,并且都坚信自己在品牌上具备不可取代的内涵。
不得不提到习惯以一身传统服饰示人,在过去几年里转战于三星、华为、TCL通讯,而又在几个月前来到了魅族的杨柘,在上述企业中,杨柘的职责一贯而终都是品牌与营销负责人。
而他的风格也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在三星时的“心系天下”,到华为的“美,是一种态度”和“君子若兰”,再到TCL通讯的“宛如生活”与“剑胆琴心”,以及如今魅族的“画屏”,杨柘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美感的钟爱,已经一定程度上成了他的烙印。
在魅族的发布会上,杨柘并没有否认这一点。面对魅族的新品定位,他说:“大家会觉得有老杨的思考风格,在三星时的心系天下、华为的爵士人生、似水流年、君子如兰都很文艺。”然后打起了他所擅长的比喻:“一个女大夫和一百个女人站在一起应该怎么介绍自己?最佳的做法,我是个大夫。这个女大夫要和一百个男人的介绍方法是什么?我是个女人就够了。”
杨柘的出发点是希望在硬件、数据争夺中,找到更为柔和的品牌调性。在去年TCL通讯发布新品时,他说中年女性最害怕的是打开房门的一刹那看到冰冷的屋子,藉此说明希望赋予手机更多的情感色彩。
在魅族希望回归到曾经的“文艺青年”标签上时,杨柘的前东家华为正在赛道上狂奔。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告诉记者,上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营业收入与手机发货量分别为1054亿元、7301万台,同比增长36.2%和20.6%。
继续提升规模仍是华为的一大目标。在中国市场,华为以23.3%的份额占据中国市场第一。而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则在业绩说明会上称,希望未来华为在中国市场份额能达到40%。这几乎是今日的两倍。
相比其他手机厂商,华为庞大的体量可以保障对消费者业务的大规模投入,并在短时间里不计较利润的高低。去年,受消费者业务收入占比提高、投入加大的影响,华为集团净利润同比仅增长0.4%。这次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华为并未公布净利润数据。
大量的资金被用以研发投入。余承东说,去年华为研发费用达110亿美元,而在智能终端方面的研发投入,超过中国100多家智能手机厂家研发费用的总和。这可以让华为的竞争力逐渐向上游转移,余承东说,今年秋天将宣布人工智能处理器,华为可能成为第一家在智能手机中引入人工智能处理器的厂商。
华为还将继续增加对线下渠道的投入。华为消费者业务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朱平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第三方调研,中国手机销量仍旧以线下渠道为主,占比70%以上。在华为去年开始实施的“千县计划”中,朱平称,中国大概2000个左右的县,今年已覆盖一千三四百个,还将在更多的县城开设体验店。
尽管规模比华为小,向线下渠道转身,也同样是曾以线上营销为主的小米的选择。小米的发布会上,创始人雷军说:“在开店之初有人给我说,千万别做店,房租太高、人员成本太高。”但实际情况是,小米的线下商店已经从第1家开到了第145家。
或许经历挫折后的希望更让人兴奋。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2316万台,环比增长70%。雷军很高兴,在发布会上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
智能手机在过去十几年里爆发式的增长与普及,已经让它的属性从一件新兴科技产品逐渐转变为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消费品,而这也正是自称不会碰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购买苹果公司股票,并成为大股东的逻辑。
手机品牌集中度加剧
荣耀总裁赵明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行业的大洗牌,技术更迭导致产品消失、替换是客观规律。2G是的世界,3G时代三星崛起,4G则涌现一大批新的手机厂商,而随着人工智能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过渡,也扩张了企业的边界。
另外两位同行,华为消费者业务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朱平与魅族总裁白永祥也抱着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工智能与5G技术将再次催进手机的进化,更多的技术,如AR等,也将与手机融合。
这成了华为消费者业务新的边界。朱平说,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硬件、智能生活的系统延展,是消费者业务清晰的发展边界,这个边界面向未来的智能社会、智能生活。几位不同手机企业高管有着共同判断,但在落地上,华为更紧需布局未来的业务方向,逐渐成为华为的收入支撑,并且也更有底气借助庞大的规模落地。
目前,加入华为HiLink生态的智能家居品牌数量超过100家,品类超过50种。而魅族在当下则缺乏相应的资源进行布局。白永祥只能把手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看作一个方向与概念,他说,这谈的是未来五年的事情,更偏概念性一些,魅族在这五年中要做的是将基础体验、设计发展得更棒。
即使有着同样的方向判断,但在手机市场的竞争中,友商们难以“共享”经济。毕竟,大多数消费者都只使用一台手机。而在苹果仍被视为智能手机标杆的时候,少有厂商会选择在苹果发布新品的下半年与苹果同台唱戏,更多的手机厂商选择在暑期或暑期来临前推出瞄准年轻消费者的产品。
除了7月26日小米与魅族发布会的日期撞车,6月份更是多家手机品牌的新品秀集中期。今年6月,金立、OPPO、vivo、荣耀等多家品牌均在同一月份发布了新品。这些手机厂商们集中于2000元至3000元这一竞争最为激烈的区间,并且都瞄准了年轻消费群体,时尚、拍照迅速成为众多厂商共同使用的标签。
朱平告诉记者,据其了解的数据,手机品牌的集中度仍在加剧,前10大品牌基本占据智能手机近90%的销量,而其中前6大品牌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品牌集中度非常明显。
这对于那些非头部的手机厂商而言,或许是个并不乐观的消息。在智能手机的功能、设计,甚至消费者定位愈发趋同的情况下,在竞争中已经积累了体量和资源优势的厂商,在下一次手机业的技术革命来临之前,如非意料之外的危机,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