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雨晴 南京报道
7月,40℃的高温让南京城充满了“燃”的气息。正是炙热的炎夏,成为了苏宁空调事业起家的土壤。而每每到了这个季节,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总会触景生情,想起当年长达2000米的提货长龙和空调大战的光景。
但眼下的状况或许容不得张近东回忆峥嵘岁月,零售大战年年换新装,电商节的明争暗斗还在持续。7月26日,电商平台苏宁易购定义的“818发烧购物节”拉开序幕。就在前一天,和首次推出“88购物节”,闯入8月,剑指苏宁。
尽管8月18日与8月8日,相差10天,但今年两者强调的共同特色在于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以及库存商品数据共享,在供应链上做了更多融合。
可以看出,不论是“新零售”、还是“智慧零售”,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始终是关键。谈及零售界的变化,还在倒美国时差的张近东显得神采奕奕:“2013年我就说过要线上线下融合,我的观点一直如此。我们企业经营的本质不会变,就是零售。苏宁从专业零售到连锁零售,再到现在由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第三次零售革命,其核心还是物流、供应链能力、金融服务和数据。”
零售竞合
外界对于苏宁的标签多为“传统”、“保守”,而此次专访中,张近东提及最多的是“开放”、“包容”。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苏宁并不是传统企业,也不是保守企业。大家觉得苏宁严格管理、穿西装,其实我们越来越开放包容。我们不会被互联网绑架,核心价值观绝对不会变,没有这些管理基础,企业怎么发展?”
据悉,在创新技术方面,苏宁早在2013年就建立了硅谷研究院。在IT人才方面,苏宁今年要增加4000人,并将扩充到10000人。
一开始,苏宁聚焦的便是零售服务,这一理念也贯穿着公司的多次转型。苏宁的第三次转型变革发生在互联网驱动下,“互联网零售”是苏宁更名苏宁云商后给自己的定位。
在此基础上,苏宁提出了智慧零售的理念,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告诉记者,智慧零售带来三大变化:场景化、个性化、智能化。从线上和线下的布局来看,过去,苏宁只有单一的实体电器店,现在在线上有移动端、PC端、电视端,线下有苏宁易购生活广场、苏宁易购云店、苏宁小店、苏宁红孩子、苏宁易购直营店等,品类涉及3C、母婴、日用品等各个类别。
自2009年转型以来,苏宁一直在补足线上短板,更新线下业态。张近东告诉记者:“去年苏宁转型已经成型,今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苏宁预计今年整年线上业绩增速在80%左右,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线下业绩回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转型需要时间, 明年苏宁会迎来真正的转折。”
如今,在苏宁自下而上变革的同时,、京东自上而下发展版图。纯电商和线下零售的边界正在相互扩张,巨头们的业务边缘亦不断碰触。
对于零售现状,在苏宁看来,竞争不是你死我活,是竞合关系。中国拥有14亿人口,零售市场的潜力巨大。而苏宁瞄准的目标是成为一家百年企业。
融合难题
对于线上线下的融合,张近东坦言,主要的困难表现在三方面。其一是观念问题,线上线下团队合作需要改变原先的一些服务观念;其二是合作伙伴、供应商的问题,目前网上和门店的价格还是不统一,也对融合造成阻碍,这也是一个长期问题;其三是技术问题,需要打通组织流程,进而用数据来支撑业务。
他举例道,仅仅是退换货这一个项目,财务就讨论了两三年,反复计算成本,0.5个点的成本折算成现金就意味着10个亿。
“线上线下融合需要时间积累,是矛盾纠结的,苏宁转型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如果小体量的公司早就垮掉了,”张近东总结道,“有时剩者为王,现在的局面对苏宁有利,大家都开始,往线下走,苏宁O2O的能力会慢慢体现。”
从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来看,苏宁线上渠道的发展正在加快。报告期内,苏宁线上业务实现自营商品销售规模为 173.44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 61.99%,根据一季度总营收373.77亿元进行计算,线上业务占营收的比例为46.4%,已经接近一半。
但是,苏宁线上的品类依旧不够明确,业务火力有些分散,导致特色不够突出。比如京东的拳头优势就是两个:3C家电类标准化产品,以及物流,京东给予外界的信息使得它的用户定位准确。但是,苏宁易购的真正的对手并不是京东,而是苏宁线下门店,是线下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冲突,如何在矛盾中造出一个新苏宁,是公司面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