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蝌蚪五线谱公众号
在动物世界里,也有很多心机boy,它们不仅会伪装而且还能熟练运用各种计谋,苦肉计、美人计、借尸还魂、趁火打劫……比人还玩得溜。
图自网络之前,蝌蚪君已经介绍了“三十六计”中的十二计(传送门 → 动物竟然有这么多鬼心机 今天再来介绍另外十二计
王蜥“走为上”
三十六计,走为上,要说谁用的最好,还数栖息在美洲淡水河湖、溪流地区的王蜥。
为啥说它把“走为上”运用得最好,因为别的动物或者蜥蜴跑得再快都是在陆地上跑,而王蜥能在水上飞奔,就像《射雕英雄传》里的“铁掌水上漂”裘千仞。
它跑的时候像恐龙,两脚着地,几乎呈直立姿势。由于能在水上飞奔,和传说中的基督一样,王蜥也被人们尊称为“基督蜥”。
王蜥的“水上漂”功夫 图自wiki不过,逃跑这个技能没有速度一切都是空谈。王蜥能跑多快呢?
据动物行为学家观测,王蜥在水面上飞奔的时速可达10千米以上!为何它会有如此惊人的速度?
除了后肢拥有发达的肌肉之外,王蜥脚趾的两边都有可拉伸开的皮膜,当王蜥用脚掌拍打水面的时候,会将脚底的皮膜拉伸到最大程度,从而减小了身体对水面的压强,这也是它能“漂”在水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变色龙“连环计”
连环计在三十六计里是较为难使高明的一计,其特点是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两计并用,说白了连环计就是“计中计”令人防不胜防。
变色龙的连环计集进攻和防御于一体,主要有三大法宝:变色、转目和吐舌,主要用于进攻(即伏击猎物)。
变色是指变色龙的肤色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当变色龙深处一片绿叶中伏击猎物时,身体就会变为绿色,与周围绿油油的景象融为一体,以视力为生的猎物便很难察觉潜伏的危险。
变色龙依据环境变化调整体色 图自wiki转目是指变色龙两只眼睛可以360°旋转,各自朝不同的方向观察,也叫“自发斜视”功能,能够最大限度扩展视野,锁定猎物的一举一动,从而增加命中率。
变色龙的眼睛具有“自发斜视”功能 图自wiki吐舌是指变色龙的舌头能在不足100毫秒内伸长至其身长的2倍,并能在黏住猎物后迅速弹回口中,同时猎物也入口了。
变色龙舌头原速的五十分之一 图自果壳从变色龙以变色隐藏自身开始,它就在一计一计的筹谋、套用,真可谓是使用连环计的高手!
角蜥“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是指变被动为主动,是三十六计中较为解气的一计。
会使用这种计谋的是被誉为蜥蜴界防御“宗师”——来自美洲沙漠地带的角蜥,这家伙满身都是棱棱角角的鳞片,身材圆滚滚的,活像只癞蛤蟆。
角蜥的鳞片尖锐,质地坚硬,很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匕首。一些捕食者在张口咬住角蜥,并准备吞入腹中时,其喉部很有可能被角蜥尖锐的鳞片刺破,导致失血而亡,角蜥在死亡关头夺取了天敌的性命,可谓反客为主。
图自Google一些捕食者知道了角蜥的厉害,便不敢直接用嘴巴去咬,而是企图用爪子撕碎角蜥,再一点点的进食。
可角蜥并不惧怕这些捕猎者,它还有个独门绝招——飙血。
让自己的头部血压激增,眼角破裂,随之从眼中喷出一股鲜血,直扑捕食者面门,捕食者会被吓得惊慌失措,角蜥趁机逃跑,这又是在危急时刻便被动为主动的典例子。
图自Google犰狳蜥“以逸待劳”
生活在南非的犰狳蜥身上也披着一身铠甲,并且这身铠甲的“工艺”比角蜥的要精良许多。
它全身被鳞骨质的鳞片覆盖,呈带状分布,除了柔软的腹部以外,基本上严丝合缝,加之它的全身呈明亮的黄色,从而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武感。
要是有猎食者攻击它柔软的腹部怎么办呢?犰狳蜥的解决办法很简单:用嘴巴咬住尾巴,把身体缩成一个团,满身的荆棘暴露给猎食者,护住柔软的腹部,让猎食者无法下口。
由于犰狳蜥遇到敌害会缩成一团护住腹部这个特性和哺乳动物犰狳非常像,因此很多人凌乱了,仔细看看,它们之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犰狳蜥是爬行动物,犰狳是哺乳动物。
科莫多巨蜥“假道伐虢”
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科莫多巨蜥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蜥蜴,仅残存于印度尼西亚和南非冈比亚等少数地区,算得上是力量型选手,比如与其有相同“装备”的大型鳄类、蚺蟒类等都以力量取胜。
图自wiki可科莫多巨蜥除了惊人的力量之外,其与毒蛇、毒蜥一样的生化武器也震惊于世。
对科莫多巨蜥的传统研究认为,科莫多巨蜥能够猎杀牛、野猪等比自己体形大的猎物,靠的是其口腔唾液中的细菌。科学家对科莫多巨蜥的唾液进行取样分析发现,其唾液中含有五十余种细菌,在这之中,有90%以上的细菌都有致命性。
特别是一种巴氏杆菌效果惊人,将其注射到白鼠体内时,白鼠即刻死亡。
图自wiki为什么其他动物的唾液就没有那么多致命细菌呢?这都源于科莫多巨蜥特殊的细菌传播方式。
一只科莫多巨蜥咬过猎物遗体后,细菌被传染上去,下一只科莫多巨蜥进食这具遗体后,细菌便通过遗体传给第二只科莫多巨蜥,如此交叉感染,导致每只科莫多巨蜥唾液中细菌大量繁殖。
猪鼻蛇“苦肉计”
猪鼻蛇吻部翘起,虽然颇有几分猪的蠢萌样儿。但与猪相比,它却是个“懦夫”。
如果你去招惹一条猪鼻蛇,它首先可能会吓唬你,它会模仿眼镜蛇的姿势,颈部缩扁、身体膨胀;同时模仿响尾蛇的声音,尾巴不住的摆动……像要是攻击,但就是不发动攻击。
东部猪鼻蛇 图自wiki如果这样吓不住你,它就开始进入让人捧腹大笑的“假死”状态了。
它的身体突然盘成圆环,浑身如同痉挛一样;紧接着,它把头部和背部朝下,肚皮上翻,头部也歪向一侧,玩命地大张着嘴巴,吐出舌头耷拉在嘴的一旁……完全是一副死了的样子。
它在装死的时候,还会偷偷注视你的情况,一旦你离开,它马上就“复活”进而迅速离开。
这苦肉计用得也是没谁了。
图自Google不要以为猪鼻蛇毫无攻击力,它虽然属于游蛇科,但却是一种小型后沟牙毒蛇,其毒腺位于口腔后部,只是毒性比较弱。
绿瘦蛇“美人计”
绿瘦蛇又名大青蛇,是一种亚洲特产的游蛇科过树蛇属,以超高的“颜值”为人所熟知。
它比其他蛇更为细瘦修长,全身呈荧光绿色,比之竹叶青色、翠青蛇的翠绿,更显明艳动人;头部大而细长,且呈独特的六边形,看上去立体感十足;其尾部细长并有缠绕性,树上姿态婀娜异常;它还有一双画龙点睛的眼睛,其眼睛大、瞳孔向前后细长呈横向线行,看起来就如同眯着眼,颇有几分绝世美人林黛玉的忧郁之感。
图自wiki别小看这双眼睛!蛇类专家称,绿瘦蛇具有中心视网膜敏感点,是罕见的双视力蛇类,能通过超群的视力监视周围的一举一动,当捕食猎物或者是遇敌防御时,它那细长的颈部能轻而易举地弯曲成“S”状发动攻击。
图自Google你以为美丽忧郁的绿瘦蛇是个善茬吗?和猪鼻蛇一样,它也属于毒腺位于口腔后部的后沟牙毒蛇,具有一定攻击性。
所以,如果你一味贪图绿瘦蛇的美貌,很可能会中了它的美人计。
银环蛇“借尸还魂”
某餐馆发生一件惊悚的事情,说是一位厨师将斩下的毒蛇头放在一边,结果遭到蛇头咬伤不治而亡。
这事儿听着离奇,但的确有存在可能性!蛇类属于爬行动物,大脑很小,高级神经中枢并不发达,低级中枢能力比较强,指挥这种条件反射的神经在它们的肢体上,头断之后各器官在一定时间内还能单独维持原有动作机能,所以斩下的蛇头一经触碰还可以发生条件反射,张口或者吐舌头。
死掉的蛇,毒液对人仍有伤害作用。
银环蛇 图自wiki不同的毒蛇被斩下头后,头部活跃度和时间各不相同,这与具体毒蛇种的体质有关。
银环蛇被斩头后十分活跃 图自好奇实验室莫干山一户养蛇长达40年的师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分别剪下蝮蛇、眼镜蛇和银环蛇的头部,以其头部活跃度和时间来计算谁的头部最具杀伤性。
其中蝮蛇头活跃度最低,但活跃时间可达20分钟;眼镜蛇头活跃度最强,凶猛异常,但活跃时间只有10分钟;相比之下,银环蛇头活跃度既强(见什么咬什么),活跃时间长达20分钟,可以算是毒蛇头“借尸还魂”中最为恐怖的了。
响尾蛇“声东击西”
响尾蛇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毒蛇之一了,我们对它印象最深的除了可怕的毒牙,就是那尾巴上如“宝塔菜”一样的环状物,那是什么玩意?
一般的蛇蜕皮之后,扔了也就扔了,响尾蛇可是会废物利用,它蜕皮之后皮不全都丢掉,而是在尾部留下一个角质环,这样它每蜕皮一次就会多一个环,逐渐垒成宝塔,年龄越大的响尾蛇,其宝塔的层数也就越多。
那它尾巴上长一座宝塔仅仅是为了好看吗?这就太小看响尾蛇了,这座宝塔并不是实心儿的,而是一个空腔,空腔被一层膜隔开,形成两个空泡,一旦响尾蛇的尾巴开始剧烈摇动,空泡内产生反复振荡的气流,从而发出令人胆寒的“死亡之声”。
当你靠近响尾蛇,它靠上颌上的颊窝感受到你身上的温度发出的威胁时,便会摇动尾巴发出警告(每秒振动50次以上)。
可是,它真正的杀手锏却是嘴里的毒牙,其毒液中的毒素可使血液中的血小板体积骤增,导致血液凝固无法流通。
发出危险信号的明明是尾巴,致命的武器却在头部,可谓声东击西。
箭鼻水蛇“无中生有”
如果我跟你说有种蛇会钓鱼,你会相信吗?
作为一名优秀的钓鱼高手,箭鼻水蛇定力好,并且只靠自己的身体就能无中生有出一个精致的“鱼钩”来。
箭鼻水蛇的摆出J形图自wiki
箭鼻水蛇全身呈淡褐色,与其生活的淡水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更容易给它创造易于隐蔽的条件。
蛇如其名,它有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征:其头部有两个肉质的增生物,和昆虫的触须如出一辙,不过它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作为感官而是用来引诱猎物;当在水中遭遇鱼的时候,箭鼻水蛇会马上把自己的身体弯曲成“J”形,鱼感觉到这个诡异的动作之后,出于本能会扭头就跑,但由于箭鼻水蛇摆的是J形,正好逃到它的嘴边被吞掉。
图自wiki刚才说,作为诱饵的两个肉质增生物主要功能是诱惑猎物,但它真的不能起到感官作用吗?
科学家对箭鼻水蛇的活体进行解剖后发现,它那两根“触须”能够捕捉到及其轻微的水流运动,因为当科学家把实验小球放在水中震荡时,其大脑电波异常活跃。
箭鼻水蛇不用诱饵、鱼钩,仅凭身体就能制成一根“鱼竿”真是无中生有的高手。
东方珊瑚蛇“借刀杀人”
在南美洲生活着三种外貌极为相似的蛇,它们都长着红、黄、黑三色环状皮肤,外表十分酷炫,其实像这种艳丽的皮肤完全是一种警戒色,警告入侵者不要打自己的注意。
那么这三种蛇都是什么来历呢?
我们把这三种蛇编个号,称为红黄黑某号。
红黄黑1号是一种多带的王蛇,无毒,入侵者被咬一口也就是疼一下流点血而已;红黄黑2号叫假珊瑚蛇,是一种微毒的后勾牙毒蛇,入侵者被咬一口会轻微中毒但不会因此丢掉性命;红黄黑3号是带有剧毒的东方珊瑚蛇,入侵者被咬之后九死一生。这三种蛇警戒色一样,究竟是谁模仿谁呢?
根据科学家的潜心研究,发现其实是剧毒的东方珊瑚蛇和无毒的王蛇在模仿弱毒的假珊瑚蛇。
因为如果被王蛇咬到啥事没有,入侵者不长记性下次还会骚扰,而被东方珊瑚蛇咬到的入侵者都挂了,即使危险也不能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下次还会有不知死活的入侵者来。
只有被弱毒的假珊瑚蛇,即能让入侵者长记性,可以逃生把危险信息传递出去,入侵者再看到就不敢招惹了。
这在生物学上被称为“默滕斯氏拟态”,对剧毒的东方珊瑚蛇来说,真是借假珊瑚蛇的刀杀人啊!
鼓腹咝蝰“擒贼擒王”
非洲大地上给人造成咬伤最多的是鼓腹咝蝰。
虽然它不像黑曼巴那样穷追猛打,但移动速度在蝰蛇中绝对是首屈一指。而这并非我们今天介绍它的主要原因。
本来科学家们以为,鼓腹咝蝰和其他蝰蛇一样,用颊窝感知猎物再注入毒液就行了,没想到近年研究竟然发现它还懂得“擒贼先擒王”的计谋。
图自wiki擒贼擒王是指作战时应该先摧毁敌人的主力,俘虏敌军的指挥者,就能瓦解它们的力量。科学家研究发现,鼓腹咝蝰同时掌握两种诱捕方法:舌诱捕和尾诱捕。
当鼓腹咝蝰想吃蛙类的时候,它便会伸出舌头摆动,来模仿蠕虫等蛙类爱吃的无脊椎动物,吸引蛙类上钩。
当鼓腹咝蝰想吃蜥蜴、鸟类等体型较大的动物时,它们会尽力扭动自己的尾巴,来模仿这些家伙爱吃的小鱼。
这样一来,投其所好,利用各种猎物爱吃的动物这个最致命弱点来诱捕猎物,的确是摧毁了敌人的主要防线,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