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人工智能会“放过”艺术吗?看科学家们怎么说

游客 2017-07-24 05:21:35    201204 次浏览
人工智能会“放过”艺术吗?看科学家们怎么说人工智能机器人

“人说文章伯,工夫岂自由。智愚真可学,能赋未央楼。”谈到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张敏教授优雅地念出这首诗,很是陶醉。接着她说:“这是我们学校研发的诗歌生成系统写的。”

过去两年,在人工智能的风潮下,人们相继看到了DeepDream项目作的画、小冰写的诗、听到了Magenta项目创作的流行歌。艺术,这块传统上被认为是人类智慧金字塔尖的领域也要被AI占领了吗?

在7月23日下午召开的CCAI2017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科学与艺术论坛”上,清一色的女性科学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技术与艺术一向被视为光谱的两端。技术意味着可量化、可复现、可批量产出,艺术则截然相反。当谈到这种差异时,已经连续14年和美院教授共同培养信息艺术设计研究生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史元春教授深有感受:“和美院教授坐在一起面试学生时,我觉得很好的,他们常常觉得一般,我看不懂的却让他们非常兴奋。”在她看来,科技的严谨和收敛性思维与艺术家的发散性思维有很大不同。但不同之中也有通路——科幻电影。史元春老师认为像扫地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手表等从科幻作品走入现实生活的工具是很好的佐证:电影给了人发散和不受约束的想象,这种想象力可以给技术以启发。

南加州大学机器学习中心主任刘燕教授同样认为艺术本身的创造性很难被取代,但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可迁移性、可靠性非常重要。如果将可解释性人工智能应用到艺术领域,可以提升人对艺术的理解,比如什么样的艺术能够产生美感、如何创造美的艺术,甚至影响对艺术品的评价和估价等。

这种帮助可能首先在艺术品鉴赏方面实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王蕴红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做到‘见多识广’和‘是非分明’。”她举了《我的前半生》中记载的著名的溥仪轶事。溥仪说王国维的古董是赝品,给出的理由很震撼,“我也不清楚你们鉴定那套技术,我只不过察觉跟我家里的不太一样”。在王蕴红看来,人工智能可以和溥仪有同样的逻辑——见得足够多,就能鉴别出艺术品的真伪。但她也表达了自己对人工智能介入艺术的更大的忧虑。她指出:“人工智能用大概率训练的方法能否带来艺术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原创’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过度训练,从而产生大量的‘艺术工人’。”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中,艺术将成为其最难接近的部分。”王蕴红教授坚持看重艺术不可复制的原创性。但在人工智能席卷而来的当下,推崇创造性、独特性和灵光一闪的艺术能否自外于这股热潮呢?无论是如今的被动输出,还是未来通过持续深度学习可能实现的人工智能的主动表达,“艺术家要保存人类的创造力。”刘燕认为。

(科技日报杭州7月23日电)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