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游客 2017-07-22 09:43:56    201217 次浏览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何谓工匠精神?为何在当代中国水土不服?

行文之前,我们先要搞明白:到底什么是匠人精神?简单点来说就是将一门手艺或技术,做到极致,无关功利和时间。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何谓匠人精神?

匠人也称为工匠,一般是指技艺高超的手艺人。而这些人身上所具备的严谨、专注、敬业精神,被称为工匠精神。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工匠是现代社会之前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工作和劳动,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的生产,工匠逐渐受到了冷落。然而,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更注重产品的精度和品质,这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坦白地讲,不少中国人对于工匠心存偏见,甚至有些看不起。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你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你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只有一个行业内非常专注、做得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被称为工匠。如果你的面食做得很好,旁人就会称赞你是一个好工匠。工匠会根据气候、温度的因素,结合面粉的实情擀面,然后做出独此一家的面食。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日本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

同样,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除此之外,三菱、日立、新日铁等大型企业,都具备彻底的工匠精神。

世界长寿企业统计,日本居首位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2年,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为什么能存在,因为他们都在传承着匠人精神。

回顾我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似乎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眼里,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逐渐形成。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可是,在儒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下,“读圣贤书”才是正途,当工匠不能出人头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而今天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人们趋之若鹜的是当官、做老板、成为大明星,热衷于创业。另外,在中国教育理念中,依然在崇尚所谓“精英教育”,似乎唯有培养“能干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人”才算是成功教育。当下中国对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理解,从知识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都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

急功近利的文化教育导致中国企业短命

中国本土企业普遍短命

首先,你必须知道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中国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日本企业平均寿命58年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中国企业普遍短命

前面已经提到,日本在具有200年以上寿命的公司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一。而在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再加上陈李济、广州同仁堂药业以及王老吉三家企业,中国现存的超过200年历史的老店仅此5家。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变异,其字号的传承性其实已大打折扣。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中华老字号 六必居

日本被誉为是“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几百年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独此一家。

日本给人严谨、执着的印象

日本人给人的印象是追求极致完美、严谨、执着、精益求精,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美时不会拿出手。而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三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日本企业产品研发经费占比高

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同时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科技能独步天下。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不只在于表面丰田、松下、、、日立……,而是更多在国际市场上众多领域的“隐形王者”。

中国离世界强国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不能依靠炒房地产、炒金融、吹IT泡沫,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务实精神,通过脚踏实地、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

反思中国企业,是如何经营思考的?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家,似乎对赚钱有着某种天赋。所以,很多人在主业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马开始“多元化”战略,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证券。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在当代中国的企业家还有社会之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而日本的企业家给人的印象似乎对产品本身更感兴趣。我之前在日本实习的时候,和公司的一位老员工交流,当他说到当年自己参与研发的产品时,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似乎特别地享受设计和生产的过程。

我们仿佛从中看出两者的区别:中国人大部分仿佛只是在赚钱,而日本是在做事业。

而结果可想而知,日本有几万家百年企业,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却屈指可数,这就是原因。其实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全球著名的品牌,无论是、索尼、、尼康、奔驰,丰田,麦当劳……,他们似乎都永远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始终在他们的行业里面越做越深,越做越有乐趣,越做越大。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房地产经济泡沫岌岌可危

而我们的一些企业,本行都没有完全弄门儿清,就开始搞投资,做房地产,甚至做保健品,忙着赚钱而忽视本行。这恐怕就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和日本品牌之间的差距所在。而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大多数人忽略了生产品质,久而久之,让更多人对“中国制造”开始持怀疑态度了。

匠人精神水土不服 源于近代历史的动荡

中国近代的动荡局面,导致人心惶惶,传统文化消逝殆尽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动荡的历史。自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从此,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日本侵华战争。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大规模地对我国发动侵华战争,其根源就是工业化对我们形成的压倒性优势。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当时日本的工业化程度较中国呈“碾压”态势

1937年的日本可以造航空母舰、04战斗机、七万吨级的战列舰。可是1937年时的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家,那时候5亿中国人,只有1千万人生活在广州、上海、天津这种大城市。工业水平非常差,1937年我们中国完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兵器就是单发步枪汉阳造,其他什么都造不了,连迫击炮都造不了。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1945年我们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终于迎来了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从战争中,我们看到了与日本的工业化差距。于是,“落后就要挨打”这种紧迫感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十年间,中国人的时间观再次提速。大跃进和大干快上,成为时代的关键词。时钟的指针来到改革开放后,“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变成了全民族的心声。

到了当下,环境更加复杂,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交织,工业化、电子化、网络化的社会成形,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什么时候我们丧失了慢的能力?中国人的时间观,自近代以降历经三次提速,已经停不下来了。我们需要的是时刻看着钟表,计划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双收、嫁入豪门、一夜暴富等等。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是当代人的梦想

历史动荡造就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内心急躁,做出来的东西就很难保证品质,甚至是忽略质量,而只关注利益。中国缺的不是优秀的制造业,而是愿意制造优秀产品的心态。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山寨文化”在我国渐渐滋生。

山寨文化并不是一件坏事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中国制造”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山寨”的代名词,在我看来这未必是一件坏事。至于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讲一讲这个“山寨文化”的根源。若是给“山寨”这个词定性,我们可以称它是一种以极低的成本模仿大众知名成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期望最终在外观、性能、价格、评价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成品的一种现象。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贫富差距是近代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

纵观我国近代历史,低工资、低福利和低社保体制普遍存在,国内普通民众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会长期存在,同时,近几年来,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和受到国际经济不稳定的影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又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于是山寨产品应运而生,这也是平民的智慧和结晶,必然是水到渠成之事。而说到山寨文化,这个锅若是扣在我们头上,那真的是有点冤枉了。

如今追求创新品质的日本,才是“山寨王国”的鼻祖

很多人不愿承认,其实中国就是在走日本的老路。20世纪50-60年代,日本和现在的中国一样,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由于片面发展经济,环保意识薄弱,使得以工业集中的地区为中心,出现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活的环境污染,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大气污染。为此,1958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工厂排污规制法》,1962年制定了《烟尘排放规制法》等,正式拉开了日本全国性环境保护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日本经济飞速成长时期,也是污染问题日益显著化、社会化的时期,日本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特别重视环境立法工作,强调通过依法治理环境问题。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日本全民抗霾

同时,政府在市场上推出绿色环境标志制度,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而没有绿色环境保护标志的产品,在市场上就得不到市民的认可。在日本,一个企业如果对环保无动于衷,消费者就不会满意,市场就会淘汰其产品。也就是说,环保不仅是政府的要求,也是市场的要求。通过这种“两头堵”的办法,政府与老百姓共同努力,迫使企业向环保方向努力,日本工业污染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逐步加以解决,到80年代已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如此看来,日本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将雾霾彻底治理。日本在经济成长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借鉴。我想,通过国人的聪明才智,我们一定可以花费比日本更短的时间来根治雾霾。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1960年代的日本雾霾情况跟现在的中国一样严重

其实,不仅是雾霾的问题。“山寨文化”的发源地并非中国,而同样是日本,我们在这点上,又一次走了日本的老路。二战后,在日本走上崛起之路的那几十年,“Made in Japan”就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且山寨产品覆盖了各个行业。

比如日本老字号食品生产商不二家,产品形象标志peko酱,山寨自美国品牌Merry Birds Eye。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图 不二家的peko酱山寨自美国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比利时卡通形象Musti对比日本的hello kitty。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东芝当年就山寨了公司的电吸尘器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不止吸尘器,东芝还山寨了通用电气的冰箱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而且不止山寨美国,如下图,山寨了德国徕卡相机的日本精机牌相机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而尼康不止机身设计,就连自己的商标,都山寨了德国名牌蔡司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而尼康不止机身设计,就连自己的商标,都山寨了德国名牌蔡司

这种山寨程度,远远要超越现在的中国了吧,但是!在日本山寨横行的时候,网络时代并没有到来。

由此可见,历史上曾经是山寨大国的日本现在变成了一等一的工业强国。日本产品的高超品质已经声明在外,但当年也一样被美国笑称为“山寨王国”。这跟现在的中国不是如出一辙么?我并非赞同一定要把那些遭人诟病的勾当再复制一遍,以求中华民族崛起屹立于世界之林。但是,理性地讲,咱一餐六个包子吃得爽了,千万别不动脑子以为只需第六个包子就能把肚皮撑破。当我们交口称赞,邻居独立自主做的第六个包子散发出原创味十足的纯净香气时,请各位静下心来想一想:人家前五个包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山寨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社会的进步是靠组成这个社会的各个因素不断更新和完善来取得的,山寨文化所蕴含的借鉴、消化、创新、颠覆的山寨精神,正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代表着事物前进的方向,它以摧枯拉朽震撼力推动着这个社会的持续发展。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从模仿到创新,是技术进步产品创造的必然途径。山寨文化的很多产品,都是对先进产品的模仿。大量的山寨产品的出现,山寨企业之间的竞争,山寨企业和庙堂企业的竞争,客观上对促进各自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各自从功能到样式的不断创新,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技术创新、科技发展。“山寨”更是一种经济现象,说明了竞争多元性的合理性,整个社会经济在山寨文化的引领下,将会相互补充,取得长远发展。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中国制造该何去何从?

所以说,并不是说我国不存在“匠人精神”,而是这种“匠人精神”发扬光大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日本现在对“匠人精神”的推崇,是建立在人民生活水平足够高的一个时间点。只有温饱问题解决了,我们才有心思去琢磨如何生产更好地去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以中国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个点到来的时间一定会比日本当年来的更快,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工匠精神始于我国,却随着时代变迁渐渐消逝

工匠精神虽然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动荡的历史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打压,随着社会的浮躁心态泛滥。这种传统正在渐渐地溜走、丢失。马马虎虎、粗放随意、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价值观一峰凸起。越来越少的人会去考虑自己会为社会做什么贡献,而是这么做是否能挣到更多的钱。虽然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我们也是时候该反思这种价值观所带来的恶果了,重拾人们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是中国制造业者必须担起的社会责任。

反思后的崛起,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反思中国制造业的“困境”

被扣上“山寨大国”的帽子后,我国制造业现在的问题是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较高,处于产业链中中下游位置。中国制造在许多领域难以满足老百姓消费升级的需求,产品质量和信誉也让老百姓没有那么放心。

国家已经深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尽快重视起来,于是乎,“工匠精神”一词,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李克强总理访问学生宿舍

在一次学校的访问中,“这个漆为什么会掉?”李克强总理指着宿舍中同学们所使用的铁架子床问道。有的床架由于日常磨损,某些部位的油漆开始脱落。总理说,也不全是因为它使用的时间长了。这里面有防止掉漆的基础研究没跟上,做工也不够精细,两方面的缺陷导致出现这种情况。李克强说,制作好这些床,不能光靠机器,操作机器的人也要有工匠精神。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中国自主创新急需“工匠精神”

反思后的崛起,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飞跃

“中国制造”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很多日用品包括在国外买的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本身对中国制造来说,现在的一个内忧外患的时间,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品牌,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一个有代表性的制造业是汽车,在大街上看到了很多福特,大众,本田,丰田都是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国的是什么?比亚迪,你是不是开始觉得原来“中国制造”中,中国代表的其实就是一个打工仔,所以不稀奇,所有国家的人力成本在比较低的时候都会走我们的道路。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力成本已经不低了,所以我们需要寻求新的道路。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中国需要打造民族品牌

中国企业,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和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够,过分地追求短期利润束缚了我们的长期发展。虽然在中国的这几年的研发费用上的投入已经不少了但是在基础工业上的投入还是欠缺。

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国家的投入即便已经很多,但是都是能够产生利润和效益的科技,对于没有眼前利润的行业投入并不大,这不是一个健全的发展。其实这也容易理解,在国家刚刚崛起的前期,大家功利性很明确。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多少人是为了兴趣?生存的占比更大一些吧。所以这又是一整条线的原因了。

“中国智造”近期取得骄人成绩,迎来开门红

好在“中国智造”在近期也是喜讯频频,让人们对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看到了一丝希望。现在,说到最火的新装备,大家会想到无人机,说到最火的新技术,大家会想到人工智能、3D打印,说到最火的新材料,那肯定就是石墨烯。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2016年12月10日,中国石墨烯应用研讨会暨大盛石墨年产30吨石墨烯首发会在内蒙古乌兰察布举办。会上,大盛石墨董事长张彬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共同宣布,大盛石墨首条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及自研宏量制备设备的薄层石墨烯量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年产薄层石墨烯(5层以下)能力已达30吨。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石墨烯

这标志着,中国已经突破了高品质石墨烯的低成本量产这一限制石墨烯产业化的重要瓶颈。石墨烯低成本量产在中国实现了。有效地打破了一种新型功能材料的产业化时的最大瓶颈——量产成本制约。 

2016年12月3日,华为中央研究院在日本向全世界宣布:锂电子电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全球首个超级石墨烯基电池登场!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超级石墨烯基电池

很短的新闻,却表示出,石墨烯虽起于英国,但目前为止,中国的石墨烯发展技术领先于世界!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飞跃

过去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当前世界,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最终取决于科技。事实证明,军事落后会挨打,技术落后同样会挨打!牵扯到核心技术领域,买,是买不回来的,只能靠自主研发。我们求不到外国人施舍的高科技,我们也不要外国人施舍的高科技,最尖端的东西,我们中国人自己研究、自己探索、自己获取!

从日本匠人精神 反观“中国智造”之未来

经过我们的努力,转眼间,我们在石墨烯的研究上已经逐渐将西方传统科技强国甩在了身后。或许,没有什么“复仇”能让人如此痛快,报复“前任”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过得比它好,让它们陷入无边的遗憾与失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次中国又一次站在了世界技术的顶峰!为了中国梦,为了民族复兴,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也希望中国能够多一些以社会发展,人民福祉为己任的企业家;打造手握核心技术,能够撼动世界的民族企业。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