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为什么一上网就「全力开怼」?你可能是网络仇恨的受害者

游客 2017-07-20 10:25:16    201385 次浏览

为什么一上网就「全力开怼」?你可能是网络仇恨的受害者

网络发展到今天,已为我们架构了一个庞大复杂的信息分享平台。在其上信息快速流通与传播的同时,信息中所夹带的感情色彩也随之蔓延开来。我们时常看到带有贬低、歧视性的言论大肆充斥着社交媒体,言语粗俗、唾沫横飞的几方争论也总是令整个网络鸡犬不宁。

打开微博,你是否已经习惯「严阵以待、全力开怼」?还是「隔岸观火、暗中观察」?本篇文章将主要以美国网络文化为例,对当今的网络仇恨现象评说一二。

自打特朗普上台以来,推特上就没消停过。哪怕是平时老成持重的评论家都有可能会在特朗普的推特下发起飙来。然而,倘若我们对这些评论认真分析,我们会认识到它们所反映的是一个深刻复杂的社会现象。

推特上有诸如 #NotMyPresident 和 #HateWon 等话题标签,使用这些标签的人们无疑向外界暗示着如下信息:特朗普的支持者充满了对世界的偏见,因此他们才会选举他做总统,而我们这些反对特朗普的人才是正义的一方,是好人,好人就要对抗那些选特朗普做总统的坏人。我们与坏人不共戴天,不但如此,看到这条消息的你也应该对那些坏人恨之入骨。

像特朗普推特这样的案例对各位来说应该早已屡见不鲜了。人们不顾一切地争吵叫嚷着,不想真正了解与自身观点相异的见解,并直接将异己的意见归为「敌对信息」,令理性的对话氛围根本无法形成,久而久之,如今的网络充满了「戾气」。

为什么一上网就「全力开怼」?你可能是网络仇恨的受害者

(推特上有关特朗普的恶意言论)

不但如此,由于我们每天都暴露在这铺天盖地的网络仇恨言论之下,使得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根本避之不及。在这种风气下,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邻居、同事、或者一个陌生人视为「非我族类」的「坏人」。

疯狂的世界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网络是个是非之地,里面充斥着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宗教偏执等各色言论。

你根本不需要去网络的犄角旮旯费力寻找藏于其中的憎恨与恶意,因为据世界犹太人大会(World Jewish Congress)估算,像 Facebook 和推特等社交媒体上每 83 秒就会出现一则反犹太民族的言论。据一项研究统计,仅在去年短短三周左右的时间内,推特上就出现了逾 20 万次的「slut(荡妇)」和「whore(妓女)」等字眼。

而这网络上的恶意也是现实文明堕落的开端,它破坏了现实世界的和谐。不过,网络并不是传播恶意情感的唯一途径,其他媒介上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的现实感受。比如,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观众更倾向于相信现实世界要远比其真实情况更加恐怖骇人。有个用来形容这个现象的专有名词:「Mean World Syndrome(冷酷世界症候群)」。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看了足够多的恐怖片后,你会觉得每个墙角后都藏着一个变态杀手。当你看到网上的恶意言论层出不穷,你也开始觉得与你意见不符的人其实是在对你宣泄他们胸中的恨意。

为什么一上网就「全力开怼」?你可能是网络仇恨的受害者

举个例子,我们对事不对人。

相信各位看官一定听过「性别收入差距」一词,该词通常指的是女性的收入要较同领域的男性收入少。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账号多为激进左倾的,那么你很有可能听说过「女性相对收入低是由于性别歧视的原因」这一言论。

但据美国劳动部统计,美国男性平均每周要比女性多工作 3.5 个小时。据 CNET 评论员称,假如你将这个数据放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来当作性别收入差距的部分原因,那么你的账号估计就会炸锅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你并没有否认性别收入差距的存在,也没有说性别歧视与收入差距完全无关,仅仅是在解释某个现象可能有更加复杂的原因,但是一旦你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如上言论,其后果便是人人都可预料到的——那就是迎来劈头盖脸的一顿狂怼。

对于真的发表了性别歧视言论的人,被怼也是「罪有应得」。但当美国网络上充斥着诸如「波兰欧州议会议员宣称女人比男人更懒惰、智商也更低(这是真实言论,据英国卫报报道,该议员已被严惩)」等言论,大众的反对情绪就会被点燃,而这样一来便没人想要真正了解某个问题是不是就如表像那么简单了。无论你的观点多么在理,还是会有许多人把你当做不共戴天的仇敌来对待。

如此一来,事态将会如何发展呢?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我们不会有任何展开良性对话的机会。社会发展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变成了人人避而不谈的雷区。值得注意的是,性别收入差距并不是并不是美国网络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性别、种族、宗教与政治,这些才是真正的爆炸点,而恰好也是社会各界真正需要认真探讨的话题。

言论审查是否奏效?

如果你喜欢跟你意见不统一的人进行探讨,恐怕当前的网络环境恐怕算不上十分理想。然而这会带来一个问题:当人们不能彼此理解的时候,有意义的改变将永远不会到来。

参观一所普通的欧美大学,你就会发现网络极端化已经让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变得越来越难了。多伦多大学就是我们的例子。

Jordan Peterson 是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于去年反对了加拿大的一项名为 Bill C-16 的法案。法案称,(有点绕,建议慢点读)任何不使用跨性别者所选择的人称代词(如 ze,hir 等其他中性人称代词,不明确指代男女性别)来称呼该跨性别者的行为都将视为仇恨言论。据外媒 CNET 称,Peterson 本人对男女之外的其他性别者并没有任何意见,他只不过是认为这条法案似乎有悖言论自由才作出反对罢了。

自不必说,学生们群起而攻之,指责他有跨性别恐惧症,并命令他辞职。

Peterson 在美国著名播客 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中说:「当人们抗议我抗议得如此激烈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和他们交流的。他们看着你就好像你根本不是人类一样。我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他们脑海中某些概念的具象而已。」

换句话说,出现问题的并不是他真正说了什么,而是人们认为他说了什么。

为什么一上网就「全力开怼」?你可能是网络仇恨的受害者

(Peterson 被学生狂怼)

除此之外,美国网络上还有很多被归类为「仇恨言论」的观点,使得正常的交流无法展开。美国保守派评论家 Ben Shapiro 曾经对美国大学生对学校安全空间(大学中为保护学生免受仇恨言论的影响而特设的房间)的需求展开过质疑,随后,他便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威斯康辛大学学生的抗议对象。该校学生们认为他所说的就是仇恨言论。

学者、哲学教授 Christina Hoff Sommers 曾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女权主义者」,然而她却因为在欧柏林大学宣称「目前的女权主义可能有些过激」而遭到了众多学生的激烈反对。

在上个月,埃弗格林州立大学生物学教授 Bret Weinstein 曾经反对一项学生决议,该决议要求所有白人学生都必须离开学校一天。该教授的反对被部分学生视为「固执的偏见」,随后,情况愈演愈烈,以至于当地防暴警察纷纷出动。

为什么一上网就「全力开怼」?你可能是网络仇恨的受害者

(埃弗格林的防暴警察出动,以维持学校秩序)

其实在现在,无论你的社交媒体呈现出左倾、右倾、亦或是中立的姿态,你都不能在美国的网络仇恨圈中幸免。网络使得保守右倾的言论能在瞬间便与最激烈的左倾激进言论相碰撞。激进派称保守派「偏执狂」和「性别歧视者」,并同时自诩为「社会公正的斗士」和「女权主义者」,保守派也是引经据典、互不相让,两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尽管人人都将网络视为沟通与传播的工具,但其却在某种程度上将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愈发艰难。

营造战场中的一方净土

我们反观中国网络,不难发现其实在某些社交平台上,恶意言论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平台。然而,这背后的原因又会是什么呢?

除了言论审查与管理之外,网络社区的构建也是影响恶意言论扩散的重要一环。倘若某个平台得以架构健康积极且具有向心力的社区氛围,恶意言论可能很快就会销声匿迹。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开放、多元的兴趣社区都鲜有仇恨言论的存在,其主要活跃用户或在平台上分享见解、或聆听他人的观点。人人都可以有贡献、人人也都可以有收获,从而诱导了良性对话关系的形成。并且,有些平台还引导用户通过「点」和「踩」的方式来温和地表达他们的意见,而不是看到反对言论时便无处发泄。

同样,平台的「表达机制」也是影响其和谐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视频网站都采用了弹幕评论机制,使针锋相对的观点只会在屏幕上匆匆飘过,即使有人进行了反怼,原评论者也不会收到提醒。因此,恶性论战难以被长期维持下去。对于不想趟进这浑水的「吃瓜群众」来说,他们可以直接选择关闭弹幕,眼前重回清净。

欧美也自然有他们的应对措施,「言论转换器」可能就是其中之一。欧美现在有人在开发一些 app,它们会帮助人们将带有侮辱性的字眼(如:肥胖等)转换成平和或褒义的语言(如:圆润、富态等)。但我们知道,语言是无时无刻都在发展的,如此一来,原本的褒义词汇或许会随着文字替换的发展逐渐转义,人们也会逐渐对这些「褒义词汇」变得敏感,而这些 app 或者言论转换器也可能会因此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网络的开放性意味着健康网络氛围的形成需要每个参与者的努力。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从而导致网络仇恨蔓延滋生。网络仇恨虽然愈演愈烈,但若是各平台现在积极寻求解决对策,或许仍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对于用户来说,可能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在发表反对言论之前以己度人,思考异见所形成的原因。

毕竟,我们需要反对的是仇恨言论的煽动者,而不是潜在的对话参与者。


文章参考:CNET

头图来源:Tablet Magazine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