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人工智能催生无人零售“新零售”蛋糕谁能争抢?

游客 2017-07-20 02:00:42    201153 次浏览

来源:北京晨报

目前无人零售业态已遍布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各具特色的无人便利店在原有传统消费模式下,大数据信息处理支撑上,发生着零售业态中的蝴蝶效应。除、欧尚外,目前国内的无人零售店还有F5未来超市、24爱购、TakeGo、甘来智能微超、神奇屋、EAT BOX等。它们除了具备传统零售模式外,大多依赖于感知、学习、目标跟踪、分析、意识识别等物联网体系的支撑。为此,云消费时代已来临,“新零售”细分领域下这块蛋糕愈发炙热。

此前,在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淘咖啡”的亮相,以及缤果盒子的出现,无人零售备业备受关注。业内再现大事件。

7月7日

永辉再次举牌中百5%,持股已达到25%,引发市场再次关注实体超市价值。

7月10日

刘强东发表《第四次零售革命意义将超互联网》,提出“零售的本质仍然是成本、效率和体验,但是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方式一定会改变”。 

7月13日

马云与逍遥子在盒马创始人侯毅等的陪同下,出现在盒马鲜生全国首店,上海金桥店,引起周末刷屏,成为其新零售战略的代表模式之一。

7月14日

亚洲物流地产巨头普洛斯宣布接受由厚朴、高瓴资本、万科等组成的中国财团进行美股3.38新加坡元的收购交易,估值约为160亿新元(116亿美元)。

“无人零售” 面临营销、服务、品类、消费人数等局限

无人零售,即是在没有服务员、收银员等门店工作人员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系列购物新体验,仅靠有限的商品品类来支撑线下购买确实很难拉动现金流。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只有 TakeGo、“淘咖啡”涉及到了高层次的生物识别技术,从而免去支付环节。阿里“淘咖啡”与 Amazon Go的技术路线却截然不同,目前也尚处技术内测阶段,实际效果有待观察。目前,国内无人零售正处于转折阶段,其对应的便利店业态也还存在着营销服务、商品品类、消费人数等局限。无法对接超市、卖场等业态下的消费需求。面临线上线下大融合发展中的消费升级趋势,消费者仍会选择以永辉、百联为代表的“超市 餐饮”模式的新消费群体。

“无人零售” 助力企业转型

不可否认,“无人零售”这一认知观念,为传统零售开启了新纪元。人工成本的降低无疑在节省费用上增厚了利润,也为消费者节省了时间提高购物效率。如:百联股份、中百集团,无人零售业态也为其抛出了转型方案。使企业大大增高了净利润率从而适应当下的消费升级趋势。随着80、90后新消费行为的形成,便捷化、简单化充斥着当下日常生活中的个性需求。但无人零售业态上的管理费用,却并不让人省心。太多的物业配套(刷卡识别器、扫码器、店内摄像头等),包括定期的商品管理成本,定期保洁费用,后台管理等都会加大成本核算。

目前,缤果盒子上海店由于室内温度高达40℃,造成巧克力等商品大幅度损坏已暂停营业。这其中所产生的费用支出,营业额损失也是可想而知。即使是当前火爆的“淘咖啡”,这扇“聪明的门”也只能同时容纳50 人。面对客容量有限,易出错或引发道德风险等问题来看,无人零售还不会对便利店造成太大冲击。短期内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长期来看龙头企业将会率先实行变革。或一举成功,或半路夭折。 

北京晨报记者 陈小兵 沈娜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