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致疯狂的音箱: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游客 2017-07-18 21:18:47    201188 次浏览
致疯狂的音箱: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这里聚集了可能的颠覆者、野心家和追风者。这里既有审慎明智,也有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AI财经社访问了大量的入局者,试图通过一个截面的反光,映照出智能家居入口之争中那些反复上演的经验教训。

来源:AI财经社

文|任晓渔 编辑|金赫

沉寂到疯狂

“深圳市南山区一公里内有112家智能音箱方案提供商。”喜马拉雅副总裁、硬件事业部总经理李海波在做小雅音箱的400多天里,多次往返深圳,亲眼目睹了智能音箱这波浪潮从沉寂到疯狂。

深南大道往大厦步行20分钟,中间会经过30多幢大楼,每一幢都有数百家创业公司,他们的创业方向和每一次行业的风口密切相关,这一次的风向标是智能音箱。

李海波是个音响控,有过从一个文字工作者转型硬件创业者的经历,这块领地的无数大坑他都踩过。2016年初,他的创业公司海趣科技与喜马拉雅合并,关于声音的新场景在喜马拉雅内部开始讨论,智能硬件项目小雅随后立项。

那时国内的智能语音市场还相对沉寂。整个市场的火爆是2017年以后的事情。

“我们想探索手机之外新的使用喜马拉雅FM的场景。”他说。Echo大卖的消息传回国内,深圳市南山区的音箱创业者就越来越多了:有人从这家拿芯片,那家拿麦克风阵列,拼凑出一个音箱,再来找喜马拉雅这样的内容提供方接入内容。有时候李海波一天会见上四五家公司,体验各种类型的音箱产品。

硬件巨头联想早在今年1月就在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发布了智能音箱,包含海外和国内两个版本。传统的家电企业中也不乏入场玩家,海尔今年3月就发布了智慧家智能音箱AWE。

6月20日,小雅的产品发布。前后一个月里,智能语音助手及其终端产品层出不穷。但这只是序幕。

致疯狂的音箱: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一个业内玩家称,在众多产品中,大部分使用体验并不算好,多数基本听不懂人在说什么,一些智能音箱能开风扇,能关空调,但让它播点内容就失灵了,结果完全准确的基本没有。这正是希望的最高期,泡沫最大化,整个行业陷入胶着。 

智能音箱何以突然火爆?这个问题,从巨头到硬件企业再到内容平台,进入市场的逻辑并不一样。不少人对音箱的热情来自亚马逊Echo的成绩。

亚马逊Echo发布于2014年11月6日,相比于此后的市场号召力,它的诞生非常低调,在亚马逊内部的优先级也很低,但最终它成为了亚马逊史上最受欢迎的硬件产品。在观察者口中,这意味着一个基于语音场景的新的应用生态正在形成。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方式,也应该是人与另外一种智能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陈丽娟在天猫精灵X1发布会上解释了涉足智能语音的原因。

不少创业者都把语音交互及其带来的变革视作下一次科技红利的起点,但对增长和被颠覆的焦虑则是市场行动的另一原因。

“对于喜马拉雅这样的音频内容平台,如果未来大家不用手机了,我们的依托点在哪里?”喜马拉雅团队内部有一个基于未来的危机,他们力图能够在手机外,再造一个喜马拉雅生态:做智能硬件的逻辑也基于此,对下一波趋势的判断是他们进入智能音箱领域的理由。

有人看中的是AI赛道。Rokid CEO、前阿里巴巴M实验室负责人祝铭明2014年7月离开阿里巴巴。离开时,他对上司讲了原因:“接下来的两三年人工智能会突飞猛进,提前起跑才能跟别人同台演出。”

Rokid成立当天,他对挤在会议室里的同事说:“我们必须打造最好的全栈团队,因为AI领域的对手会在3年后出现,他们将是Google和Apple。”

2016年4月,他所在的Rokid开始小批量生产搭载智能语音助手的终端。Rokid是国内较早涉足这一领域的公司。智能终端所搭载的语音平台可能是物联网时代的服务分发角色,它或许会颠覆基于硬件和屏幕的交互模式。

在祝铭明看好的市场上,亚马逊的Echo最先崭露头角,和也如期而至。而阿里携一般团队难以匹敌的强大内容、渠道资源和技术积累业已入局。

阿里发布天猫精灵X1及AliGenie系统当天,祝铭明收到了近20个人的询问,大家都想知道他怎么看待竞争和应对。Rokid方面对AI财经社的回应是: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是对方向的认可,也会教育消费者,未来Rokid会专心打磨产品,在技术和产品上都有合作的可能。

“祝老东家产品大卖,也期待老同事们的精彩演出。”他说。

如同此前的每一场入口之争,这里聚集了可能的颠覆者、野心家和追风者。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语词策略吸引受众。

上一场战争

“战争已经开始了。”去年9月,极路由董事长王楚云看到亚马逊的智能音箱Echo入门新品降到50美元以下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掠过。

上一场战争是围绕路由器开始的。那时,路由器才被认为是未来之王,而王楚云是站立在智能家居入口之争前沿的一批人:他经历过智能路由器的激烈缠斗,风口这个词带来的诱惑和它所招致的恶战他也深有体会。“所有的战争都是相似的。”王楚云对AI财经社总结说。

2012年,因为在路由器上尝试刷机,王楚云将办公室网络从1800元一个月1M做到600元10M的水平,成功解决办公室的带宽问题,这让他看到了路由器市场的痛点。而路由器的角色十分特别,它处于从互联网到家庭局域网的节点,同时,市场上TP-Link一家独大的状态,颠覆它就足以改写格局。几个因素的叠加,让王楚云进入路由器市场。

如果将原来的路由器比作板砖机的话,那么“智能路由器”就是iPhone。除了提供基础的网络连接功能外,还可以提供各种定制化乃至平台化的需求。亿级市场和基于这个市场的生态,引发了主流互联网公司对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入口的猜测与追逐。在资本编织的故事中,它被定义为“家庭信息中心”。

致疯狂的音箱: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5月18日,谷歌召开了2016年Google I/O开发者大会。在本届大会上,谷歌首先对外推出了一款语音助手设备,被称为Google Home。它是一款与“亚马逊 Echo”高度类似的产品。

“@雷军咱们一起发吗?@周鸿祎还有新的吗?@王楚云有压力吗?”2013年11月19日上午,时任果壳副总裁的黄冬发过这样一条。小米、360、极路由、果壳,一条略带火药味的微博囊括了几家公司,这从某个侧面能反映当时那场入口之争的激烈。

雷军当时给小米路由器下过定义:“第一是最好的路由器,第二是家庭数据中心,第三是智能家庭中心,第四是开放平台。”这足以体现它在小米战略中的重要性。

此外,360、腾讯、、盛大、果壳电子、、优酷等公司都推出了智能路由器,老牌玩家华为也进入了这一市场,创业公司更是难以计数。

前迅雷高级副总裁段晖曾解释过迅雷入局的逻辑:一个家庭拥有多款电子设备需要连接路由器上网,网络传输的性能一定是要求极高的。智能路由器最基本的特征是高性能,可以同时承载多个设备的上网需求,并且做到网络流畅。

Kisslink吻路由也是那一波智能硬件创业的新兴品牌,产品主打免输密码和安全稳定,当时的计划是先做好路由器,再发展智能化。

“徐老师正和一个6人团队聊无线路由器,不满意。”创始人、董事长张兆龙曾回忆过拿到真格投资的情景,“我跟他聊了两三分钟,他不看产品demo就叫律师来签”。

致疯狂的音箱: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张兆龙告诉AI财经社,越来越多的设备入网,带宽现状和用户对带宽的需求之间,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从这个角度看,更稳定和安全的路由器市场也是永远存在的。

价格因素是极路由团队想到的卡位方式,这也是战争中玩家PK的重要武器。一开始就把价格拉低,原本卖两百多元的产品,极路由直接定价为99元促销,提高用户占有率,抓住潜在用户。“我们自己把价格拉下来,直接让对手死在路上。”王楚云表达了信心。

但随着入场玩家越来越多,各家产品在功能、硬件配置和价格上咬得很紧,区别并没有那么明显,对传统玩家的颠覆似乎没有发生。

硬件难以赚钱,智能硬件玩家开始探寻服务层面变现的可能性。基于路由器的操作系统和App成为了不少智能路由器厂商打开局面的办法。但它也不可避免地遇到量的瓶颈。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智能路由器市场监测报告》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家用路由器整体出货3195.2万台,其中TP-Link系遥遥领先,份额超58.6%。智能路由器中占比最高的360,份额也在10%以下。2016年上半年,智能路由器在家用路由器市场的比例是16.6%,这一数字在2015年和2014年份额分别为9.9%和2.0%。

“路由器的本职功能是联网,它集合的功能越多,路由器本身的稳定性可能反而难以满足。”一位接近TP-Link的人士对AI财经社表示。

破产和转向

2015年上半年,智能硬件的热潮突然冷了下来。王楚云记得那种市场从热转冷的变化。

概念火爆了两年,市场和消费者端却迟迟没有所获。智能手环、手表、可穿戴设备,一大批智能家居的产品销量始终上不去。资本市场对智能硬件的热情逐渐退却。

大环境带来的变化非常明显。投资人期待看到用户规模出现上一个量级的跃升,但这并不容易。一批公司死去了,极路由的融资也开始变得困难。

一位路由器行业的从业者告诉AI财经社:“智能路由器这个概念已经处于破产状态。”这句话指向的是,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和下一代入口地位的丢失。

王楚云承认智能路由器目前遇到的困境。由于路由器的连接特性,它被赋予了超越发展阶段的期待。但他并不认同路由器已经失去了价值,它依然是智能家居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创业者而言坚持是现阶段的关键词。

小米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层则表示,潮水褪去之后,从前跟风进入路由器市场的玩家都没了踪影,小米依然看好路由器市场。但对小米来说,这个市场的爆发可能还需要三五年。路由器的价值需要量的积累,最终它会在小米的智能家居体系中产生价值。

转向非常明显,一批玩家开始重新重视卖货逻辑。极路由也从以补贴换量的思路中抽身。Kisslink的策略调整更为明显,他们放弃了激烈竞争中走补贴路线的国内市场,转向了海外市场。策略调整的契机在2016年的“6·18”大促。

Kisslink的VP包志嵩记得,大促中Kisslink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但促销结束价格回归原位后,产品销量马上下跌,一天卖不超过10台。“国内这一块,如果要赚钱,量就上不去。”包志嵩说,最终他们决定放弃国内,专攻海外,这反而让团队有了造血能力。包志嵩介绍,他们试图在今年三季度实现盈利。

致疯狂的音箱: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  7月5日下午,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首款智能语音终端设备“天猫精灵X1 ”,由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出品,内置第一代中文人机交流系统AliGenie 。

巨头谷歌的案例更有代表性。2015年7月,谷歌进入了智能路由器市场,在美国发布了Google Onhub。这款产品是圆柱形,长得非常像一个音箱。硬件部分由TP-Link负责,谷歌负责软件和系统,定价199.99美元。

产品上市之初,谷歌也打出了“智能家庭控制中心”的概念,从当时的参数和配置来看,它可连接智能摄像头、电灯、空调、热水器等智能终端。按照当时舆论的判断,这款产品已经为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一位接近TP-Link的人士对AI财经社表示,开发之初谷歌对销售的期待非常高,最初预计销量达到100万台,但最后算下来,一年销量不到10万台,投入产出并不匹配。

Google Onhub销量不景气,让谷歌放弃了用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庭入口的打算。2016年5月,Google Home亮相,这明显跟随了亚马逊Echo策略,将音箱和智能语音助手视为了智能家庭的入口。

谷歌的硬件策略转向,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智能家居入口转换的重要信号。

除了谷歌的转向,极路由也打算积极参与智能语音领域的布局,比如帮助音箱类产品用更低的成本进入家庭。典型的场景是,不用每间房间放一个高成本的音箱,只用麦克风探针连接上路由器,通过路由器完成指令的本地分析运算处理。

Kisslink也在积极开发可与Echo对接适配的智能配件。在智能家居领域,一个普遍的共识是:设备联网率不高,而AI技术距离真正改变生活还有一段时间。

大爆发迟迟不来,大厂商尚有机会去调整和等待市场成熟,像Kisslink这样能调整方向实现造血的并不多,更多的小玩家最终的命运是在那一波大浪里销声匿迹。

在主流认知里,路由器的时代结束了,音箱的时代到来了。

被验证的场景?

2017年1月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亚马逊的存在感十足。人工智能语音助手Alexa是它最大的秘密武器:在这次CES上,联想推出了内载Alexa的音箱,LG的智能冰箱、Hub的家庭机器人、福特的汽车、三星的吸尘器、华为Mate 9智能手机以及通用的灯具都内载了Alexa。

根据Betaworks数据,2017年3月16日,Alexa技能种类最多的3类为新闻类、游戏类和教育类,分别为2457种、2254种和1524种。

这一数据增长极快。去年1月,Alexa的技能总数只有130,去年11月时突破了5000,几个月内,它突破了1万,并且展示了极大的多样性。

亚马逊强大的第三方号召力让智能语音助手俨然成了新的入口。由于语言的壁垒,在可以预计的一段时间内,国外巨头智能语音类产品进入国内的可能性基本为零。复制亚马逊的成功,无疑是不少国内玩家的心态。

但亚马逊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般玩家都能复制那样简单。

Kisslink的VP包志嵩对Echo崛起印象深刻,亚马逊的首页广告是他最留意的细节。那个位置对其他公司的产品开价是18万美元一天,而Echo的广告常年出现在那里。365天的强势渠道宣传,美国亚马逊的用户画像又是对新科技产品兴趣浓厚的人群。Echo如果诞生在一个创业公司,仅以美国亚马逊首页的宣传为例,渠道宣传费用就数以亿计。

而在产品打造过程中,这款产品的诞生也并非一帆风顺。

据Bloomberg报道,Echo诞生在Lab126团队,1代表字母A,26代表字母Z。里面涉及多个项目,包括Kindle和贝佐斯视为iPhone杀手的Fire Phone,它们的优先级都排在Echo之前。亚马逊CEO贝佐斯对Echo的期许在于创造新的消费习惯,帮助亚马逊更好地卖东西,一开始产品的唤醒词甚至就被定为Amazon。

根据工程师们最初的设想,Echo定价在50美元左右,成本在17美元。从2011年到2014年,团队成员们一直认为他们会在6个月内搞定产品并推向市场。但产品发布时间一再后延,硬件成本也不断攀升,最终售价达到了179美元。最难的点在于,让Echo边说边听,并缩短它的回复时间。

Echo的曲折在国内不少同类产品中也有体现。

致疯狂的音箱:短暂的狂欢,以为一生绵延上一场战争是围绕路由器展开的。那时,智能路由器才被认为是未来之王。

2017年7月5日,天猫精灵X1发布会结束,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陈丽娟被问及天猫经理X1诞生历程中最大的难点。“这是我见过链路最长的产品,每一步的结果都被乘数级放大。”陈丽娟说的其实是智能音箱这款产品的制造门槛。

天猫精灵X1发布时,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团队也一并亮相。人员配备比一般的实验室更为丰富,除了包含各类科学家和工程人员、算法团队,还包括产品设计、硬件制造生产的终端负责人员。

硬件、算法、设计、第三方支持和内容丰富度,这都是智能音箱成为消费级产品要迈过的关卡。

“阿里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自己来做一款硬件?”有人问陈丽娟。

她的回复依然很直接:消费级产品要直接接收消费者的检验,长链路之下一般的硬件团队不具备这个能力,阿里选择由自己把这个链路跑通。

这个过程的繁琐程度,可以由喜马拉雅的小雅音箱窥其一斑。小雅经过了420天的打造,由猎户星空、喜马拉雅、洛可可、佳禾智能四家公司的近500人团队共同完成。猎户星空是猎豹旗下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公司,其中的数百位工程师主攻小雅的语音识别和算法模型;喜马拉雅自己有近百人的团队负责NLP语义理解与音频数据优化;洛可可负责外观设计;佳禾智能则负责产能及成本控制。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研发端都要不小的投入,而这已是最基础的付出了。

李海波对AI财经社讲到了一个细节。那是小雅音箱的一次外观调整。音箱容积发生了不到0.2升的变化,音箱外部覆盖的那层布材料则厚了一毫米。新版本测试时,所有人突然发现,原本调整好的语音语义识别率大跌,10句话中有9句话无法识别。

最终排查的问题和亚马逊当时遇到的难题一样。音箱本身的发声和外部唤醒的声音产生了冲突。40多天后,这个问题才被调试好。“要先对音箱发出的声音做一个回声消除和降噪,再采集5米之外的唤醒声音。”李海波说,这里面的复杂度把一般的团队排除在竞争之外。

群鸦盛宴和列王之争

王楚云家里有四五款智能音箱,其中不乏所谓的国内玩家仿效Echo之作。有一款产品他用了两三天后就束之高阁。

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指令只能以机器听得懂的方式下达,换一个表述,机器就完全无法理解。目前的智能产品对自然语言的识别还远未到能与人自由交流的地步。

另一点是家中设备的联网率太低。要完成语音控制,要么斥资换掉空调,要么去买一款红外线识别工具。而这些成本都通过一个起身按遥控器的动作就能解决。智能语音助手及其终端要想成为下一个入口,所有的家庭设备都得更新换代成具备联网功能的新品,入网是一切的起点。

语音语义理解涉及算法和机器学习,这需要收集语料库。从这个意义上看,科大讯飞这样的公司有不小的积累。它从前端不断拿到用户反馈数据,而像阿里、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在不少应用场景中也积累了用户行为数据。比如,阿里的客服体系中曾经积累了不少的语料资源,神马搜索和支付宝的语音搜索也能提供支持。

各类玩家进入市场的场景并不一样,围绕着音箱,不同公司未来商业变现的可能性也大不相同。

内容型平台喜马拉雅被不少人认为与音箱产品有着天然的契合。喜马拉雅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进入市场目的不在卖货。

“我们不会站在任何一家的竞争对立面。”李海波对AI财经社说,虽然开发布会时小雅的二代三代产品就已经计划得差不多了,但是喜马拉雅进入市场时姿态非常低,就是做好一款内容产品在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把小雅形成的一整套能力输出给所有需要的合作伙伴。“我们的诉求很简单,让声音走到每一个人需要的场景里去。”

小米探索实验室也将在7月底推出智能音箱类产品。小米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层告诉AI财经社,从前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投资达90余家,生态链上强大的第三方支持度将成为小米音箱在智能家居市场的重要优势。

小米进入智能音箱市场,是否会影响它开放自己的产品接入其他语音助手平台呢?Rokid CEO在若琪·月石的媒体沟通会上也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也是所有创业团队在第三方支持上需要回答的质疑——如何让更多人跟着你玩。

“一个伟大的公司一定是靠协作取胜,当然有些核心的东西不要触碰。”就在发稿前,米家智能家居已全线向Rokid的智能音箱开放。祝铭明这么回答,他习惯性地露出了略带狡黠的笑容,相信成熟理性的市场会倾向于协作。

今年5月份,亚马逊音箱产品全系降价,不少人视之为与谷歌展开竞争而采取的价格策略。而国内的音箱产品中巨头纷纷入场,天猫精灵X1的价格仅为499元,阿里这样的重量级玩家的低价策略和成熟的内容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国内玩家进入的门槛。

“用户体验并不那么好的时候,消费者没有动力用高价去尝鲜,购买一款半成品。”小米内部一位中层人士认为,价格因素很大程度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有人认为,下一代入口的战争将变成巨头的游戏。“如果有独特的技术,小玩家最好的结局是被巨头收购。”一位智能硬件创业者分析说,行业走向会在1年之内明朗,但大部分玩家撑不了1年。

激烈竞争中,具备强大的渠道才能把音箱卖出量来,这就把一部分玩家清出了战场。而如果巨头间的竞争加剧,类似百度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全资收购KITT.AI,将智能设备的语音唤醒和自然语音处理等核心能力开放,这种免费策略对一些试图走技术方案提供商路线的玩家很可能是灭顶之灾。排他性的协议在更胶着的对抗中或许也会出现,这也是小玩家玩不起智能音箱的理由。

而一旦进入列王的战争阶段,推出了硬件的阿里、京东和即将推出硬件的腾讯之间竞争最为直接,百度的DuerOS开放平台则与天猫精灵内载的AliGenie形成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Echo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电商渠道能力和贝佐斯对支付购物场景的重视。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实现声纹购物的天猫精灵X1对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的驱动力可能更足。

另一方面,阿里与腾讯都坐拥海量内容库,技术上阿里云在大数据和算法上的积累时日已久,腾讯的计算能力也不遑多让,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还远未到谈格局之时,格局更远未到明朗之时。

但对那些只为了颠覆和入口字眼进入的玩家来说,结局可能早已写在上一场入口之战的废墟里了。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