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2日消息,6月21日,共享单车3VBike停运,距离悟空单车退出市场仅仅过去了8天。3Vbike创始人巫盛华“再也不看好共享单车模式了”的吐槽更是让一些人看衰共享单车。但就在这两家共享单车公司倒闭的同一段时间内,摩拜和ofo分别获得6亿美元和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这说明投资方仍然看好共享单车市场,只是投资方青睐的对象从整个行业变为行业的领先企业。
共享单车已成竞争红海?
共享单车的兴起在于摩拜、ofo发现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痛点,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自行车嫁接解决了这一问题。共享单车火爆吸引了数十家的共享单车企业,曾经尚未开发的“蓝海”已经变成了竞争激烈的“红海”。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单车企业一方面大量投放单车,形成人流密集区域的五颜六色的“车海”;另一方面,采取各种优惠吸引用户使用,如免费试用、30天免费骑行月卡、缴费返现、集卡得现金、骑行返红包等优惠措施。一开始共享单车企业还在以各种节日为借口免费,而现在免费几乎成为常态。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共享单车企业及其背后的投资方都需要盈利,因此目前的优惠是无法长期持续的。免费是为了抢夺市场、占据市场有利地位,目的是为了以后盈利。红海市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从2011年团购市场的千团大战到前两年的网约车大战都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先是资本的蜂拥而入,继而是激烈的价格竞争,最终大浪淘沙,市场中只剩下少数几家企业。
在共享单车领域,需求的爆发造成自行车行业产能不足,小企业很难获得大供应商的支持,只能从小的自行车厂采购,一方面难以获得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共享单车的信息平台建设、运营、维护需要巨大的投入,较小的单车数量和用户规模难以发挥规模效应,使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从用户的角度看,使用共享单车需要承担下载APP、缴纳押金、搜寻单车、使用费用等一系列成本,而且一般的用户不会在手机上装载过多的共享单车APP,这就使得投放量大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小企业因此难以获得投资,加上本身自有资金匮乏,在靠投放数量、低价格拼市场的阶段越发难以为继。
激烈的价格战、小企业的退出意味着末位淘汰、行业洗牌已经开始。针对共享单车造成的问题,北京、天津、深圳、成都、上海、南京、济南、海口等一批城市正在考虑出台规范共享单车的意见,车辆投放规模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深圳《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车辆投放规模要与全市或区域设施承载能力、市民出行需求及企业管理水平等相适应。这些行业规范措施将进一步压缩共享单车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可以预见,摩拜、ofo在全国市场的霸主地位将会更加稳固,共享单车的市场集中度将会不断提高。
共享单车是否会形成一家独大格局?
曾经,网约车行业经过激烈的价格竞争、合并最终形成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行业的差异决定了共享单车行业可能会发生不太一样的故事。
首先,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的平台性质不同。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看起来都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运作,但却存在根本上的不同。网约车平台公司一般自己不拥有车辆,一边连结车主和司机,由公司之外的车辆和司机提供约车服务,一边连结打车乘客,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平台。而共享单车平台公司是自己拥有单车,直接向用户提供单车租用服务,是一个典型的单边平台。双边平台与单边平台的差异造成了网约车可以是典型的分享经济模式,而共享单车只是互联网化的分时租赁。
第二,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的合并成本不同。平台性质的差异决定了网约车平台是开放的,可以接入任何公司和个人的车辆,接入的媒介是智能手机与司机客户端。因此当两家网约车公司合并时,只需要更换智能手机上的司机客户端即可,乘客对于车辆的差异也并不会过于在意,合并的成本很低。而共享单车平台是封闭的,需要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与自行车上的智能锁直接建立通信联系。每家共享单车的颜色不同、车锁不同、通讯方式不同,如果合并,一方面需要投入巨大的硬件改造资金,另一方面单车外观的差异也会给用户造成很大的混乱。尽管共享单车企业难以合并,但是作为一种高频应用,能够给其他应用带来流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微信、支付宝、高德地图先后接入共享单车功能的原因。也许未来,共享单车APP本身的独立性下降,而共享单车平台将会具有更高的集中度、更大的影响力。
第三,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的进入壁垒不同。双边平台具有双边网络效应,平台一边的用户获得的价值取决于平台另一边用户的数量。例如网约车平台,接入平台的司机数量越多,该平台对乘客的价值越大(更容易打到车);同样,接入平台的乘客越多,该平台对司机的价值越大(越容易接到单)。这就会形成正反馈机制,大者越大,强者越强,最终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共享单车由于是单边平台,不会产生网络效应。实际上,共享单车更像是传统的产品,规模经济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就使得规模大的共享单车企业具有优势。中小共享单车企业虽然在全国范围可能缺乏规模优势,但是可以选择中小城市作为主攻方向,在细分市场实现规模领先。此外,由于进入壁垒较低,即使免费结束,共享单车企业也很难凭借领先优势收取高价。因为一旦利润率过高,很容易促使其他企业凭借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甚至吸引新的竞争者加入战局。
【专家简介】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布局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原题《相继两家企业倒闭 共享单车行业进入淘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