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好未来白云峰:数据+AI将赋能优质教育资源

游客 2017-07-11 16:36:07    201149 次浏览
好未来白云峰:数据+AI将赋能优质教育资源白云峰

新浪科技讯 7月11日消息,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为期三天。在下午围绕“从速度到温度”的互联网教育分论坛,好未来教育集团总裁白云峰围绕“个性化教育”话题发表演讲,提出了很多关于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反思。

白云峰并不认可“个性化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他认为,“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因为自己渺小无知曾经无数次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改一个词更好,个性化是教育更好的答案。”在互联网教育行业,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1)教育资源的均衡化;2)供给端需求端的连接。

“我们在线上用教育 互联网的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把线下拉到线上,但时间空间并没有成倍地增加,我们没有放大优秀教育资源的产能,并且在教育互联网场景下没有做到不衰减,甚至不要谈增强了,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 互联网不是解决教育今天的最好答案。”为此,白云峰认为,智能的调配系统是算法的积累而已、数据的积累而已,如果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是未来尊重教育、尊重人格比较好的方向,数据 AI这两件事情是未来努力探索的方向。

白云峰认为,优化教育数据重点关注三个方面:1)第一层是商业数据,基于智能算法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连接的效率;2)第二层是知识图谱;3)第三层是线上数据的量化和结构化,不止要解决供需关系的产能问题,而且要赋能给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直播 辅导双师是有效解决方案。

以下好未来教育集团总裁白云峰的演讲全文(经删减):

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是教育,我们今天所谓的教育,因为好未来跟一起做教育的探索和努力,新东方一直是我们的榜样。但在K12教育领域中线上线下探索经历了很多弯路,目前作为基础教育K12的主体,周一到周五8小时的学习,公立学校班级学习方式是不是足够科学?所有人不一定你是公立学校的老师,但你必然是学生,曾经必然经历公立体系12年的成长,我想问公立体系教育单元是班组,这个单元无论北京四中、师大附中还是杭州外国语学校都是一样的,这样承载中国1.8亿青少年成长的主体环境是不是科学?有人内心有答案吗?在我们看来中国基础教育主体教育体系里的基本业务单元是班组,其实是因为1840年工业革命之后,整个从英国工业革命起来之后,人类的文明经历过3-4次所谓的革命,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技师,技师需要批量的培养。所谓“学校”这个词是工业文明革命背景下技师培养的一种方式,它是刷机的模式,无论高矮胖瘦、无论智商高低、无论喜好程度怎样,都应该从一年级到高三学一样的课程,当然高二文理分课除外。无论进门时怎样,但出门时应该一样,难道这是教育的公平呢?为什么中国1.8亿人口没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出现?我们在思考,原来工业化最大特点是标准化要培养技师。但站在互联网文明的今天,看待人类教育方式真的是批量化标准培养吗?好未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认为:个性化是教育的终极答案这句话是错的,人类发展历史上人类因为自己渺小无知曾经无数次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改一个词更好,个性化是教育更好的答案,这是今天给出探讨的方向。

基于此我们想未来人类的学习,十年学习一百年学习会是怎样?你们想过你们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学习会是怎样,如果你们有经历继续成人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是怎样?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目前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的教育里面,在我们看来有两个基本问题是大家有共识的:一个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刚才俞老师也说过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在地域势能差方面是有方法突破的。比如现在小米做得很好,VIPKID做得很好。把北上广深输送到偏远山区,曾经偏远山区没有见过北大老师是什么样的,如果能听到这样老师的课,对当地教育毫无疑问有帮助,这句话是教育 互联网。我们过去三年一直在崇尚,各个场合在谈的教育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解决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解决了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输送到他需要的人面前,解决了成本降低的问题,但真的是这样吗?我反问一个问题,如果教育 互联网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解决答案,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互联网教育所谓的纯互联网教育的企业,从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质量来说,刚才俞老师说新东方 好未来一共占了一万亿市场的200多亿,二点几个点。互联网教育需求是不用怀疑的,供给端需求端连接了这件事解决了吗?好像没有解决。我们探索了7年的学而思网校,从09年到2016年犯了无数错误走了雾露弯路,每一年不断亏损,一直亏到去年差点把我们亏哭了,最终才摸到一点点好像这个事情有点问题,原来教育 互联网并不能解决现在教育的全部问题。

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你在把教育的资源供方和需方就是供求双方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这是互联网的最大价值连接,但是质量衰减了吗?保真了吗?这件事没有人去问,或在问时有意忽视这个问题,面授依然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新东方还是好未来。原来教育 互联网只是解决供需双方连接问题,但教育根本问题真的是供需双方连接问题吗?中国缺医生吗?有人说中国缺医生,事实告诉你中国不缺医生,中国医生数量是美国的3.5倍,中国其实也不缺医生,但中国缺好的医生;中国缺老师吗?中国好像也不缺老师,但中国缺优质的老师是吗?我们在线上用教育 互联网的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把线下拉到线上,但时间空间并没有成倍地增加,我们没有放大优秀教育资源的产能,并且在教育互联网场景下没有做到不衰减,甚至不要谈增强了,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 互联网不是解决教育今天的最好答案。

再说到第二个问题教育资源的个性化我就不说了,因为到现在为止一对四十人的公立课堂,哪怕在北京最好的中学,哪怕在上海最好的小学,发现每一个孩子作业布置的是一样的,不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吗?曾经做学生12年过程中,问问你身边的人,你们两个学习程度喜好程度不一样布置的作业是一样的,而且不管喜不喜欢必须从习题一到六都必须做完,这个没有解决更不要谈教育资源个性化的问题了。

教育平等个性化方面我们最粗浅的认知可能不是终极答案,但阶段性地认为教育 互联网已经过去了,我们可能认为寻找下一个答案的过程当中,教育 AI才是未来的希望。这里我稍微简单地解释一下。

教育 AI,其实“AI”这个词没有那么神秘,大家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坐滴滴打车的时候,智能整个调配系统是算法的积累而已、数据的积累而已,如果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是未来尊重教育、尊重人格比较好的方向,数据 AI这两件事情可能是我们未来努力探索的方向。

在整个教育数据这块,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做努力,好未来到目前为止有三层数据可以被改变。

第一层是商业数据,毫无疑问我们用互联网用智能算法之后,可以节约所谓的人力和物力,可以提高人和人连接的效率,部分提高人和人学习效果,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商业数据优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二学习在线场景中,整个内容知识图谱大家打过游戏,要成为巫师还是大力士,你练的知识图谱的树是不一样的,因为终极职业不一样。知识图谱数据和算法这里有很大挖掘的可能性的,在这点上凯磊这边做得非常好学霸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老朋友。在学习整个交互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把线上数据量化和结构化,这件事情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刚才所谓的不止是连接供需关系的产能问题,而且是赋能给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是一个单体的老师,还是一个普通老师向优秀老师的转变,我们现在一个普通老师向有些老师转变学而思是怎么做的呢?每年大概要放出去7000份简历,每年招1000名老师,要把985、211高校过一遍在全国14大培训基地依次培训。我想新东方也是这样做的,这件事很重很辛苦,真的不能解决未来中国中产阶级对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内容稀缺带来老师供给不足的问题。必须用技术手段、用互联网方式解决优质教育资源长宽高打开的问题。只有这样有人说好的老师线上可以用慕课、斯波课(音)做双师的探索。双师的探索新东方、好未来都在做,刚才俞老师举了从四万人到40人的例子。我们线上留存点播只有45%的数据,只有直播 辅导双师的情况下,线上人工的综合服务和反馈,这样情况下提到了整个课程完成率续报率达到85%左右,我们认为这是一条底线,这是完成教育整个闭环的一条底线。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够在教育 互联网这个维度上去解决这个问题。

整个目前从ICS、IPS学而思培优的升级,在朝着向线下双师课堂场景下面的六个维度,语义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有情感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这几个维度上做尝试性的探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但这件事的方向可以解决给优质教育供求端赋能的问题。一个好的老师像俞老师,他非常有感染力非常有教育的理念,但只能覆盖现场2000名的人。如果俞老师要覆盖20万的人,以他对教育资深的理解,他如果要服务200万人怎么办?有人说让他开慕课,俞老师说开慕课200万人完成俞老师学习过程的可能只有2%。怎么办呢?我们必须用AI数据和算法教学过程的留存,包括人脸识别对学生学习反馈的留存,能够分析俞老师学习过程中多少人听懂了,多少人听得一知半解,又有多少人不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成倍放大产能的同时,要做到AI给俞老师赋能,让他能个性化地关注20万人每个人的表情、每个人接收信息的程度。在 这样势能不降低的情况下,优质教育资源被成倍放大,我们讲一千倍的能量关注,而一千倍的能量关注不能靠俞老师眼、鼻、喉、耳,我们只能靠机器数据留存。

这是线下双师学习的课堂,希望每一个孩子用粗浅的数据用上面维度的探索来解决给优秀的教师赋能的问题,最终解决教育也许我们还解决不了,但朝这个方向努力,去解决好未来能够成就每一个学生好未来的梦想。

在前天时学而思网校更新了自己的学习系统,发布了IDO2.0个性化学习体系,我们在这个行业探索和所有合作伙伴所有教育 AI人工智能垂直公司一样,不断通过我们教育产品和平台,推动联合优秀大学教育理念的模式,跟新东方探索新型教育的学习方式,给每一个孩子赋能,这是我们的方向。

最后还是要再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是互联网教育大会的这样一个场合,很多人今时今日今天会听到很多言论,对教育的批判、抨击甚至训斥等等,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有机会学习教育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如果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民办教育利用自己产品和技术的积累,去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更有趣,让学习个性化关注变得更有趣,让学习个性化数据能够被记录下来,这件事到底是利的还是弊的,对于所谓共同努力的教育公平化是利的还是弊?民办教育应该跟公办教育一起努力,去利用各自的优势去解决在教育公平化的前提条件下,实现教育个性化的路径的培养,这是我们的方向。

无论你愿不愿意,无论你喜不喜欢,无论你习不习惯,我们终将怀抱对科学的信仰去拥抱一个更好的教育的未来。谢谢!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