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中国卫星“爬”回正常轨道:太空加油?不可能

游客 2017-07-10 16:35:44    200997 次浏览

6月19日,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运载火箭出现异常,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不过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经过10次轨道调整、爬升近2万公里后,卫星于7月5日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而且工作正常。

卫星发射不成功还能抢救,吃瓜群众纷纷给中国航天点赞,但卫星究竟是如何完成自救的?对于后续运行又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卫星“爬”回正常轨道:太空加油?不可能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委员杨宇光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先,卫星要携带能支撑其变轨的燃料,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其次,如果变轨后卫星燃料所剩无几,也没有挽救的意义;第三,如果卫星所在轨道近地点高度低于200公里,会因所受大气阻力太大而很快坠落,就不具备“抢救”的条件。

据了解,长三乙火箭因为在第三级滑行过程中的姿态控制出了问题,错误地把中星9A送入了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1.6万多公里的轨道,实际速度约为每秒9.68公里,比预定速度慢了每秒500多米。

随后,在卫星飞到近地点附近时,地面团队控制它靠自身携带燃料加速,多次加速之后卫星速度达到预定的每秒10.24公里,之后完成入轨。

其实,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004年6月,前苏联的天顶号3SL火箭没能将星网-18(原亚太五号)卫星送到远地点约3万6千公里、近地点760公里的地球转移轨道,而是将其抛在了远地点为2.1万公里的轨道,后利用自带燃料变轨,但使用寿命从17年缩短到13年。

中星9A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变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燃料,使用寿命预计从原定的15年缩短到11年。

中国卫星“爬”回正常轨道:太空加油?不可能

卫星燃料的主要用途是进入和保持轨道,因为即便进入轨道后,卫星还会受到地球、太阳、月球引力和大气层摩擦阻力等的影响,轨道会发生微小变化,必须不断进行修正和保持,所以燃料的多寡,就决定了卫星的寿命。

那么,能不能给卫星空中加油呢?

理论上是可行的,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刚刚多次完成了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在轨推进剂加注,实现了巨大技术突破,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施过这种操作,原因就是太费钱,还不如用完了再发射一颗。

另外,中星9A只是一颗普通的通信卫星,并没有设计受油功能,也没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么做过。

中国卫星“爬”回正常轨道:太空加油?不可能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