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潘心怡)靠“刷脸”0.7秒登机、“刷脸”识别闯红灯的行人……连日来,有关“人脸识别”技术的新闻引起舆论关注。有网友感叹,“刷脸”就能认证身份,人脸识别技术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有声音质疑,市面上打着人脸识别旗号的产品太多,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是不是更危险了?
资料图: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启动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开展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中新社发 张娅子 摄
“刷脸”登机靠谱吗?
——网友:双胞胎、整容脸怎么办?
最近一段时间,公司在河南南阳机场首先启用国内首个人脸识别智能化登机系统,旅客在登机口“刷脸”即可秒速验证登机,消息一出,人脸识别再度成为热话题。
中新网记者从南航获悉,上述智能化“刷脸”登机项目由南航、、广电运通等公司共同联手建设,通过不断对业务流程、人脸图像存储、人脸识别算法、流程安全性及闸机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优化,准确率高达99.77%。
南航方面表示,除了南阳机场,预计未来在广州T2新航站楼、北京新机场都会逐步推广并投入使用“刷脸”登机。
此外,南航已经开展了“刷脸”登录、“刷脸”支付、休息室准入、机场寻人等领域的研究,这些“黑科技”在未来亦将逐步投入使用。
据了解,由于人脸和指纹一样,不存在遗忘携带的问题,同时又是安全系数极高的生物特征,所以人脸识别常常被运用于支付、安防、登录等场景。
网友则对“刷脸”感到十分好奇:双胞胎也能分辨出来吗、整容脸怎么办……诸如此类问题纷至而来。
黄迪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深耕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他表示,在特定应用中,双胞胎是可以识别出来的,但整容脸则取决于整容的范围和具体部位。此外,从广义的人脸识别角度上看,加上多光谱传感技术,整容脸也能识别出来。
资料图:1月13日,广州南站,旅客通过人脸识别进站验证后进入候车大厅。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人脸识别走向公共生活
——“刷脸”真的安全吗?
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对利用手机APP,通过面部识别进行转账、美化自拍、对电子相册中的人脸进行分组等功能并不陌生。
最近,不断有人脸识别在公共领域应用的消息传出,比如,北京高铁春运期间“刷脸”验票、上海试点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曝光闯红灯者且成效显著,杭州各大驾校需要“刷脸”才能计时学车,重庆、深圳等地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寻回走失儿童,等等。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人脸识别技术还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担忧:人脸识别技术足够安全吗?
在今年央视的3.15晚会上,人脸识别技术漏洞遭到曝光,主持人仅凭一张观众手机里的自拍照,经过简单技术处理,就成功破解了人脸识别。
对于上述担忧,黄迪表示,每一个技术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高科技技术都是同时存在“攻”和“防”。
他进一步解释说,对于任何科技来说,各种意图的攻击是一直存在的,系统在受到威胁以后,会根据攻击提出一些应急的预案,“攻”和“防”可以说是在共同进步。
黄迪告诉记者,实验结果表明,在受限环境中,1:1人证核验的准确率高达90%到95%,而1:N的人脸识别技术还不算特别成熟,往往需要人的参与和干预。
“刷脸”登机、验票、支付都属于1: 1的人证核验,即对某个人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证件图像进行比对,而打拐、曝光闯红灯者则属于1:N人脸识别,即从N个人脸中找出1个目标。
资料图:2017年5月2日,兰州火车站,旅客使用人脸识别进站系统进站。 杨艳敏 摄
“刷脸时代”真要来临?
——专家:人脸识别是趋势所向 泡沫难免
从前沿科技研究到市场的“香饽饽”,人脸识别技术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人脸识别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2012年人脸识别的国内市场规模还是16.7亿元,到2015年就已经上升至75亿元。
有观点认为,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刷脸时代”即将到来的佐证。也有声音质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人脸识别未免有过度炒作之嫌。
格灵深瞳CTO邓亚峰拥有14年计算机视觉方向的研发经验,他认为,人脸识别是潮流和趋势,得到了太多关注,难免出现一些泡沫。
“对整个行业来说,泡沫不一定是坏事。”邓亚峰说,“总的来说,人脸识别不断向前进步,效果的改善、硬件成本的降低,会使得它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他总结,整体上看,人脸识别的应用领域很广。去年在验证方向比较火,今年则多偏于在安防项目,以后像“刷脸”登机这样的生活场景将是趋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