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发现谣言,实施有效防范和打击,“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昨天上线,将为网民提供一个便捷、权威的谣言查询及科普平台。
该平台将实时监测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国外媒体网站等谣言渠道,在核心的谣言分析引擎中分析对比,当发现谣言热点后立即通知相关用户。平台将在中国食品辟谣网网页上添加“谣言识别器”搜索引擎,便于网民快速搜索关键词以查明事实。此外,随着这一平台功能的完善,将实现全网监测、及时报警和联合处置,为广大企业提供一套处理谣言的快捷解决方案。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副主任周展科透露,去年全国各级网络举报机构共受理举报4080万件,其中谣言类举报12.2万件。网络食品谣言不仅严重影响消费信心,干扰政府监管,也使整个行业面临难以挽回的损失。“谣言的产生、公众对谣言的误信,从侧面反映了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消费信息的不对称。”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表示,企业要及时发声、敢于发声,及时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信息,击破谣言,以正视听。
释疑
为何他们总被忽悠
事实上,有些谣言用常识就能断定真伪,但为何就会泛滥成灾?中国社科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食品谣言传播影响比较大的群体有两个特征:“一是年龄为50后、60后;二是具有初中和高中学历的人群。”
为什么50后、60后群体对食品谣言传播得更广泛一些?张永建认为,首先是健康需求,50后、60后对健康的需求更高,这意味着科普工作要精准传达到这些群体中;二是这些群体之前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报纸、电视、杂志,现在接触到互联网,会用微信、微博,获得的信息量更大了,但恰恰网络上的很多食品信息是不准确的,甚至有很多谣言,让他们接收到了错误信息;三是对食品专业知识了解不充分。
张永建建议:一是严惩制谣传谣者。现在对造谣事件依法惩治的少,逍遥法外的多,使得造谣者“违法成本”太低。对触犯法律的故意造谣者要绳之以法、严惩不贷。二是政府监管部门要主动发声,公众要从监管部门那里获得权威信息,从而杜绝谣言的传播。三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目前公民整体科学素养还不高,对食品谣言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比如“塑料紫菜”、“塑料大米”,如果真要用塑料做,其成本是很高的,得不偿失。
张永建说,当消费者无法辨别网络传言真假时,“要多听听监管部门、科学工作者等各方声音,这样也会减少食品谣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