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三大运营商“落败”并非技不如人

游客 2017-07-06 10:35:43    201081 次浏览

据上海市有关部门称,2016年全市信息产业总规模将近7000亿元,其中,传统意义的电话通信和短信业务增长基本趋于停滞,份额只占整个信息经济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以智能手机、数字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每年增长达到30%以上,且份额占了整个数字经济的一半以上。

以微信通话功能抢占传统三大运营商用户的使用时间为起点,新兴互联网公司似乎对传统电信运营商业务产生了强势压力,引起市场对传统运营商实力的怀疑。传统运营商近年的弱势表现,真的是因为他们“技不如人”吗?

根据了解,三大运营商使用的技术服务能力,在某些层面上远超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水平。传统应用体系里,服务产品会被进行三个层级的划分——消费级、企业级、电信级,且三级服务产品的规格要求仍在不断提升。

所谓消费级,即用户允许使用过程中出错,例如Windows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所谓企业级,要求5*8小时正常运行,即工作时间不允许出错;所谓电信级,则要求7*24小时完全不允许有任何问题,1分钟的故障错误可能会引起上千万元的损失。

实际上,运营商的网络系统出错容忍率非常低。根据某家为三大运营商提供IT技术服务的企业称,其在与运营商签署规范要求时,要求无故障率99.99%以上,但是一般互联网公司对技术服务商没有这个要求。该IT公司描述,为某运营商提供的CBSS系统,承载几千万用户,这一系统高峰期时,几乎可能所有用户都在同期通话,这时候公司的技术要求指标就是——在高峰期仍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与之相对应的是互联网公司,比如在高峰使用期间,用户能亲身感受到“系统故障”。例如某互联网公司的购物狂欢日,在零点时可能会大面积无法购买,需要后台技术人员进行临时调整,度过系统瘫痪期。

尽管三大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相比,具体技术服务有所不同,但其后台技术并不见得比互联网公司落后。但是为什么近几年来运营商的发展看起来总是落后于互联网公司?事实上,或许更多是体制和业务架构上的灵活性受到了限制。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某官方运营商仍在展示自己的线上支付功能,而事实上的“网上支付”高地,早在几年前微信与支付宝就已展开激烈竞争,两者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相当可观。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