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带来数十亿级的移动连接量,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颠覆性的影响。”GSMA总干事Mats Granryd在世界移动大会(MWC)·上海开幕式上如此预测。
事实上,全球移动通信业的顶级展会就像是一个未来世界的微缩景观,展示着将在未来数年引领业界潮流的新技术、新应用,勾画出信息通信科技加持下的未来社会图景。而记者行走在此次MWC·上海各个峰会、论坛、展馆,不绝于耳、随处可见的正是5G和物联网的内容。
泛在连接为万物互联打下基础
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根据众多分析公司所做的报告,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0亿。与此同时,中国的物联网市场也飞速发展,随着更多新商业模式的涌现,市场将迎来井喷期。预计2020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亿,其中蜂窝网络规模超过10亿。
为了迎接这一大趋势,中国移动的应对之举是以大连接对接万物互联。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董事长尚冰认为,面向智能互联,电信运营商有网络、有数据、有技术、有平台,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能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信息基础设施,还可以积极探索从管道连接服务向平台服务和垂直应用领域拓展,努力实现新一轮增长。这家立志成为数字化创新全球领先运营商的巨头也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在2020年实现全网连接数量超过17.5亿,较2015年实现“翻一番”。
在“大连接”战略指导下,中国移动正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领跑物联网市场。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突破1.2亿,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连接提供商。今年前5个月的物联网连接数增量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全国承载物联网基站数超162万,月承载流量已超过2000TB。为满足物联网广覆盖、低功耗的需求特点,今年中国移动同步推进NB-IoT和eMTC两项新技术,5月,已经在江西鹰潭启动NB-IoT试商用,计划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NB-IoT的全面商用。
中国移动还积极布局自有品牌终端产品,目前已经为用户提供智能手机、家庭网关、可穿戴设备、家庭网关、魔百盒等一系列产品。其中,中国移动已累计推出11款智能手机产品,在技术和市场上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累计销量突破800万。
5G实现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大跨越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认为,从4G时代到5G时代是移动通信从移动互联到万物互联的大变革、大跨越时期。
事实上,物联网并不是5G时代的专属,但是5G高带宽、低时延、低功耗等网络设计特性更适合物联网业务开展的需要,加快5G部署才能真正支撑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对于中国通信业而言,已经身处全球5G发展浪潮的“暴风眼”。MWC·上海发布的两份报告,用两个“60%”证明了中国市场在全球5G部署中重中之重的地位。
在6月28日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开幕式上,GSMA在发布的《移动经济:2017亚太地区》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亚太地区的5G连接数将达到6.7亿,覆盖亚太三分之一的人口,占全球5G连接数的60%。
而中国信通院和GSMA共同研究编写的另一份报告,《5G在中国:展望和地区比较》则显示,届时,中国5G连接数将达到4.28亿,在亚太区占比超过60%。
作为拥有全球最多移动用户,同时又是区域内领先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大会上对5G的定调无疑又给整个产业链打上了一针“加速剂”。
在今年的MWC·上海大会上,中国移动给出了面向5G的明确发展规划: 2017年,在北京、上海、江苏苏州、广州、浙江宁波5城市5G外场试验,2018年开展规模试验,2019年预商用、2020年实现规模商用。
5G时代呼唤携手共创
“开放合作仍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虽然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但经济全球化、产业一体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包打天下。”尚冰说。
具体到电信行业,尚冰认为:“信息通信业有着开放合作的优秀基因和优良传统,作为电信运营商,应在着力增强自身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专业化运营能力的同时,强化海纳百川、开放合作的意识,打造能力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的产业生态。”
作为信息通信领域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合作平台之一,TD-LTE全球发展倡议组织(GTI)为今年GTI国际产业峰会定下的主题是 “联合创新,迈向5G”,更是剑指构建适应数字化创新的产业新生态的关键所在。加强联合攻关和创新,进一步强化在5G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引领工作,打造一批可落地、可推广的5G跨行业创新应用。建立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和开放实验室,与产业相关各方在垂直领域拓展、终端营销、数字化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促进物联网产业成熟,实现价值的新增长。
中国移动的目标是,跨界合作,构建开放共赢创新生态——和创生态。为此,中国移动打造了3 1能力平台和研发云平台,以及和创空间(自建)、和创空间(共建)、5G联创中心、开放实验室四类基地。通过线上孵化、线下孵化与加速、合作试验、合作开发、合作孵化五种合作模式,整合包括学生、个人开发者、创业团队、初创公司、小微企业、大中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在内的多元协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