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日前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 QLC (四比特单元) BiCS 架构的 3D NAND 闪存芯片,64 层堆叠封装,单颗容量可以做到 768Gb (32GB),可以带来容量更大、成本更低的 SSD 产品。
不过随着 NAND 闪存技术的发展,寿命和耐用性一直是个让人忧虑的问题。
NAND 闪存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四种形态:SLC 单比特单元,性能最好,寿命最长,但成本也最高;MLC 双比特单元,性能、寿命、成本比较均衡,目前主要用于高端和企业级产品;TLC 三比特单元,成本低,容量大,但寿命越来越短;QLC 四比特单元,自然延续了这一趋势。
事实上,经过厂商不断的改进,TLC 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无论性能还是寿命都可以满足日常消费甚至企业级应用,目前几乎绝大多数消费级 SSD 都在用它。
QLC 闪存由于采用了四比特设计,每个单元内都有多达 16 种不同的电压状态,相比 TLC 又翻了一番,而且又不能把单元面积做的太大,因此控制难度急剧增大。
另外为了避免读写错误,主控搭配 QLC 闪存时也必须支持更高级的 ECC,东芝就发展了自己的 QSBC 纠错技术,号称比 TLC 设备上常用的 LDPC 更加先进。
最关键的来了:东芝宣称,他们的 QLC NAND 拥有多达 1000 次左右的P/E编程擦写循环,大大高于业界此前几年预计的 100-150 次,几乎已经和 TLC 闪存相当了!
这就意味着,QLC 闪存的寿命根本不是事儿,完全可以和 TLC 一样耐用!
东芝具体是怎么做到的暂未披露,应当是有某种全新的秘密技术,而且很可能已经申请了专利。
动辄几个 TB 还耐用、便宜的 QLC SSD,想想都挺美的……
四种闪存类型各自不同的电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