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IBM和Lightbend宣布构建新认知开发平台的战略

游客 2017-07-03 14:02:27    201290 次浏览

英文原文: IBM and Lightbend Announce Initiative to Build New Platform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IBM 近期宣布将对 Lightbend 做战略投资。Lightbend 是响应式编程的先行者,同时也是 Scala 语言的支持公司(译者注:参见 InfoQ 报道“Typesafe 公司正式更名为 Lightbend 公司”)。两家公司将在认知发展所用新平台上开展合作。认知用例(例如,提供客户支持的机器人)会与为处理“动态数据”而构建的应用架构发生冲突。这里“动态数据”(Data in Motion)一词用于描述无需存储就对变化中数据进行分析。据 IBM 介绍:

我们所提出的联合解决方案计划为 Java 和 Scala 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完整的工具链,简化在内部部署(on-premise)和云环境中 AI 和认知应用的构建和部署。

当面对最为复杂的用例时,开发人员会转向 Scala 开发,因为 Scala 具有处理流数据和大规模数据的能力。Scala 是一种认知开发的语言。据 Gartner 估计,至 2020 年,所有的新业务应用为了改进敏捷性和可扩展性,将有 50% 被设计为云原生(Cloud Native)并使用微服务。Spark、Kafka 和 Akka 等现代框架就是用 Scala 编写的。

IBM 与 Lightbend 间的战略合作将会创建新的节点、工具和文档,设计用于帮助开发人员在 Lightbend Reactive Platform 上构建基于 Java 和 Scala 的应用。这一合作有望集成一些 WebSphere 和 IBM Cloud 中的关键服务,包括应用管理服务、Watson Data Platform,并通过 IBM Cloud 为开发人员提供 150 种以上的服务,这些服务跨越了认知智能、数据分析、物联网、安全、DevOps 和区块链等领域。

Lightbend 公司 CEO Mark Brewer 接受了 InfoQ 的独家专访,介绍了他们与 IBM 即将开展的合作。这一合作意在对全球的 JVM 开发人员社区提供认知用例上的支持,将涉及一千万 Java 开发人员和一百二十万 Scala 开发人员。

InfoQ:为什么该合作伙伴关系对 Scala 开发人员十分重要?

Brewer: 很明显,IBM 非常注重投资于帮助企业使用人工智能以及构建认知的支柱。Watson 就是最早展示了人工智能能力的一个杰出实例。Watson 数据科学工具集并非完全使用 Scala 编写,它还借助了 Lightbend 的平台。

IBM 和 Lightbend 的伙伴关系背后的愿景,是将 Watson 和认知驱动的应用暴露为微服务,以集成到包括 Websphere 在内的更广泛的系统中。现实情况是,一旦微服务在任何时间都实时可用,这些类型的数据流水线就需要开始运转。正是这一机会,推动了从认知驱动到应用架构方法的商业化。

这一伙伴关系并非仅是针对 Scala 开发者,更为重要的是为一千万正在构建“动态数据”应用的 Java 开发人员带来了同等机会。此类应用是无法使用传统的 Java EE 技术栈实现的。

InfoQ:什么特性使得 Scala 成为认知用例及“动态数据”的首选语言?

Brewer: 从更高层次上看,开发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更快地从数据中获取价值的竞争压力,正推动“动态数据”成为应用架构中应优先考虑的事情。语言和框架的选取,正越来越依赖于交付的响应性、容错性和可伸缩性(即响应式宣言的基本点)。

Scala 是为处理大规模数据集而量身打造的,提供了大量的特性,这些特性在数据流经系统时以数据为头等关注。从异步消息传递及并发的处理方式,到更高级的函数式编程能力,Scala 很快成为快速数据(Fast Data)架构编程语言的事实标准。当前,Scala 是编写大多数快速数据配套技术栈所使用的语言,例如 Akka、Apache Spark 和 Apache Kafka 等技术栈。使用具有原生功能的同一语言并与这些框架集成,这将提供很多好处。因为开发人员通常并非只是运行其中的一个框架,而是运行多个框架的组合。

InfoQ:有哪些企业正在创建此类的认知应用?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的所作所为将对加速它们的工作提供帮助?

Brewer: 当前正积极推出相关业务应用的企业包括:Samsung、Verizon、Hootsuite、William Hill、PayPal、iHeart Radio 和 LinkedIn 等,不胜枚举。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数字转化的关注点在于如何使用数据驱动洞察去深化用户在 Web、移动和物联网应用上的参与度。架构正相应地从批处理迁移到流处理。对于这些随时在线运行的应用,响应式是必须的。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