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达沃斯论坛现场展示的无人机
人与智能如何相处?该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实现可持续、更高效的生产方法和工艺,以转变工业生产?在颠覆性科技创新中,怎样才能让社会实现包容性增长?6月27日,第十一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在中国大连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在为期3天的会议里,人工智能将是被反复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各国政要、知名企业首席执行官、青年领袖以及专家学者等将围绕这些新议题展开讨论。一些全新观点和视角将再次吸引全球的目光。
中国“智造”
在2017夏季达沃斯现场,有一个展区颇引人注目,这就是华为气悬球展区。用5G无线网络连接的两个机器人(机器手臂和摄像头)在打气悬球,机器人反应时间仅为1毫秒——比人类大脑向手臂发出指令的速度快10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低端到高端,这些年,中国企业的进步越来越不可小觑。马云、任正非、马化腾、孙丕恕等互联网企业家先后在世界“舞台”上发出属于中国的互联网“好声音”。
“2025年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2万亿美元。”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10年后几乎所有应用和服务都会包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仍处于酝酿发展之中。技术与创新是促进社会繁荣与包容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作为科技与创新的焦点,无疑受到热议。
前不久,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埃森哲也在大连向媒体公开了其最新研究。该研究显示: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及开拓新的价值和增长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从6.3%提速至7.9%。该研究的结论是:当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全新的生产要素,而不只是生产率增强工具,将有潜力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长机遇。
相处之道
“我们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特征是各项技术的融合,并将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数学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施瓦布说。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智能化,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中坚力量,从政务到商用,到民用,智能机器人进入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自上而下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科技能创造繁荣,也能带来失业和其他不利后果。第四次工业革命在给人们带来便利、高效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机器之间博弈所造成的恐慌情绪。当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后,一些工作岗位会消失,人类怎么办?在本次论坛中,人工智能对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影响被广泛关注。
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冯雁、百度总裁张亚勤、美国印孚瑟斯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维学等业内人士在本次论坛中深度讨论了这个话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赋予人工智能更高自主性的同时,也要确保其决定符合人类的利益。埃森哲大中华区信息技术服务总裁陈笑冰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提升原本东西的效率,而非要把原本的东西‘灭掉’。”
技术创新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现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模式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各国应该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寻求全球经济的平衡与增长呢?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认为,“创新正对世界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运用得当,创新将帮助世界重新回到可持续增长的状态。”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在当今世界正经历各种错综复杂转型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核心举措。
孙丕恕在论坛现场发言时表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他说:“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对企业的要求更高了。以浪潮为例,本来是新动能的企业,却要转变成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企业。”据悉,为了适应发展潮流,浪潮集团基于大数据的实践和积累,独创了“公司 创客”的模式,即围绕“数据生产—数据交易—数据应用”的产业链条,以天元大数据为依托,支撑A创客即从事大数据应用和开发的创客和B创客即从事大数据采集的创客创新创业,形成完善的大数据双创生态链。
不断创新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很多企业并没有将自己的成功经验秘不示人,而是推广到其他国家去。以浪潮集团为例,该集团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更多国家建立云计算中心,把自己的好产品、好方案、好经验推广到其他国家,在为其他国家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创新的机会和平台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创造机会,取得双赢的结果。
在科学与创新方面,中国的研发投入已超过欧盟,预计将在2020年前超过美国。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制造2025”旨在加快发展十大战略性产业,包括机器人、电动车和新一代技术。在谈到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时,艾德维坦言,中国在基础科研上有大量投资,也拥有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前沿性的科技等,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脱颖而出。中国是全球对话的一部分,可以探讨制定一些标准以开启科技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