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伏胜
电视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史了,不管时代怎么变,电视在家庭生活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客厅里不摆台电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随着电视的不断进化,我们在选购电视时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各种商业宣传术语搞不清楚?没关系,下面列举中一些经常会出现的词汇,掌握了它们就不怕被忽悠了。
首先我们必须把上面这几个词的概念搞清楚。
LCD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也就是液晶电视,很多人觉得LED电视就是液晶电视,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LED指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液晶面板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要背光作为光源,LED电视就是以LED作为背光源的LCD电视,在此之前背光源主要是采用CCFL,也就是冷阴极荧光灯管,现在已经被LED所取代。
OLED与TFT-LCD结构对比OLED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的结构及发光原理太过复杂,就不占用篇幅去介绍了,只需要知道OLED显示技术与当前主流的LCD显示方式完全不同,它无需背光灯,使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OLED的优势主要在于高对比度、响应速度快、视角广等,可以彻底解决LCD电视固有的漏光、拖尾等现象,而且现在OLED电视阵营正在不断壮大,LG、索尼、松下、创维等厂商都有相应机型,价格也不断下降,与高端LCD电视的价格差距逐渐缩小,可以考虑购买。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缩写,指的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它与OLED一样拥有自发光的特性。虽然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量子点电视,但它们只是在背光上做文章,本质上仍是液晶电视,基于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也就是QLED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量子点电视则通过蓝色LED照射量子点材料来激发红光及绿光,同时产生液晶显示屏所需要的白色背光,由于量子点颗粒的大小及分布可以精准控制,量子点所发出光的颜色和纯度也更为精细,从而使液晶电视的色域覆盖率、色彩精确性大幅提升,NTSC色域能够轻松超过100%,价格要比OLED电视更便宜一些。
4K
4K指的是图像分辨率,2012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超高清电视UHDTV”标准的建议,将屏幕的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4K×2K)及以上的电视称之为超高清电视,4K电视就是它的简称。4K电视的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这是全高清(FHD.1920×1080)的4倍,高清(HD.1280×720)的8倍。
4K电视在短短几年时间快速普及,特别是大尺寸段,想买非4K电视已经很难了,即使4K内容还很欠缺,4K是唯一的选择。
屏幕面板
屏幕面板大体可以分为软和硬两种,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软屏液晶分子纵向排列,而硬屏是呈水平排列,对应的屏幕面板也有主要的生产厂商,比如硬屏中LG的IPS面板,软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面板类型有夏普ASV、三星S-PVA、友达光电MVA等,阵营更为庞大。
很多使用IPS面板的电视“大肆宣扬”硬屏视角广不易偏色等优势,明确说明自己使用VA软屏的倒是不多,而且软屏按压之后还会有水波纹的出现,给人的感觉就是硬屏比软屏好,一听用的是软屏就放弃购买,软屏有那么可怕吗?
先来告诉你个事实,索尼的高端旗舰电视Z9D、X9300E等机型用的都是软屏,这足以说明屏幕与画质好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至于IPS硬屏在可视角度上的优势,也只是在一些非正常的观看角度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是坐在沙发看电视,硬屏、软屏差距并不大,选购的时候不用为此纠结。
屏幕的好坏不是由软硬决定的,两者虽然在制作工艺上有一定的区别,但在性能上并没有优劣之分,对画质影响最大的还是隐藏在屏幕背后的背光模组及画质处理技术。
背光
上面已经介绍过了,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所以需要背光源的存在,它有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直下式是把LED发光晶粒放在液晶面板的正下方,侧入式是把LED晶粒放在屏幕四周的边缘位置,搭配导光板将发出的光传递到屏幕的各个区域。
直下式背光
侧入式背光
在电视超薄化的趋势下,侧入式背光方式越来越流行, 直下式背光在机身厚度上不占据优势,但并不是说直下式不好,不少高端电视用的就是直下式背光,这是因为直下式背光更容易实现分区控制,这样就可以根据显示图像的要求调整局部背光的亮度,使该亮的地方更亮,暗的地方更暗。侧入式电视也可以实现智能背光调节,这类电视在选购时可以优先考虑。另外很多低端电视也都采用的是直下式背光,这是利用直下式背光结构简单的特性,并没有在背光上下功夫。
HDR
HDR是High-Dynamic Range的简称,如果喜欢摄影,对这个词一定不陌生。相比普通图像,HDR图像可以带来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简单来说就是亮的更亮,暗的更暗,明暗对比更鲜明。
在选购电视的时候你会发现HDR已经非常普及了,几千元到上万元的电视都有这个功能,看来HDR的门槛并不高。其实不然,HDR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实现HDR需要增加画面的亮度范围,为的是提升画面明暗对比度,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色彩范围。目前三星、索尼、松下等部分旗舰电视已经可以达到1000尼特以上的峰值亮度,普通电视亮度都在300尼特左右,相差十分悬殊。要想达到超高亮度,电视就必须改进背光控制,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虽然现在HDR电视很多,但其中很多并不是依靠硬件层面背光技术的调整,HDR效果只是靠软件做出来的,效果并不明显。
另外HDR的格式标准也不统一,比较常见的有Dolby Vision、HDR 10、HLG等,Dolby Vision的规格最高,它可以看作是HDR 10的高阶版本,不过最为最尴尬的是,HDR的片源少之又少,HDR效果也就很难体验到。
广色域
色域就是能够表达的颜色数量所构成的范围区域,关于色域有好多套标准,电视行业常用的还是NTSC色域,它是美国电视标准委员会制订的一个色域空间标准,普通电视色域值一般在74%左右,广色域电视可以达到90%左右,量子点电视超过100%很轻松。
广色域意味着电视能够显示更加丰富的色彩,随着颜色的增多,画面变得艳丽的同时更接近真实的颜色,但广色域并不意味着电视的画质就一定好,影响画质的因素很多,色域只是其中一项,好画质要全面考量。
MEMC
MEMC是Motion Estimate and Motion Compensation的缩写,直接翻译过来就是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这项技术可以改善液晶电视固有的拖尾、抖动等现象,在观看一些高速运动的画面时尤其明显,比如动作电影、球赛等,如果平时只是看一些普通的电视节目,对于这个功能不必强求。
人工智能
以上基本都是画质层面的一些词汇,评价一台电视的好坏还包括音质、硬件配置、系统UI、内容资源等方面,而今年很多电视都开始打“人工智能”牌,主要体现在内容的呈现方式和语音控制两个方面,通过大数据实现内容精准推送,语音控制又可以替代大部分按键操作,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功能是用不到的,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还不值得去追捧。
无论是在电商平台还是实体卖场,买电视的时候上面那些词汇你可能都会遇到,或许能对你的选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