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评论:新华字典App收费是种讽刺 免费开放又何妨

游客 2017-06-25 08:30:37    201178 次浏览
评论:新华字典App收费是种讽刺 免费开放又何妨

来源:法制日报

新闻:伴随着所有中小学生走过学生生涯的《新华字典》,近日也跟随潮流推出了App。但是,有用户反映,在查询两个字后,App便弹出提示要求购买完整版,充值金额至少为40元。有不少网友表示,这款App比纸质版售价高了不少,价格上并不亲民。对此,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和定价的参考依据是版权和软件开发的成本。

点评:说到新华字典,相信每一个人都会觉得亲切,原因无他,太熟悉了。《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是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规范、字形规范和词汇规范的重要参考工具书;自问世以来,发行近6亿本,甚至还保持着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在,这样一本少年时代人手一本的学习工具书,也与时俱进推出了App版,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然而接踵而来的收费争议却大大影响了普通读者的使用体验,这也让笔者感到困惑。这样一款“国民工具书”,其本身的公益价值早已超越了商业价值,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承担着“书同文”的国家使命,其编纂者和发行者对此应该是了然于胸的。如果还要挖空心思在App版的收费设计上,强迫消费者付费使用,不得不说,这有些小家子气,也大煞了风景。

诚然,软件的开发肯定要产生一定成本,版权的保护也有堂皇规则作为收费的依据,但是,站在一个普通公民的立场上,我并不赞成《新华字典》App的收费设计,这对于它的公益定位乃至公共服务作用的发挥,都是一种窒碍和讽刺。真心希望有关方面在《新华字典》App的开放使用上能够大度一些,不要只盯着眼前的那一点蝇头小利,把好事办好,真正实现利民惠民便民。如此,才可称得上是一件大功德。

追究论文造假拔出萝卜还须带出泥

新闻:前不久,107篇发表于2012年至2016年的中国医学论文被国际期刊《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回。近日,科技部首次针对此事公开回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影响十分恶劣,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对撤稿论文逐一彻查,对查实存在问题的论文作者将严肃处理。对涉事论文作者承担或正在申请科研项目(基金)、基地建设、人才计划和科技奖励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相关科研项目、基金等予以暂停。

点评:这场大规模撤稿事件已经喧嚷了一段时间,国内舆论从一开始的震惊、错愕,到后来的反思、检视,相关的讨论也有不少了。现在终于看到了有关部门的公开回应和后续行动,虽然姗姗来迟,但希望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抛开这起个案的是是非非不谈,笔者认为,这起“大规模撤稿事件”其实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它摘下了某些人道貌岸然的面具,也刺破了中国学界长期以来所存在的某些华而不实的学术泡沫。甚至,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应该欢迎这些外国期刊搅局者,正是他们的较真和坚持,才有可能搅动一个暗黑的江湖,触动某些已经固化的潜规则和利益集团,促进中国学界在不正之风与不端行为的整治上取得进步。

近年来,以学术造假为代表的学界不正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早已到了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大力整治的阶段。与其让老外时不时地打脸,不如咱们自己好好做一番自我的检视与检讨,不怕自曝家丑,更不能回避问题。惟其如此,才可能减少和避免被外人打脸的事情一再发生。

一起大规模撤稿事件,拔出萝卜带出泥,可以反思的地方很多,希望这一次国家有关部门是玩真的。

公车标识化改革光有叫好声还不够

新闻: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某机关车库前,每辆公车的车门两侧都贴有“公务用车”和“监督电话12345”字样。机关车队司机赵师傅说,这主要是为增加公车的辨识度,“印上这些字,可方便老百姓辨别哪些车是公务车”。我国多个省份发文要求推行公车标识化。截至目前,已有17个省份相继推行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方案。部分省市要求除了标识“公务用车”,还应标明监督电话,以强化公众监督。

点评:公车私用一直是社会和公众诟病的现行体制内的顽疾,因此,毫不夸张地说,推进公车标识化是公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标识化让公务车辆的社会监督有了载体和现实的可能性。所以,对于这项改革在各地的纵深推进,必须予以肯定。

当然,公车私用只是问题的表象,其实质则是公权力的任性和滥用。推进公车标识化改革,是治理公车私用问题的有力举措,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在“治本”上动脑子,想思路,谋对策。要从制度和规则的构建入手,从根本上预防和根治公权力的任性和滥用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要真正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这会触动很多现实的利益。以公车私用为例,公车标识化改革以后,公车私用就不那么方便了,这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快,甚至抵触。但不能因为改革的推进动了某些人的蛋糕就不推进。在“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一总目标下,对于一些早就应该做,可以做,老百姓反映也非常迫切的问题,必须立刻动起来,而且要动真格的。

公车标识化改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范本,要看到这一改革所可能遭受的现实挑战,更要看到其背后的意义。对于这项改革,我们必须要大声叫好,光叫好还不够,还必须要大声加油,光加油也不够,作为公民,还要主动监督,全社会一起努力,保证这项改革可以落地,见到实效。(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法理学博士生)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