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互联网金融“急流”隐现交叉风险

游客 2017-06-23 10:06:50    201120 次浏览

□本报记者 高改芳

2017年以来,防范金融风险在监管文件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互联网介质本身的特点,以及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高频出现在监管层防范金融风险的名录中。嘉银新金融研究院日前发表的最新研报指出,互联网技术加深杠杆,放大风险系数。互联网金融的自身风险及交叉风险值得关注。

 互联网的双面性

据银监会、央行、网贷行业研究机构统计,中国目前有4200多家银行机构,近8673家小贷公司、2200多家P2P平台,从数量和范围上,完全可以覆盖全国。但据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中国个人信贷指标上明显低于G20国家平均水平。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由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的服务网点、专项金融债、不良贷款容忍度等维度组成,明显低于G20国家的平均水平。

嘉银新金融研究院指出,传统金融系统以外的金融需求是巨大的。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财务及信用状况的小微企业及个人,转而寻求其他渠道,互联网金融成为重要平台。这类人群风险相对高,但投资人为了安全起见,会向平台索要更高的利率,加重企业融资成本。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与逆向选择,蕴含巨大的资产安全风险。

互联网专业人士指出,连接正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把一切变成节点。由此,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大提升,信息获取的成本降低。因为信息的便捷性和技术的可实现性,信息能够调动的资源无限放大,包括资金和资产两端的资源。同时衍生出的市场波动也被急剧放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全国感染过病毒木马程序的PC数量为2.47亿台,感染恶意程序的安卓智能手机共1.08亿台,导致网络交易安全事件频发。高度互联、高效传递,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比传统金融有更大的风险系数。

在传统金融的交易中,差错的弥补成本相对较小。而对互联网金融来说,因为其指数型的传播模式,一旦爆发风险,修复难度更大。因为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内流动的并不仅仅是现实货币资金,而更多的是数字化信息。

此外,在互联网条件下,“羊群效应”也更容易被放大。即当一个金融机构遇到风险而抛售资产或遭到挤兑时,还能有效抵御;但当多个机构都面临风险,互联网的快捷性会加速和放大风险,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嘉银新金融研究院认为,交叉性金融风险是今年监管重点,也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从目前治理范围看,多聚焦于银行、证券等持牌类金融机构和场内交易场所,如委外、配资等业务。但日前爆出的某第三方财富机构、创投机构“踩雷”辉山乳业事件中能够看到,交叉性金融风险正在从传统金融向新金融领域蔓延。而在各类风险持续暴露下,非持牌金融活动的隐蔽性、套利性会更加复杂。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提高警惕,识别交叉业务中的风险。

提升有效监管

嘉银新金融研究院认为,推动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完善监管法规、构建征信体系、引入担保机制、普及数字技术这四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要补齐在金融监管制度和规则方面的短板,增加金融规则和制度对于所有金融活动监管的覆盖范围。其次要界定各类新型金融机构的管理责任和从事小额信贷业务机构的角色,以及相应的行为规则,比如民间借贷、非存款类放贷、典当业、小额贷款公司等。最后,坚持穿透式监管的模式,随着金融交叉的复杂程度提高,分别设立风险识别、评估的标准。

社会征信体系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基石,在建设基于大数据为基础的征信体系过程中,可靠、大量且真实的数据,对于刻画消费者的风险特征有积极作用。

具体到P2P行业,嘉银新金融研究院建议,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银行资金存管。由银行管理资金,平台管理交易,信息流与资金流分离,使得平台无法直接接触资金。让借款与出借方的账户都独立管理,保证平台与资金的双重安全。借助传统金融的力量,赢得自己的安全发展,屡被提及的非法集资风险也自然消失。

业务保险。风险保证金因为有担保嫌疑履约而受争议。履约险成为互金平台新的选择,截至2017年2月,已经有21家平台签约。履约险是指保险公司向履约保证保险的受益人承诺,如果投保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则由该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形式。尽管签约履约险的平台不到1%,保险内容大多为个人账户资金安全险、借款人人身意外险、担保抵押物投保财产险,而非投资人所期待的本息保障。但平台已经在应收账款、保单质押、车贷类方面探索创新。

完善P2P平台良性退出机制,防止诱发风险。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2017年4月底,P2P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3676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5890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退出平台占比高达62%。

嘉银新金融研究院指出,平台退出是行业走向正规化的正常现象,但恶性退出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为未达合规要求的平台提供停业、转业的退出机制,有利于缩小风险,保持区域性乃至系统性金融稳定。

内容加载中